誰偷走了他們的愛情

八、因文結緣

字體:16+-

那是五年前,也就是1975年。剛剛高中畢業的趙誌忠回到了村裏——邊遠、偏僻的羅霄衝村務農。當年下半年,由於自己所在的羅霄衝村地處偏遠的大瑤山,沒有老師願意來村裏任教,村裏唯一的高中畢業生趙誌忠被村支兩委看重,委任為本村小學教師。從此,趙誌忠成了五個年級加起來總共才13個學生的民辦教師。

趙誌忠當上民辦老師後,更加體會到了當農民的艱辛和生活的困難,迫切渴望改變艱難困苦的命運,希望有朝一日能吃上國家糧,娶個吃國家糧的老婆。但是,在那計劃經濟時代,自己不是吃國家糧的,沒有城市戶口,既不能招工,更沒有機會招幹,怎麽也無法改變自己是農民的身份而吃上國家糧。自己不是吃國家糧的,沒有正式工作,怎麽可能娶上吃國家糧的老婆?在那個年代,作為農民的兒子,天天隻能與土地打交道,無論怎麽努力,想娶個吃國家糧的老婆,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然而,不屈服於命運安排的趙誌忠時時都想改變自己的命運。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趙誌忠努力工作,好好教育學生,盡心盡職做好本職工作,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領導的賞識,破格錄用為公辦教師。同時,努力尋找新聞線索,寫新聞稿件,絞盡腦汁搞小說、散文創作,希望通過寫作這條完全憑個人能力出成果的路子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更希望寫作能成就自己,走出農村,改變自己的命運。

果然,不出一年,趙誌忠的新聞作品便陸陸續續在當地縣、地區的報刊雜誌上刊登了出來。在當時那個僅靠報刊雜誌傳遞信息的時代,趙誌忠的作品雖然都是些豆腐塊,但是,一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他的名字很快就飛入尋常百姓家,傳遍大街小巷,轟動他所在的村和公社,成為人人知曉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