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金粟

四十四 和合西泰山

字体:16+-

听说姬伯轩辕要在西泰山和盟天下,栗陆氏人贡献来一头壮年的雄象。

那雄象跨起步来,气壮如山,弯曲的牙齿像两把巨大锋利的石镰,粗大的鼻子摆动起来像博击的灵蟒。大象的脖子上挂着栗陆人用绢做的五彩的花环,象背上搭着栗陆人用羊毛做的洁白的毛毡。

昌意在任氏族监造的双轮大车也拉来了,车顶上是丝绢做的金黄的华盖,车箱里铺着崭新的虎皮,车轩和前辕上结着香草和金黄的谷穗。昌意和众人把大车拉到了大象的身后,用绳子把车挽在大象的身上。

该出发了,天晴气朗,丽日当头。祭完了天地和祖先,姬伯轩辕拿出串好的彘角和角彘的獠牙打磨好的头饰。打磨好的彘角在阳光下鲜红欲滴,纹雕的龙牙纹粗犷犀利。

“雄士诺么!”一声高喊。

诺么走到姬伯轩辕的跟前半跪下身来,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姬伯轩辕给诺么戴上了头饰披挂好彘角。

“倨前开道!”

天神一般的诺么扛着骨耒走到了最前面,他的身后是虫子身人脸的雨师玄冥,趴伏在一小片云彩上洒着细雨,风伯飞廉吹动着微风打扫着大道。洒水的玄冥嘴里不停地都噜着:

“一定要报仇,一定要报仇……”

“看见前面这小子没有?要报仇就在他身上了。”风伯飞廉指着诺么小声说道。

“怎么报?”雨师玄冥问道。

“等着吧,我们将会看一场更大的热闹!”

风伯雨师的后面是十大部族的虎、狼、熊、罴、豹纠纠而行,雕、鹖、鹰、鸢迎风而唳,然后就是姬伯轩辕的大车了,毕方鸟嘴衔五彩羽毛鞭成的鞭子,一足立在象背上给姬伯轩辕驾车,问姬伯轩辕道:

“我来驾车,大城谁来司明啊?”

“我让守城的人去西大寨抱公鸡了。”

“那就是说大城不再需要我司明了?”

“是的。”

“驾!”毕方鸟响亮地叫了一声。

这‘驾’的一声,晴朗的天空突然间浓雾弥漫。姬伯轩辕在大车上正身而起,高声喝道:

“今日姬伯轩辕兴师会盟,哪里来的邪神野鬼,敢在这里兴妖起惑!”

坐在车里的鸷想,这一定是那条螣蛇,连忙起身大声喊道:

“不准兴雾!”

话音刚落,顷刻间云消雾散,九条螣蛇一字排开落在了大车的前面,伏地随行。

姬伯轩辕扭头问鸷: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螣蛇,我和它们有过一面之缘,它们应该是来壮行的。”鸷不想多话,简单说道。

“这螣蛇边裾倒是好看,不知道能不能用丝绢做出来,缝在帛衣上。”坐在姬伯轩辕身边的嫘祖娘说。

“你也去啊?这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太辛苦你了。”姬伯轩辕像刚发现嫘祖娘坐在他身边似的。

“嫫母不放心你,让我来盯着你。”嫘祖娘说。

“哈哈,她让你盯着我?盯着我看?”

两人正说着,从西南的方向飞来两只大鸟。那鸟越飞越近,众人望去,红喙红冠红身子五彩的羽翅和尾翼。姬伯轩辕搭眼一望,心中大喜:

“是鸾鸟!快停车!”

“吁”的一声,毕方鸟停下了象车。鸾鸟也扇动着翅膀停在了车边。在鸾鸟的背上斜坐着一个光艳的女人,飘扬着乌黑的长发,头上戴着用金色稻穗编织的发环。那女人从鸾鸟背上跪起身来,举手致意,说道:

“闻听战士姬伯轩辕要合盟天下,素女前来为君助行!”

“好!好!。”姬伯轩辕哈哈大笑说道。

素女升起鸾鸟覆在象车之上,“驾!”毕方鸟催动象车继续前行。

“这光屁股女人是你从哪里撩逗来的?把她给我赶走。”嫘祖娘面无表情地说道。

“这、这、这样不好吧,他是来自都广之野的素女,人家是来壮行的,咱怎么能这么做呢。”姬伯轩辕讪笑着说。

毕方鸟善解人意插话道:

“伟大的轩辕伯啊,你这轩辕的名字有什么寓意啊?”

姬伯轩辕正色道:

“我十二岁的时候,先父就告诉我,天下就像是一辆隆隆前行的大车。他要我做车的轩,护好天下苍生,他要我做这辕引领着大车的方向。

素女,都广之野,鸷听了心里一动,这女人就是素女,天底下最美的女人?没觉得她多美,还不如嫘娘美啊。嫘祖娘身上的美有着一层光辉,这个女人不过是光鲜。鸷又想起了棘儿,不禁黯然神伤:也不知道棘儿变成了奇相以后是快乐着的,还是苦痛着的。想想当时找到都广之野,事情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结果,可那都广之野怎么就走不到呢?这事早该问问象罔,他去的地方多。想起象罔他忙问身边的仓颉:

“颉老,象罔呢?”

“象罔不愿意回大城,说是在阳虚山给我守屋子。”仓颉说。

“哦。”鸷应了一声。

就在这时六条蛟龙翻腾而来,翻腾于象车的两边。玄嚣和云阳先生骑跨在蛟龙的背上,玄嚣大声地对姬伯轩辕说道:

“爹,等会盟完了,我要跟云阳先生去学豢龙之术。”

“好好好!”姬伯轩辕答应道。

象车隆隆前行。

象车的后面跟着个各个部族的酋领,邦央走在里面,这样的热闹她怎么能不去看看呢。 她没带夫诸来,她觉得那样太凸显。部族首领的后面是肩扛手抬着吃喝用物的一应随众,伶伦走在里面,监督人抬着他的石磬。再后面是肩挑着身扛酒囊饭袋的族众。

乾坤朗朗,红尘滚滚。一大队人神浩浩****向西泰山开去。

“抚首曲子来听吧。”姬伯轩辕对鸷说。

“抚什么曲子呢?”

“就抚那首敦敏的曲子吧。”

“好,就听这首。”仓颉说。

杜鹃花开了,杜鹃花从山脚下一漫接一漫地一直漫到了山顶上。映红了山崖,映红了飞瀑,映红了圣水湖,映红了人们的欢声笑语。

朱襄帝乘象而来,前面是两只翻舞着的朱雀开道,朱雀的羽翅上燃烧着耀眼的火焰。大象的背上是金色的象舆,象舆上插着五光十色的孔雀的尾翎。朱襄帝端身坐在象舆之上,大象的后面跟着一群赤盟豢养的狼熊虎豹,再后面是赤盟各部落的酋领部众。

姬伯轩辕见朱襄帝来到慌忙下了象车。朱襄帝下了象舆,二人相见,大笑相携,向西泰山上走去。

二人并肩立在西泰山之巅,望着远处的云海和峰峦,身材高大头生两只牛角的朱襄帝说道:

“昔者吾祖神农降生姜水,时有瑞鸟丹雀衔九穗而降。吾祖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教民农作,五谷与助,百果藏实。又尝百草辨五味,授人医药,止民苦痛,天下人丁始才兴旺。然则人众则需扩疆,民无饥馑之苦,却又陷争战之痛。阪泉之战虽说少典伯神殉,但我们赤盟里有多少氏族被灭绝啊。”

“阪泉之战是因着先姤人和匡氏人争夺一汪泉水的流向而起,挟裹着全天下的人相互厮杀。哀号遍野,血流漂杵,灭了多少族死了多少人啊!”姬伯轩辕看着六十岁须发皆白的朱襄帝说道。

“是啊。”朱襄帝说。

“上年秋天祁家人又因着土地的仇恨和少咸人打了起来,把少咸的少咸伯冈孽化成了怪兽窫窳。为杀窫窳我死了三儿昌辛,四女献也被怒火焰成女魃。那时我想,这么多年来两个盟约间没有了争战,一代人也成长了起来,但是仇恨仍深藏在人们的心中。我担心由仇恨起,再生血腥。由是,我托康回人奉壁会盟。”

“消弭仇恨,才能万民生乐。赤黄两盟连手诛灭凶残暴戾的尪氏人后,我和少典伯也想合盟。然虽有提及,未及落实。没承想阪泉之战就来了,少典伯和我都不愿战,最终都还是裹扯进去。”

“爹常说天下平则姬氏人永续,天下乱姬氏人岂能独免。”姬伯轩辕仰首望天说道。

“是啊。”朱襄帝陷入了沉思中。

二人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山下的人们已经搭好了临时住的棚子,天色已晚,大地一片清明,人们燃起篝火在一起欢歌畅饮。姬伯轩辕和朱襄帝各自把有世仇有嫌隙的族领叫在一起,把酒谈笑。伶伦拉着鸷找到了炎盟的琴师士达,士达三十岁的汉子,一看就有坦**的胸怀。三人一起弹琴饮酒和歌。诺么虽然是黄盟的人,却没有认识的人物,也把盏过来一起和歌。

第二天一早,朱襄帝和姬伯轩辕带领一众族领,来到了圣水湖沐浴更衣。洁净了身子,涤**了魂灵,换上了干净的衣裳,来到了朱襄帝选好的一处岩壁之下,众盟和力,累土为台,掘地为坎。

朱襄帝奉上了第一耒土,姬伯轩辕奉上了第二耒土。

过了晌午一座方形九层高台就累积而成,这就是后世所称颂的炎黄和合之台!

台子的边上掘出了一个长方的坎坑,深坑的边上,绑缚着一头雄壮的麋鹿。收拾停当,两盟的酋领们引领着虎罴狼豹,在和合之台前列队而立。

嫘祖娘登上高台,命邦央领着黄盟来的女人们向赤盟的酋领们分发丝帛的衣裳。分发完毕,嫘祖娘喊道:

“这是丝织的帛衣,夏天的时候让你们的女人和女孩子穿上,让她们免受伤害。我在蜘蛛山下,教人养蚕织帛,赤盟部落有的离的很近,让你们的女孩在农闲的时候来学吧!”

“我们部落有去学的!”炎盟里有五六个人高声喊道。

“保护好女人和孩子才是民族繁衍之本!”嫘祖娘说完,走下高台。

姬氏族的巫咸和朱襄氏的巫贞带领众巫们,在高台上用鹿骨搭起了祭台。在祭台上先摆上陶鼎装的五果,根果:红薯、木薯、山药、葛根等。悬果:栗子、枣、杏、苹果。园果:黄瓜、倭瓜、葫芦、冬瓜。角果:豇豆、绿豆、小豆、赤豆。穗果:稻、黍、高梁、粟。

摆放好五果,正摆放祭酒的酒杯,就听有人高声喊道:

“请稍等,杜康村的杜康,前来拜见二帝!”

话音声中,疾步走来一个红脸的汉子,一手托着一个酒罐,来到姬伯轩辕和朱襄帝的面前,单膝跪地而拜:

“听说二帝和盟天下,杜康特来进献佳酿秫酒两坛!”

朱襄帝和姬伯轩辕连忙请起。杜康打开酒坛,酒香飘溢而出,人群一阵噪动,均赞酒香如天馥。杜康从怀里拿出两只碗,先倒一杯敬奉给朱襄帝,朱襄帝饮罢,赞道:

“好酒,真如神酿之琼浆!”

杜康再倒一杯给姬伯轩辕,姬伯轩辕饮罢,赞叹道:

“好酒,这才是祭天的佳醑啊!快快抬到台上!”

杜康命两个汉子,把酒坛抬到高台上。巫祝们倒出九碗美酒摆放在祭台上。

伶伦的石磬抬上了和合之台,伶伦身披五彩华蓑,头戴盘古面具,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到台上。击石附石,以合天心。群巫百兽,和磬声蹈厉而舞。蛟龙腾跃,朱雀飞旋,鸾鸟翱翔。

春暖风和,万物勃勃,天帝太一,瑞光以澈。

曲终舞毕,伶伦和众巫下了和合之台,朱襄帝和姬伯轩辕来到了台上。朱襄帝向天而祝,高声说道:

“今朱襄共轩辕在此率天下诸方之酋领,祭天立誓,天察地鉴!”

朱襄帝说完,天神一般的诺么走上台来,单膝跪迎,姬伯轩辕授以金彝刀。诺么持刀杀麋,巫咸持玉盘引麋血奉与朱襄帝,朱襄帝饮麋血递与姬伯轩辕,姬伯轩辕饮麋血还与巫咸。巫咸引麋血走入众酋领,众酋领以指引麋血印于双唇之上。

诺么斫麋首奉于祭台,祭享上天。

朱襄帝引众酋领各举玉壁,颂誓词曰:

“上天煌煌,昭昭穆穆。维斯兹民,愿约志诺。修和修德,施于四方。日中兴市,贸易有无。相娶互嫁,无生弃子。勿集他木之果,勿渔他水之鱼,勿猎他山之兽,勿攻他山之玉,勿农他人之田。诸事盟解,诸怨盟释。各守方土,互不侵陵。天下和合,万民生乐。背信弃义,有如此麋!”

声如雷动!激**山谷,震彻大地,响彻云霄!

颂毕,诺么先把麋头从祭台上拿下,投人坑坎之中,再把麋身推入坑坎。

朱襄帝姬伯轩辕走下和合之台,来到坑坎边上,高举手中的玉壁礼敬上天,然后投玉壁于坑坎中。其它的酋领们也顺序过来,一一将象征本氏族信义的玉壁投入坎坑中。

人们掩埋坎坑。赤盟的士达携琴走上和合之台,抚起一曲《扶犁》,以享上天。

琴声和和融融,有春生之景象,有农作之辛勤,有秋实之欣喜,以礼大地。

鸷走上了和合之台,抚起了一曲《清角》。

琴声铿铿锵锵,有清明之候象,有肃杀之秋景,有天道下济之光明,以享上天。

二人抚完了琴,朱襄帝和姬伯轩辕再次走上了和合之台。姬伯轩辕振双臂高呼:

“天下和合,万民生乐!”

台下的众酋领跟着高呼:

“天下和合,万民生乐!天下和合,万民生乐!天下和合,万民生乐!”

姬伯轩辕望向台下的仓颉高声喊道:

“仓颉,可否文而志之?”

“喏!”老仓颉有如神助,跃身而起 ,飞身于岩壁之上。以手作刀,在岩壁上刻下了八个鲜红的大字:

“天下和合,万民生乐!”

是时,晴空雨金粟,山河大地一片金黄!

是夜,神哭鬼嚎!神龙潜藏!

从是之时,天下人告别了蒙昧,走向了文明!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