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夜,闷热难耐,跑长途的司机们不想去车里睡觉,就随便在车周围找个地方,摊开一条被褥,打地铺休息。
一夜无话,第二天在我的提议下,一行三人,愉快地上了小伙子指点我们的小路。
依照我的指引,果然看见了小伙子所说的那条路,路虽然窄了些,但好在不拥挤,甚至可以说几十里地都不见一个人影。
开了能有二十来分钟,武老三提出要让小花过过瘾,于是把车歇火,让她自己开开看。
小花欣然答应了,两人调换了位置,就开始发动卡车。可刚才还开的好好的车,在小红脚下却怎么都打不着火,尝试了十来次,都以失败告终,急的姑娘直掉眼泪。
武老三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去尝试,可发动四五次依然打不着火。无奈之下,只好让小花稳住方向盘,我和武老三下去推车,可还没推出几步,就听得“咯噔”一声,轮胎滑入了一个土坑里。
靠,这坑是从那儿冒出来的?刚才发动汽车时,咋就没看见呢?
武老三看着卡入土坑中的轮胎,意味深长地说道:“我看八成是中邪了!”说完从驾驶室里,找出一个长条木板,然后绑在车轮的轮毂处,又再次和我推车,只是推了半天也不见成效。
一个好端端的上午,就这么白白的浪费了。
小红也很自责,怪自己异想天开,想着靠一己之力,跑长途挣钱,而自己又学艺不精,弄坏了车连累大家吃苦。
“快看,那边有个村庄!”武老三突然高兴起来,早在小红抹眼泪之际,他就爬上了车顶,四处瞭望着,不久就被他寻着了一个小村寨。
村子看着近,跑起来远,我们锁了车后,走了很长时间,才堪堪抵达村口。
眼看已经是正午时分了,一行三人又累又饿,心想先讨口饭吃再干别的事吧。
“大家小心点啊,不行就估计撤”我提醒道,其实一踏进村子,就感觉有些不对劲,外面的气流热烘烘,怎么村里凉飕飕的,而且更奇怪的是,整个村里别说是鸡鸣狗叫之声,就连蛐蛐声也听不到。
再走近村子一看,全都是破败的房屋。见到这些场景,我有些灰心了,这里莫不是“拆迁村”吧。
本来我都有心思回车里了,可被武老三和小花劝住了,于是我们从村头走到村尾,但是每次看到的差不多都是断壁残垣,三人都有些泄气。
“咱们最后再找一遍吧,实在找不到就回去?”
小花几乎是哀求了,因为她知道大车如果坏在路上,只好叫拖车了,而叫拖车又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于是就开始了第二遍搜村,过了很久,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略微像样的屋子,敲了敲门,门却自动开了,里面空空如也,墙皮也脱落的差不多了,根本不像有人居住的样子。
我一看没戏,便要转身离去,忽然听到屋子卧室里面有动静,推开门一看,里面果真别有洞天。
在卧室里面,又有个小卧室,在小卧室门的顶端,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清真炒面”,看样子还有点人气。
店里昏暗异常,只有一盏5瓦的小灯泡在微风中摇曳。屋里很凉快,甚至称得上有些冷了,然而里面一个顾客也没有。
“哎呀,可找见人了!”一路哭哭啼啼愁云密布的小花姑娘,现在终于破涕为笑。
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一个个鱼贯而入,不久一个裹着黑头巾的民族妇人迎了上来,问我们要吃点啥?
“三大盘牛肉炒面,再来一份大盘鸡!”武老三急不可待,吆喝道,“先来三碗面汤吧,我可是饿的前胸贴后背了。”说完瘫倒在椅子上。
小红虽然也累了但不太饿,只是专注于,擦拭着额角的汗水。
看来还是女人爱出汗,我和武老三一人端起一份热气腾腾的面汤,“咕咕”地下肚了,而小红还在那里慢条斯理地吹着热气。
趁等面上来的空档,我无聊地打量着四周的装设,一面墙上照例贴着菜谱和面谱,另一面墙上挂着伊斯兰风味的针织品,一看就有些年头了。
民族大妈看我无聊,笑眯眯地给我递上来一份,喷着油墨味的新报纸,上面赫然印着老布什笑容可掬的招手照。
我有些惊讶了,老布什都下台20几年了,当地报纸竟然还在报道他?
正要细看时,炒面上来了,饥不择食的武老三和我,连互相谦让都忘了,端起一大盘子炒面“哗哗”地就往嘴里塞。
那老太太把饭端上来后,就又去屋里忙活了,我们继续开吃。
不大一会,我和武老三两个人就把一份大盘鸡消灭的干干净净,而小红推说胃疼竟然连炒面都没吃完。
结账时,我坚持要请客,于是问老板多少钱!“给15块钱算了!”老太太腼腆地说道,“最近鸡也涨价了,不然可以少算点。”
“切,我付吧。”武老三不屑一顾地从兜里掏出两张十块的纸币,放在桌子上。
老太太接过纸钱,上下翻看着,半天都没说话,好像不相信这是人民币似的。
“这是银行刚提的新款人民币!”武老三哭笑不得,道:“我们都是开大车的,哪能为了这点钱骗你啊!”老太太这才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勉强收下。
吃饱喝足了,一行三人一路畅谈着就走出了村。
又走了一段,忽然小花像想起了什么事情的,大叫一声:“不好,咱们干啥来了!”
一言惊醒梦中人,我们是找人来的帮忙的啊,怎能吃完就走呢?
于是一行人,又返回原来的路。
可走着走着,我和武老三突然同时发现,前方的路在慢慢消失,破败的房屋也在慢慢消失。
不对,只有来时的饭馆还在,饭馆的墙壁虽然早已分化的不成样子,虽然早已锈迹斑斓,但“清真炒面”的招牌还在。
我和武老三都大吃一惊,因为我们都知道,没有20年以上历史,乡村是不会衰败成这样的。
这是什么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