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天灾:开局囤积物资,开辟工业5.0

第八十四章 诺亚方舟计划的可行性

字体:16+-

“诺亚方舟计划?”苏墨对上帝不太了解,迷茫确实合理。

可萧萧却告诉苏墨:“诺亚方舟是根据上帝的指示而建造的大船。”

“但如今是工业4.0-4.5区间,只要我们江南三省市所有幸存者齐心协力,肯定能打造钢铁大船。”

“我们暂且将虚构的钢铁大船为‘诺亚’。需要满足人类所有生活条件,且载人量必须超千万级别。”

萧萧虽然构造出一幅宏伟蓝图,可真要实施起来,难如登天。

直接说出最令人揪心的问题,就是在载人量要突破千万级别人口,那需要多大的大船?

以现在的科技,如果是末世前或许能造出十万级别钢铁大船。

十万级别和千万级别,差距太大了。

何况江南三省市人口就超一亿人口,如果要容纳所有江南三省市人口,需要十艘诺亚方舟。

“《2012》看过没有,可那种级别的诺亚方舟并非我们的终点。”

哪怕末世有一月,萧萧对科技没有任何失望。

基础物理有一百多年没有发展,人类基本被束缚在地球。

从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到1969年美国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陆月球,间隔只有66年。

本来要以月球为跳板,在20世纪登陆火星,可未能如愿。

直到2030年联合五国共同发射烈火朱雀-奥林匹克火箭,成功登陆火星南极,标志人类从卫星级跨越到行星级。

2050年,华夏和美国发射神龙-猎户座火箭,登陆水星。

2083年,华夏和美国联合探测器抵达比邻星B,拍摄三位恒星照片。

2099年,也就是末世爆发前一年,人类在火星驻扎人数在104人。华夏50,美国50,欧盟3,东瀛1。

如果将火星开发出来,那暴雨末世带来的困境基本可以迎刃而解。

华夏和美国联合火箭,其成本十分低廉。

可问题就出在火星改进计划一拖再拖,根本没有未来希望。

如今2100年暴雨降临一个月,如果地球再不派遣物资火箭,火星104名成员将会全军覆没。

到时候,人类彻底丧失星域空间跳跃技术,永远被锁死在地球。

萧萧讲述当今庞大世界观,确实让苏墨震惊不已。

至少说外星球登陆,苏墨确实听说。

可火星有104名成员,更是破天荒的大事!

“地球空间站和月球空间站补给不够,最新消息,两大空间站无一人生还。”

“火星目前可以人工栽培植物,但生长十分缓慢,火星人类灭绝是迟早的事情。”

“那现在没有办法,救助火星人类吗?”苏墨不解,情绪稍微有点激动。

“没有办法,目前地球没有一处地方可以搭建发射平台。除非动用全部登陆平台,并消耗大量物资才有可能。”萧萧无奈摇头。

事到如今,苏墨算是看清末世人性。

正如萧萧所说,谁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给火星人类运输物资。

如今地球都自身难保,根本不会顾及外星人类的死活。

可许多人有一点没弄明白,火星人类长期从事科研,加大对火星的改造。

如果真能实现火星移居,比所谓的诺亚方舟计划强多了。

苏墨将自己看法告诉给萧萧。

然而萧萧却说:“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实现跨行星级的跳跃,江南三省市世家也不同意。”

“十年时间修建诺亚方舟,是我们的底线。”

说到这里,哪怕身为宗师的萧萧,也没有任何底气可言。

是啊,正如苏墨刚才所说,修建千万级别的诺亚方舟,无疑是痴人说梦话。

以现在有限时间和精力,最多两万级别的诺亚方舟就是极限了。

苏墨深知劝说无用,哪怕萧萧真的听取苏墨意见,可其他世家呢?

尔虞我诈,行星级跨越需要大量的心理素质,面临长达几个月的空虚,陌生的环境样貌……

种种因素表明,跨行星级跳跃也并非最佳方案。

苏墨沉默了,21世纪最后一年,连拿出手的工业技术都没有吗?

“顺其自然,我坚信人类会渡过黑暗,迎接光明!”萧萧点到为止。

萧萧很少给外人讲解外界情况,甚至连火星如此机密文件都告诉给苏墨。

苏墨隐约猜到,萧萧是要拉拢自己。

石筱娅对应宗师没错,而苏墨本人也不简单。

在面对萧萧几乎毁天灭地的一拳,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说了,在强者为尊的世界,靠别人施舍是行不通的。

唯有自身强大,才有末世立足之根本。

“萧萧来了?”

就在四人谈话时,一位身穿金银珠链的女子小跑过来。

“阿姨!”萧萧受宠若惊,声音被压得很低。

“什么阿姨,以后叫妈妈就行,都是一家人,不要叫得那么生疏。”富豪太太叫马冬英,是吴保忠的太太,也是吴辽的母亲。

可没等萧萧说话,马冬英却将矛盾丢给亲生儿子:“吴辽,是不是你得罪萧萧了。你身为男孩,应该多担着点,知道吗?”

苏墨和石筱娅全程吃瓜。

“知道了妈,有客人在,给我点面子吧。”吴辽小声嘀咕道。

经吴辽的提醒,马冬英才注意到苏墨和石筱娅。

“诶,我记得吴辽平时几乎没有将朋友带到家里,这是怎么回事?”马冬英对吴辽有点不理解。

萧萧却抢先说道:“妈,是我带来的。”

本来准备对吴辽发火,一听是萧萧带来的客人,马冬英立马换了一副模样。

“早说嘛,既然是萧萧请的客人,那就一起吃个饭吧。”马冬英盛情款待两人。

苏墨不好拒绝,只好答应下来。

吴辽居住的摩天大厦是吴家最高建筑物,691M!

在最高层,基本可以观览整个市区。

苏墨被眼前一幕震撼。

以前苏墨身处百米高楼,对末世场景只是说习惯。

可在691M,那种可怕场景刻印在苏墨基因。

“最近家里缺蔬菜,只要品尝点肉食,苏墨和筱娅不要建议哈。”马冬英坐在萧萧旁边。

“妈,我爸呢?”吴辽询问道。

马冬英说道:“你爸和江南三省市世家商谈诺亚方舟计划,不知进展如何了。”

“明明大冬天的,可温度偏高,又下着暴雨,太奇怪了。”马冬英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