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祠堂签到八十年,开局葵花宝典

第四十一章 师父,还请您指点一二

字体:16+-

魏国,议事大殿。

看着这个慌慌张张的士兵,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凝固住。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一个大臣瞟了一眼魏皇的脸色,已经是极其难看,于是他赶忙这么斥责道。

闻言,士兵瞬间一脸愧疚,不过他还是鼓起勇气开口说道:

“启禀皇上,大事不好,我们派出的军队……全军覆没了!”

士兵的话犹如一个炸雷,瞬间让议事大殿的众人,连汗毛都竖直了起来!

过了许久,一个大臣才反应过来,上前用力踢了士兵一脚。

“你这个呆头呆脑的士兵,在这里胡说什么!赶快退出去,还能饶你一命!”

那个大臣满脸通红,快速说道。

和他的反应不同,其余几个大臣则是面面相觑,接着议论纷纷。

“看他的样子,像是正经的传令兵,不像撒谎。再者说了,谁敢在这里撒谎?”

“可是,咱们魏国派出去的,足足有二十万军队!难道说他们……”

“如果真是这样,那究竟是何人所为?”

几个大臣只能头碰头,小声议论,他们可不想让皇上听见这话。

“皇上,我所言句句属实!我是军队当中的旗兵,主要负责在战场最外围观察敌情,向阵中的上级汇报。”

“我亲眼,我亲眼看见总共三十万大军,全被围而杀之!战场中血流成河,直接染红了一座石头山呐!”

士兵哭喊着汇报,不住地磕头。

闻听此言,所有人终于稍稍相信了一些。

就连龙椅上的魏皇,也忍不住微微向前探探身子。

见此情形,所有人都不再说话,等着魏皇开口。

“你说,三十万大军覆灭,那范灵玉呢?”

魏皇狐疑地问道。

所有人都能听出来,他在极力压制心中的怒火。

话音落下,全场瞬间死寂,所有大臣将脖子往回缩了缩,大气都不敢出。

“回皇上,范灵玉也已经战死沙场!”

士兵低着头回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魏皇瞬间起身,大吼道。

场中的几个大臣,在那一瞬间全都跪倒在地,不敢抬头。

“范灵玉从小就是修炼奇才,是我魏国的顶级战力和全部希望。为了培养他,我们花费了多少修炼资源!”

“也正是因此,他在燕国和魏国当中,就是无敌的存在!你要是说三十万大军全部战死,朕姑且会相信你这一点,你说范灵玉战死,根本没人相信!”

“定是你投敌叛变,想要扰乱军心,所以才大放厥词!来人,给我拖下去斩了!”

魏皇大手一挥,两个士兵闪身而出,将那个旗兵架起,准备拖出去。

其余的大臣虽然仍旧跪在地上,但忍不住扭过头来,瞥向这个可怜的士兵。

“皇上,请您相信我!三十万大军和范灵玉全都战死!这是我亲眼所见呐!”

士兵被拖出去的路上,还在苦苦哀嚎。

“你们起来吧。”

魏皇开口,一众大臣互相看看,然后从地上起来。

然后他大手一挥,所有宫女和太监都迅速退下,就连议事大殿的门,都被关了起来。

“朕万万没想到,本来稳赚不赔的生意,竟会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三十万的联合军队,有二十万士兵都是我们的,我们这也是下了血本!”

“更可恨的是,燕国竟然能连范灵玉也杀死。他们背后的神秘强者,到底有多强的战斗力?”

“经此一役,我们魏国也到了岌岌可危的边缘。希望这个旗兵的死,可以暂时稳住军心。”

魏皇重重坐回龙椅,长叹一声说道。

下面的一众大臣也连连摇头,他们同样不会想到这个后果。

最让人觉得讽刺的是,他们在刚刚还畅想美好的未来,现在就被打脸!

“皇上,您所言极是,对于现在的燕国来说,十万士兵的损失确实算不得什么。更何况,这十万士兵全都是三个藩王凑出来的。”

“正是如此,咱们本来以为下对了赌注,谁成想那个神秘高人出来横插一脚!经此一役,恐怕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和燕国抗衡。”

“要怪只能怪那三个藩王太弱,简直就是烂泥扶不上墙!可惜他们没能当上燕皇,不然大燕皇朝很快就能是我们的。”

几个大臣压抑住内心的恐惧,故作平静地说道。

阴暗的议事大厅里,所有人的脸色都难看到极点。

……

大燕皇朝。

和三个藩王的战争结束以后,一众大臣纷纷向灵心公主提出建议。

认为新皇登基大典应该重新举行。

灵心公主在心中也有自己的考量,她知道新皇的登基大典非常重要。

之前的登基大典被三个藩王破坏,重新举办也是对列祖列宗的一个交代。

另一方面燕山登基大典这里的布置并没有撤走,即使重新举办,也不会劳民伤财。

况且,这样的喜事还能为民众抚平心中的战争创伤。

于是,无比隆重的登基大典,重新在燕山之巅举办。

没有藩王的捣乱,这次的登基大典格外顺利。

整个燕国都因为这个盛典而欢腾,皇城内的人们都在山脚下遥看登基大典。

而皇城外的燕国民众,则去到就近的寺庙,为新登基的燕皇祈福。

虽然现在的燕皇只是一介女流,但他们作为平民百姓,并不能对此事做出干预。

再者说,大燕皇朝的神秘高手,可是在战争结束后已经放出话来。

敢对大燕皇朝有歹心,那他就是和神秘高手作对。

即便燕皇是个女娃娃,有这样的高手坐阵,想要震慑天下还不是轻轻松松。

因此民众对新燕皇还是很期待的。

重新完成登基大典的灵心公主,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奔向藏书阁这里。

她能有今天,或者说能活到今天,可是全要仰仗他的师父。

没有段清云出手相助,或许现在的大燕皇城,真的就和范灵玉所说的那样。

已经被完全**平,从这片土地上消失。

灵心公主来找段清云,不光要感谢师父,还要向他请教一些问题。

她想听一听关于如何治理国家这个问题,师父能不能给她指点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