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祠堂签到八十年,开局葵花宝典

第四十九章 来自神秘高手的委托

字体:16+-

第二天一早,段清云就早早起来。

他第一时间来到祠堂大门口这里,和交班的御林军叮嘱了一声。

若是方便的时候,将于永义喊来,就说段清云有事找他。

守在门口的御林军,自然知道于永义和他的交情甚好。

所以没多大一会,于永义就一路小跑来到了祠堂。

“清云,你找我何事?”

于永义照旧,还是在进入祠堂大门口的第一时间,就扯着嗓子喊道。

“永义兄,清云有事求你,你来石桌这里即可。”

段清云从祠堂的里面回道。

二人很快在石桌前碰面,于永义也注意到段清云手中的卷轴。

“永义兄,快坐,我虽有要事与你相商,但也并不是十万火急。你且坐下,听我细细给你道来。”

段清云将卷轴放在桌上,然后招呼于永义过来坐着。

“清云,咱俩认识这么长时间,这还是你第一次主动找我,我以为是什么大事。”

于永义开口说道,他一路小跑过来,以至于气都还没有喘顺。

“我找你来,是想让你替我跑一趟。你若是能成功完成任务,确实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段清云说道。

于永义看着段清云一本正经地说着,自己也忍不住紧张起来。

他赶忙向前探探身子,沉声问道:

“清云,你想让我去哪里?另外是办什么样的事情?”

段清云看于永义认真起来,反而是一点也不着急,脸上开始浮现出微笑。

“我想让你去一趟江南之地,把这个卷轴在军营当中打开。你去的时候就说是皇城之中的御林军官差,向反叛军提供重要的线索。”

“尽量等着军队的头目都在那里之时,再打开这个卷轴。如此一来,大事便成,你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段清云开口说道。

这一番话下来,可是说得于永义一头雾水。

大早上起来,段清云就给自己整这么一出,难不成是发烧烧坏了脑子?

想到这里,于永义赶忙伸手,将手背贴在段清云的额头上。

“不对,这也没发烧啊。”

于永义小声嘀咕着,心里的疑惑更加深了。

这段清云没发烧,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神神叨叨的话来。

他只是一个打扫祠堂卫生的小太监,虽然平日里有些神秘,会给自己一些丹药。

但也不至于调兵遣将,让他拿着这个卷轴去江南之地的军营之中吧?

于永义的脑袋在疯狂运转,但他实在想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何在。

“卷轴打开之时,恐怕军营里会出现极大的动静,造成一些士兵的伤亡。但你不要害怕,它并不会对你造成伤害。”

“这是清心宝玉,你随身带着,它会保护你的人身安全。”

段清云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块精致的玉佩,塞到于永义手中。

借着早上的朝阳,于永义向这个玉佩看去,上面竟然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只是打眼一看,于永义就知道这个玉佩价值连城。

“清云,你这是何意?难不成你的这个卷轴就能剿灭百万叛军?”

于永义开口问道。

此时他的眼睛已经瞪得浑圆,他早已经被眼前的一切所惊住。

眼见于永义不太相信自己,段清云只能另想办法。

眼珠一转,他瞬间就有了主意。

“非也,这个卷轴无法瞬间斩杀百万叛军,但想要震慑住他们,还是绰绰有余的。你知道大燕皇朝的那个神秘高手吗?这个卷轴就是他留下来的。”

“其实你平时吃的那些丹药,也都是他留下来的。就连你手中这个极品的清心宝玉,也是他让我转交给你的。”

“因为你是御林军中的官差,你以真实身份打入敌军内部,还是轻而易举的。你到了那里以后,只需要打开卷轴,这就是你的任务。”

段清云再次开口,轻轻松松说道。

不管怎么说,段清云都没有撒谎。

段清云就是神秘高手,而这个卷轴,可不就是他自己留给于永义的。

这些话传到于永义耳朵里,可是给他折腾的不轻。

他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于永义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竟然可以有这样一天,帮助那个保护大燕皇朝的神秘高手!

“你早说神秘高手交给我的任务不就行了?我堂堂一个七尺男儿,还是御林军中的官差,怎么会推脱这样的重任!”

于永义开口,接下了这个差事。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于永义的精神已经亢奋到极点。

作为在宫中当差的御林军,他当然现在的大燕皇朝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如果不是有神秘高手的威名,让亲王们感到忌惮。

恐怕他们早就率领百万大军,冲杀到大燕皇城的脚下。

“没想到我于永义也能有今天这样的出头之日!怪不得我今早一起来就左眼皮狂跳,原来是有这样的好事等着我。”

于永义小声地喃喃自语,眼神中不住地放出光亮。

他赶忙揣起手中的清心宝玉,将手心出的汗向衣服上擦了擦。

“神秘高手有没有留下什么话,比如说我什么时候动身?”

于永义开口问道。

其实此刻,他在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即使神秘高手没有要求时间,他也会马上赶往南方。

燕皇面临什么样的压力,他可是每天都看在眼里。

甚至就连皇城之中的百姓,都因为亲王集结大军的事情,而感到异常恐慌。

他现在手中拿着神秘高手给出的法宝,当然要尽快启程,马不停蹄赶往南方!

“即刻动身,越快越好!”

段清云说道,语气之中尽是坚定。

话音落下,于永义抓住桌上的卷轴就站起身来。

“如此甚好,清云,那我就告辞了!”

于永义抱拳,向段清云告别,随后头也不回的走出了祠堂。

他胸前揣着清心宝玉和术法纳卷,已经是鼓鼓囊囊。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前进的速度。

只是眨眼间的功夫,他就已经飞身跃到马上,开始了马不停蹄,奔向南方之地的旅程。

一路上他根本无暇顾及周围的景色,眼里只有前方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