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赶尸人

第65章 只身探墓

字体:16+-

我们都愣住了。

我连连摇头:“不行,上次你也在场,结果还是一样嘛。”

顾婉儿说道:“你还记得落花洞女吗?和我一模一样,我想,那既然是古代的一种仪式,是不是可以让我们顺利进入古墓呢?”

范胖子竖起了大拇指:“小九奶奶,高啊,冒充落花洞女!”

我狠狠地瞪了范胖子一眼,虽然不知道那些落花洞女的石像与苍梧王墓有什么关系,但是其中的凶险是不可预知的,我又怎么能让顾婉儿去冒险?

齐思贤也坚决反对。

我们目前也没有了更好的主意,坐等了一天,没有商量出来任何的结果。

晚上,月升中天。皎洁的月光笼罩着村庄。

我悄悄从**起身,然后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包袱。既然事已至此,那我只好孤身探墓,无论如何,也要帮到齐思贤才行。

我蹑手蹑脚地走出了房间,然后打开院门,又悄悄关上。

最后,来到了村口。

老金早已守候在这里了,他见我走来,将抽了一半儿的烟头丢在了地上踩灭:“一九啊,咋回事啊?你上次忽悠我两天后去骆驼岭接你们,我也没见着人啊。我还寻思你是不是遇到难事了呢。”

我讪讪笑道:“金大叔,对不住啦。我上次没来得及和你细说,害你白跑一趟。你放心,这回我给您双倍的船钱。”

老金爽朗一笑:“乡里乡亲的不提这个,七爷在的时候没少帮我。就冲这个,我这回不要你钱。上船吧。”

我跳上船,老金手里的竹篙一点,船只便朝着骆驼岭的方向进发了。

路上,老金还问我怎么大半夜去骆驼岭,是不是要赶着时辰做什么法事。

我只得点头称是。

“唉,这大半夜挣钱的只有两种人了,一种就是你们这样的。”

我好奇:“那另一种呢?”

“另一种就是贼呗!”

我被金大树的幽默逗笑了。可是笑过之后,心情又难免变得沉重。

来到了骆驼岭后,天已经蒙蒙亮了。我上了岸,要付给老金船钱,老金这回却说什么不肯收,撑着船就走了。

看着他远去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野中,我心中感慨:开弓没有回头箭,爷爷,你在天之灵多多保佑你孙子吧!

我转身朝着骆驼岭走去。

我自问不是英雄,我也不想硬充好汉。

齐家与我们张家交情匪浅,而齐思贤也曾帮我解难,于情于理我都无法视若无睹。

白天齐思贤说什么都不肯同意我和顾婉儿涉险,无疑更让我心存感激。

我只盼着自己这点儿微末道行能派上用场,如果届时不对,自己大可以及时撤出来。先探探路,总没有错的。

我来到了崖边,看准了上次的位置,准备把绳子系在大树上,然后将绳子放下去。

可是我还没来得及解开包袱,拿出绳子,就见旁边已经有一根绳子竖了下去。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有人先我一步来到了这里?

我顿时心中哭笑不得,都说苍梧王墓有多神秘,我爷爷、曹冕、姚阿彩、宋明斋、我、顾婉儿、齐思贤、范胖子,再加上当年的王二毛、正良师兄和那些大兵、乡亲……来过这儿的人,没有一千也得有上百了。

稳妥起见,我趴在了崖边往下张望,只见洞口的位置隐隐有火光映出。

看来,真的是有人在啊。

难道是土夫子发现这处古墓啦?如果是那样的话,反倒是个好消息,让这群亡命徒在前面探路,我在后面悄悄跟着。机关由他们来挡,我只需要找出破解齐思贤诅咒的方法就好。

想到这里,我决定冒回险,拉着绳子慢慢下到了洞口的位置。

还没有接近洞口,忽然,里面传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这么说,他们也发现这里了吗?”

然后,是另一个老人的声音:“是呀,所以才请您来,想请您设个局。”

“呵呵,这群小辈儿倒是青出于蓝,连你都给难住了呢。”

“您可别笑话我啦,张顾齐三家都不是泛泛之辈,我担心他们……”

我听到这两个人交谈提到了我们,心里一惊,踩着山石的脚一滑,一块小石子从山体脱落下来,砸在了洞口处。

山洞里交谈的二人当即住了口。

完了,被发现了!

我顿时吓得不敢动了。

不久,山洞里那个苍老的声音突然响起:“朋友,现身吧。”

我听此人说话四平八稳,中气十足,又想到是一个老人,应该不会为难我。他们既然提到了张顾齐三家,也不可能是什么土夫子。

于是我定了定神,顺着绳索慢慢滑到了洞口。

松开绳子后,只见面前站着一苍髯老翁,却不见其他人。

这老翁头发胡子如雪一样白,但面色红润,尤其是一双眼睛透着温润的精芒,仿佛能洞悉我的内心想法。

我见到他的第一眼,就有了一种深深折服之感。

老人穿着一件宝蓝色的道袍,手持一串流珠,面容祥和,如渊渟岳峙一般。

老人见到我后,微微一怔,上下打量了一眼后说道:“你不是土夫子。”

“是……在下……在下……”我面对着这位老人,竟然话都说不出来了。

自从出生后,我还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

眼前的老人,让我有一种熟悉的亲切感,但又有七八分的恐惧感。我也不知道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既然对方也是道士打扮,应该属同门。

我平复了一下呼吸,说道:“在下……张一九。”

“哦?”老人眼神中闪过一丝喜悦之色,“你是张一九?想不到你已经长这么大了。”

“前辈认识我?”我说出了自己名字,这老人如此高兴,看来是敌非友,让我多少松了一口气。

老人说道:“你不认得我,不能怪你。只是在你刚出生不久,我才见过的。说起来,你取名一九,还是我和你爷爷商量后,定下的。”

我脑子一晕,惊讶叫道:“你……你是一阳道人!”

“哎,论辈分儿,你得叫我师公。”

一阳道人正是教授我爷爷一身本事的人,过去了这么多年,我没想到这老道居然还活着,怕得有一百多岁了吧?

我不禁有所怀疑,一双眼睛端详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