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夫子的書信寥寥數語,但卻是說中了朱瞻圻的擔心。
原來揚州乃是大明朝的糧食大省。
這一次朱棣本想秋後點兵,北征瓦剌,這糧食卻是重中之重。
可書信上劉夫子說,為征集壯丁從軍,搞得當地無人耕種,如今春耕在即。
照這個發展下去,隻怕到了秋天,朝廷別說沒有糧食可以征收,就是老百姓到時候隻怕也是要遭遇饑荒。
現在朱高煦是監國,若是此事處理不當,那麽最後背鍋的就是他這個便宜爹。
朱瞻圻知道此事不能拖,糧食要是沒了,那麽影響的就是漢王府。
得知此事,朱瞻圻立即召集府上的衛兵一千,準備前往揚州泰興助力春耕。
別人的事他可以不管,但劉夫子的事他不能看著,另外,朱瞻圻也想處理一下州縣征兵影響春耕的事情。
此事決不能等閑視之。
得知朱瞻圻突然召集一千人前往揚州泰興,漢王朱高煦倒是很滿意,這才像是自己漢王的兒子。
特別是他現在已經監國,自己的兒子出行,那要是不淨水灑街,銅鑼開道,他的臉上都沒光。
朱瞻圻帶著一千人浩浩****直奔揚州泰興,數日後,這隊人馬就抵達了揚州境內。
知府吳良仁帶著一班的官員,早早就在揚州城外等著,比較朱瞻圻的身份是漢王世子。
如今監國的漢王,人氣正旺,文華殿的事情早早就在官場上傳開。
朱棣這一次將監國給了漢王,下麵的官員似乎也都聞到了一點不一樣的味道。
善於鑽營之人,自然是將這種風向當成了漢王被器重的標記。
比如吳良仁這樣的官員。
對於朱瞻圻的到來,吳良仁自然也揣度了幾分,身旁的幾個同知、通判,紛紛覺得此事和劉文遠有關。
這位三朝帝師,從來到揚州泰興開始,就讓吳良仁等地方官員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