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手捧母亲的日记又是哭了一整天。这个周末算是被眼泪泡毁了。她现在更担心的是明天采访石楠再忍不住哭出来可怎么办?
石楠是童言的亲生父亲,这点看来是无疑了。母亲的怀孕时间是在94年初,童言出生在年底。90年代,中国的社会风气还偏向于保守,母亲那时候的心里挣扎麦子无法体会。日记里的只言片语中,童言只看见母亲的坚决,竟是一丝害怕和担忧都没有。见到安娜塔罗牌预言的未来万箭穿心的状态,母亲竟然也丝毫没有动摇。
童言不敢再继续读下去,她怕看见安娜的预言成真。童言儿时的记忆中并没有很多不愉快,可是在她记事之前,母亲的遭遇童言无法想象。她从小没见过父亲,甚至没见过外公外婆,就连母亲的葬礼上都不见亲人的影踪,可见当年母亲怀孕的事暴露以后,引发了怎么样的暴风雨。
童言不能恨石楠,石楠并不知道母亲怀孕的事情。母亲不想让石楠为难,也不想把自己置于一个被选择的地位中,去跟另一个无辜的女人较量。童言突然崇拜起了母亲,这个女人太值得人爱了。
明天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石楠呢?面对这道难题,童言对着母亲的日记本陷入了沉思。“妈,我知道你不想跟石楠再见面,所以这些年你从来没有跟我提起过他。可是你把这些日记都好好珍藏了起来,就是想万一你哪一天出事来不及告诉我一切,可以让我自己寻求答案不是吗?选择权你留给了我。”
安吉拉摇着尾巴趴在童言脚边,童言抚摸安吉拉毛茸茸的脑袋自言自语道:“安吉拉,我们要勇敢,就像妈妈以前那样。所以明天我会用专业态度采访石楠。我是个专业记者,不论面对什么人,都不能夹带私人情绪。更何况,这个人我没有恨他的理由。你说对吗?”
安吉拉没有回答,童言抱起安吉拉,打开电脑,写下了明天的采访大纲。
第二天童言一早就去了学校。今天她特意一身西装打扮,脚上的高跟鞋并不合脚,有些磨脚。她是故意要选这双鞋的,偶尔的疼痛可以提醒童言自己是在工作,她很怕自己会情绪失控。
石楠还是一身衬衣西裤的打扮,脸上比那日在家中见面的时候多了一些拘谨。童言努力克制自己不去想自己的身世,招牌式的笑容能帮她阻挡住不少情绪波动。
“石教授,又见面了。”
“是啊,没想到要这样正式谈话。”
“大纲您看了吧?没什么刁钻问题。”
“看了看了,你随便问吧,我没什么不能讲的。”
童言整理一下坐姿,问了第一个问题:“请问石教授,您在90年代留学的时候,生活方面面对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我是很幸运的,拿了国家给的奖学金出了国门。所以不愁生计,那个年代很多学生一下飞机就要打工,家里根本没有能力帮忙。我们的父母那时候一个月工资能有几百块都算很厉害了,英镑一换,换一把钢镚。所以勤工俭学是常态。要说困难,对于我来讲是英语。带着幼儿园的英语水平出国,被扔进了大学里学习,可想而知有多难。”
“交友方面呢?想家吗?”
“在外面只要见到中国面孔,就感到亲切。大家都是在异国他乡孤孤单单,朋友之间很容易产生对彼此的依赖感。当地的同学主要还是语言差异,并不容易交往,还是喜欢跟中国人扎堆。想家是真的想,我们有时候就念叨,要是有可以对着屏幕能看见对方脸讲话的电话就好了,就不那么容易想家了。可是那种电话要很贵吧,呵呵。这话才说了多少年,视频通话就实现了,关键还不要钱。”
“吃的呢?英国最著名的是黑暗料理,你们那时候是怎么解决的呢?当地中餐厅去的多吗?”
石楠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停顿了一下,童言看他目光向右偏移一下,是在回忆从前。不知道这时石楠的回忆中会不会有母亲的身影呢?
石楠终于开口:“都是自己做饭吃。我就是那个时候练了一身好厨艺。咱们爱吃的鸡翅,猪脚,甚至猪头,都便宜得很。当地人不吃这些配件。我们买回来煮一次能吃好几天。蔬菜水果真买不起,只能当街溜达。当地人也喜欢在院子里种蔬菜水果,吃不完的就放在街边们库的箱子里,多数都是免费可以拿,即使要钱也都很便宜。碰到了就拿些回来。至于中餐厅,我没去吃过。那时候的餐厅都是粤餐厅,吃不惯。”
“我喜欢吃粤菜的烧腊,烧鹅,奶黄包这一类甜食也喜欢。”
石楠眼睛透过一丝惊异,看了一眼童言。跨年的烧鹅腿,新年的甜品点心,这些都是童言从母亲的日记里读到的,石楠的反应让童言很满意。
“哦,这些我也喜欢。”石楠脸上挂了些不自在。
“那您刚才说没去吃过?”童言开玩笑问道。
“呵呵。留学生打工的首选地就是中餐厅,我虽然没进去吃过,可是没少吃同学带出来的。餐厅很多吃食不能过夜,老板大方一些都会分给员工带回家。”
“您完全可以敷衍我是以后吃过的,不是留学的时候吃的。”
石楠皱了皱眉头,看着童言说:“我没有必要骗你。童小姐,你为什么对这个问题这么感兴趣呢?”
“您别误会,就是想深挖一下。您看,我这一问,您就能会想起同学给您从餐厅带吃的来了,这种情谊在当时也算真切了吧?”
“是,是。”
“之前的同学朋友,还有联系吗?”
“有些有,我们专门有同学会。那时候的留学生回国后多数都成了国家栋梁,我是最没有出息的一个。不过没人嫌弃我,尤其是现在都到了退休的年纪,大家一联络,开口还是当年熟悉的感觉,都没有变。”
“有留下什么遗憾吗?”
“遗憾肯定是有的。”
“比如呢?”
“我一直没有机会好好体会一下英国的乡村风景。”
“人呢?有没有错过的人,留下来遗憾?”
石楠不回答了,他一脸严肃看着童言,眉头紧皱。童言一脸无辜回望石楠,眼里满是笑意问道:“石教授,您怎么了?不是被我说中了吧?”
“你今天的采访,到底有什么目的?”
“那时候不比现在,买张机票抬腿就能回家。出国留学几年见不到亲人,感情不会疏离吗?”童言换了一种缓和的语气询问。
“能疏离的,就不是真感情。”石楠的回答带了一些警惕和拘谨。
“所有的感情都是这种规律吗?”
“是。”石楠明显不愿配合了。
童言真想问问石楠,他对母亲的感情算什么呢?她当然不会问出口,满肚子的疑问被生硬憋回肚子里,这种感觉活像是生吞了一块石头。童言握紧笔,装作做笔记的样子,低下头不再正对石楠的目光。低头的一瞬间,她把嘴角松弛了下来,硬撑的笑容实在太让人疲惫了。
两个人陷入了尴尬的无声中。童言调整好状态,再次开口:“您觉得自己是个好父亲吗?您有一个很有出息的儿子,我想问的是情感方面。”
石楠态度也缓和下来,继续配合说:“算是吧。儿子从小很省心,没让我们操心过。情感方面嘛,全家一起国内外去过不少地方,我们家庭气氛也很融洽,儿子从没有挨过一巴掌,甚至没有挨过骂。我觉得作为父亲,我算是合格了。”
“如果您要是有个女儿,会很宠她吧?”
“一定是。如果有个女儿,我可能会把她宠坏的。”
童言问不下去了,再多说一句她可能都会控制不住眼泪。“谢谢您,石教授,问题就这么多。”
“童小姐,你采访的重点在哪里?你给我的问题大纲上的问题,多是指向留学生活的,我准备了很多,结果你没问几个。后面的问题让我不明白问题的指向。”
“如果全都问准备好的问题,那就没有意思了。”
石楠明显有些生气了,碍于面子,他没有对童言再说什么不客气的话。童言倒是无所谓,她以后没打算再见石楠。
回到家以后,童言有些失望。今天的采访算是白做了,她原本也不知道这次自己究竟想从石楠那里得到什么答案,她心里一团乱。听到石楠讲述自己家庭的时候,童言心里一阵难过。她当即就明白了母亲那时候的心情,羡慕甚至是嫉妒能活在阳光下的幸福。这也许就是母亲想种向日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