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凝天

第十五章 打工者的醫院

字體:16+-

胡長新當了近一年的院長,感覺非常吃力,說話辦事處處受到劉文輝等人的製約。好在江國慶對他挺器重,很多問題都私下和他談,敲定之後再在會上宣布。

這近一年來,胡長新的工作還是很有成效的,在人事安排和後勤事務上,也都力求做到最好。雖然國家加大醫療改革的力度,但是政策規定民營醫院無法享受醫保掛鉤,來醫院就診的患者中,絕大多數都是附近工廠的打工一族。本地市民無論什麽病,寧可去公立醫院排一個上午的隊。

如此一來,民營醫院失去了一部分患者資源,生存變得更加艱難起來。

基於這一點,江國慶不得不改變經營策略,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購買國外先進的醫療設備,如美國威視準分子激光治療係統、日本彩色B超、宮腹腔鏡、輸尿管腎鏡等等,著重於特色專科的發展。

由於工作和利益等諸多方麵的原因,醫院員工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一起,同是一個科室的醫生,在病人的安排上存在很大的矛盾,誰都願意替有錢的病人看病。

有些醫生在看病的時候,針對病人的經濟情況“以病定藥”,同是治療腎炎的藥品,國內生產的與國外生產的,治療的效果差不了多少,但價錢卻相差幾十乃至上百倍。有錢的人不管多少錢,隻要藥好就行。沒有錢的人,摸著口袋裏那點錢,就算醫生再怎麽為他們省,他們還是覺得貴。

再怎麽樣,錢還是要花,病還是要看的。

民營醫院被人稱為“打工者的醫院”,不僅僅是因為來民營醫院看病的絕大多數是打工者,醫院裏除了老板外,從醫生到護士再到勤雜工,全都是打工的。

大家都是打工的,自然同病相憐。醫生也是有血有肉,誰願意為了一點小病,在打工者的身上“挖”取一大筆錢呢?要知道,有些在工廠裏打工的人,一天辛辛苦苦工作十幾個小時,工資也就幾百塊錢。即使患個感冒,去大醫院檢查一下,打幾瓶點滴,就差不多了。所以說那些在外麵打工的,很害怕生病,即使有了病也不敢去看,寧願熬著,以至於把小病熬成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