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萬物,有陰必有陽,有陽也必有陰,有極勝必有極衰,有極衰也必有極勝。
這是一個不變的事實的鐵律,正如同這滾滾向前的曆史長河一樣,他看似從來就沒有重複過的人與事,但事實上他所經曆的所有事情都不過是以千百年一個輪回。
看似他們好似沒有關聯,實則他們的關聯是藕絲連斷,想要斬斷根本不可能。
天下曾經統一興盛過,便必然會麵臨動亂與分散,當動亂與分散時間過長之時,也必然會麵臨著統一的大勢,春秋戰國之中便將這一個規律演繹的淋漓盡致。
其實不僅僅是曆史的歲月之中有著這樣的鐵律,在人的一生當中又何嚐不是如此?
當你曾經意氣風發過,你就該想到總有一天你也會走進低穀,無論你謀劃的事情有多麽的完善,或許總有那麽一兩個疏忽,便會滿盤皆輸!
薑宏看似已經將六國所有的爭端融合在了一起,準備讓他們在內鬥中消耗他在左手漁翁之利,但是他卻沒有想到改變整場戰局的,就是那個他萬般不看好的晉韓!
而晉韓之所以能起到這麽重大的決定性的作用,也是因為他的大意與馬虎!一個小小的申不害,能翻得起什麽大了,一個小小的讀書人又能做得了多少事情?
後世更有人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答案顯而易見,必然是片麵的!若是沒有,他們在科學理論上的指導提出宏大的方針,後世又如何去一步步的實踐?後世皆言孔子空談道理,然而其人可知當年孔子於魯三年正民風,列國驚動,國風昌盛,劍斬嚚臣,整飭國法,更於會盟之際,大挫齊師;所用之法,無非三者,所達之效,亦無非兩者耳。禁奢侈之風;行聖人之教化;給百姓之所需。
正是因為他曾經開了這樣的一個先例,才有後世秦始皇所用其之術統一天下,結束了動亂的春秋與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