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们便连忙爬上鸡背上,那鸡王歪头看了看我们,似乎在确认我们是否坐好了。
随后它不断地煽动翅膀,带着我和爷爷以及现在是李芳的李兰,我们坐在它身上,感觉十分的拉风,四周灰蒙蒙的天空也顿时显得也比刚才通透了。
“爷爷,咱们现在去什么地方啊?”
“对啊,这个鸡王知道带我们去哪里吗?”
“这个简单,只要贴上符纸,这鸡王便可以随心操控。”
爷爷从口袋之中掏出一张黄符,随后念动咒语,将符纸贴在鸡王的脖子之上,那符纸便直接没入其中,只见那鸡王昂了昂头,随后发出一声啼叫。
爷爷用腿猛地一夹,那鸡王便顺从下来,随后根据爷爷手指的方向便飞了过去。
“那是什么?”
“是凤凰啊?这地府还有凤凰?”
“不是说凤凰不死不灭的吗?这么说凤凰也会死啊,真是怪了,这辈子没见过凤凰,没想到死后见到了。”
随着鸡王不断地飞着,下面游走在阴司的鬼和鬼差都对着我们不断的指指点点,更是议论纷纷。
爷爷到也不在意,便只是让鸡王赶紧赶路,毕竟过阴时间不能太久,随后爷爷便让鸡王来到了奈何桥边。
当鸡王落下的时候,准备投胎转世的鬼都纷纷驻足不前了。
我看了看他们他们也看着我们,一时之间,我们双方便都呆在了原地。
“人和人不能比啊,没想到死后化成鬼了也比不了。”
“就是啊,我们靠着双腿走完这阴司的所有地方,交了不少钱,经过恶狗岭的时候,我的魂魄差点都没能保住。”
“谁不是啊,没想到阴司还有这样的待遇,这也没听说过啊!”
“就是啊!我这也有钱啊,家里给烧了不少金元宝,我怎么不知道还有这种投胎的方式。”
“孟婆婆。”
爷爷将鸡王变换成之前的模样,生怕引人耳目,招来不必要的麻烦,随后便走向了一个老婆婆身边。
我看那老婆婆佝偻着身子,满面皱纹,但是却一副笑容,对周遭投胎的鬼也好,对我们也好,都是一副笑吟吟的模样,甚是和蔼可亲。
当听到爷爷叫她孟婆的时候,我呆住了,小时候都听过孟婆的故事。
据说人死之后的鬼魂在各阴司的各个大殿受过盘问和生前的事情审问之后后,依次通过十殿,交付给转轮王。
准备投生的鬼魂,必须要经过奈何桥,让孟婆为前往投胎的鬼魂提供孟婆汤,以消除鬼魂的前世记忆,也就是说,人死之后,喝过孟婆汤才能投胎转世,这也就意味着你前世的记忆将因为这一碗孟婆汤而消失不在,无论你生前是何等的显赫,富有,亦或者是低贱卑微,穷困潦倒,这一碗汤之后,前世的种种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以前小时候听说书的先生讲过孟婆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说书先生说了三个版本,每一个版本都不相同。
据说阎罗殿长回生草,没想到经过几百年的光阴,早已经通灵。
这一株草,化身一女子,因看透人间沧桑,生于一姓孟的人家,没有取名字,所以街坊叫她孟丫头,后来孟丫头长大了。
便不能叫她丫头了,所以大家叫她孟姑,后来经人介绍,便嫁给了一个同村的秀才。
这秀才十年寒窗,三年乡试,三年科考,孟姑一直照顾家庭,伺候衣食住行,照顾公婆,尽可能的让自己的丈夫能有时间和经历多读书。
这秀才到也刻苦,十年苦读,竟然中了榜眼。
可是这秀才竟然弃妻而去,却不想孟姑具有天法眼,已经识得人之三本,就在她丈夫的腋下点了三下,要丈夫离家前答应,三年科考后一定回来。
却不想丈夫三年未归,三魂六魄本散,另去攀龙附凤之日,做了野鬼孤魂,被牛鬼收去,抓到阎罗判官那里被数落,大声喊冤,阎罗发现生死簿上没有此人的名字,问不清原由,就榨尸粉末,叫其不得超生。
恰恰这牛鬼本是50年阴阳一换,正好轮到了孟姑家的那头老黄牛,也是机缘巧合,前一年孟姑用法眼给这牛指了明路,竟然成了鬼界18魔之首的牛鬼,所以,牛鬼怕牵扯老主人,到人间抓魂的时候顺路告诉了孟姑,孟姑竟然让牛鬼押自己来找阎罗。
阎罗不肯放,说已经碾成碎末,孟姑将真相和盘托出,原是她下的咒在这秀才身上,阎罗看她有着等法术,查了她三世前生,才知道本是女娲造人的回生草,却被遗漏天机,这神草可治人回魄收魂,不长于天下,不长于地上,已经绝迹,却在地府的奈何桥留了最后一株,并且成精,看透太多轮回转生,哀气震天,爱痛不断,仇恨相加,终于洗了草命做了人形,只为苍生少点痛苦。
阎罗问孟姑,如何处置自己的丈夫,孟姑拔下一根青丝,泡汤给秀才喝下,然后推他出了奈何桥,说从此他再也不记得以前的事情,阎王知道她私放了寡情的丈夫,大为恼火,扣了她三十年的阳寿,叫她在奈何桥前,永世不得超生,每天拔自己的头发入汤,凡投胎的鬼,必须喝下,忘记前世的恩恩怨怨,自此,盘古开天地后,人清命淡,不见前世,在来生,仇人可以成为朋友,夫妻不再反目,父子可以成为兄弟,姐妹可以成为夫妻,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落得无伤无痛,短了三十年阳寿的孟姑,也变成了孟婆,一碗孟婆汤,断了多少人鬼未了情。
第二个故事是说,孟婆就是秦朝时期的孟姜女,昔日孟姜女哭倒长城之后,眼见长城之下尸骸无数,再也找不到丈夫的尸骨。
为了能忘记这些痛苦万分的记忆,就熬制了能使人忘记记忆的孟婆汤。
后来上天念她思夫之情感天动地,就免了她的轮回之苦。
让她在奈何桥畔熬制孟婆汤,让参与轮回的阴魂们忘记前世的一切。
即所谓:“前世已了,今生善恶唯本心所念。”之意。
第三个故事就是说孟婆生于西汉时代,自小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诵佛经。
她还在世时,从不回忆过去,也绝不想未来,只是一心一意地劝人不要杀生,要吃素。
一直到她八十一岁,依然是处子之身。
她只知道自己姓孟,于是人称她为“孟婆老奶”。
后来,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后汉。
因为当时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机,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为幽冥之神,并为她造筑醧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