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启示录

科学

字体:16+-

那先生西装革履,用英语问道:“你在做什么?”

摩奇瞅了他一眼,心想这两个人可比秦琼、敬德难对付多了,因为人家文质彬彬,礼数周到,使你不得不以礼还之。便用汉语回答:“我是中国人,来参观的。”那两人目瞪口呆,分明不懂汉语,他们俩叽叽咕咕了一阵,从屋里叫出一名东方模样的中年男子,说起话来才知道是个R国人,是请来当翻译的。

“我不是R国人,我是中国人!”她仍用汉语叫道。

那个R国翻译对中国文化有些造诣,他对两位解释说摩奇是Chinese,那先生和小姐的脸上马上露出鄙夷的神色来,从屋子里拿出一张木牌来,写着一行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岂有此理!”摩奇气得涨红了脸,总算有理由教训这两个道貌岸然的家伙了,她举起右拳,“啪啪”两下,将两个牌子砸得粉碎,推开他们闯进西方文化馆里。

“什么人敢在此撒野!”一声大喊传出,接着跃出几个彪形大汉来,个个人高马大,肌肉结实,拳头比摩奇的头还大。

“我是响誉世界的拳击冠军!”

“我才是拳击界的老大!”

“我是拳击界的常胜将军!”

他们自吹自擂起来,把胸脯拍得嗵嗵直响。

摩奇看电视最不喜欢拳击了,但她为一些老拳击手而担忧,他们在拳坛是很艰苦的,拳击是年轻人的世界。

眼前这几个大汉可真难对付,分别来自英、法、德、意、俄、匈、波、捷、瑞士等国的拳击手已把她包围在中间。

她灵机一动,对自夸不休的拳击手们说:你们都吹自己是第一,到底谁是真正的第一?”

“我是第一。”“我是第一。”他们已吵成一片,结果便混战起来,摩奇看他们打得起劲,趁机从空隙钻了出去,闯入内堂。

迎面是一块石碑,上面有移国文字写着:西方科学技术馆。

绕过石碑,道路错综的展馆出现在面前,从门口一个多媒体的电脑屏幕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蛛网式展馆,仅面前的一角就令摩奇惊叹不已。这些展馆的设计十分巧妙,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的交叉、综合性质。她又仔细观察电脑屏幕,整个科学技术馆为两层,第一层为“科学”,第二层为“技术”,两层相应位置上所对应的科目是一样的,比如101室的一楼和二楼都是物理,分别为“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

“科学”和“技术”有什么区别呢,摩奇不禁为此安排大惑不解,她在原地转了两圈,又在石碑背面发现一行汉字,仿佛是给她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科学,中国古代人的发明多为技术而少有科学。

“原来是这样啊!”摩奇想想此话还有些道理,比如中国之四大发明,都是实用的,而科学是一种纯理论的东西,就像牛顿的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她还是有些狐疑,因为她了解西方毕竟少一些,说实话,对中国古代科技,她也从未深层次地探究过。

她取出电脑书,那里给出两条理由:

中国没有按严格的逻辑发展出一套科学理论绳绳相继,日新又新;

中国没有发展出以数学作为各科的共同语言。

中国人赖以骄傲的四大发明都是技术上的革新,待传至外国,便会与完整的理论体系联系起来,而在中国,诚如鲁迅所说,只能用做看风水、黄历,做鞭炮了。

摩奇继续在科技馆里倘佯,一排门类齐全的实验室环在四周,每一个实验室都是该学科发展的历史。中间有一块石碑,刻着这样的话:

科学如果不是从实验中产生,并以一种清晰的实验结束,便是毫无用处,充满谬误的。

——达·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