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历693年。
初代天师寿尽道消。
天帝闻之落泪,令天庭降半旗以示哀悼。
同时封禁天师殿,以表天师之功劳,日后无人可并列。
……
截天福地。
云毅身死的消息传回,并未引起多少波澜。
一些新来的弟子,闲谈时向门中长辈打听,得知天师曾经辉煌经历。
感叹几声,仅此而已。
时代浪潮涌动,修仙界日新月异,大家都忙着跑官,哪有时间去关心一个旧时代的死人。
天机殿。
天机子已经大半年闭门不出,身前摆放上百种卜卦法器。
罗盘、签筒、锦囊、龟甲等等,至少也是上品法宝,甚至有一件截天教压箱底的卜卦灵宝。
“他怎么就死了?”
天机子喃喃自语,无论怎么卜算,都是云毅死于雷劫之下。
试着以截天七箴签查探云毅转世,结果耗费百年寿元,只得了个业力深厚的天机反馈。
“那一身滔天业力,几世都洗不清,这结果还用算?”
天机子无奈叹息:“这回可赔大发了,白扔了掩日袍、九天玄梭,若是让那俩老家伙知晓,岂不是成了天大笑柄?”
“那两样灵宝就在青云山,要不要偷回来?”
天机子从来是不要面皮的性子,什么坑蒙拐骗偷之类的手段,用起来驾轻就熟。
思量许久,微微摇头。
“罢了罢了,贫道要偷也去偷人仙,怎么能不要面皮的欺负后辈,区区两件灵宝……”
天机子捂住胸口压下心疼,琢磨着从哪里找回场子,忽然眼睛一亮。
“待飞升仙界之后,贫道就将那两家伙所作所为,仔细与铁冠仙说过,以那夫妻二人的火爆脾气,定有一场好戏看!”
“嘿嘿嘿……”
天机子想到此事,忍不住发出怪笑,转眼就将灵宝抛在脑后。
……
东海。
数十万里外,一处无名小岛。
岛上布置了数百重阵法,并非用来攻击或防御,全部都是屏蔽天机的禁制。
阵法中央。
一颗人头大的黑红心脏砰砰作响,闪烁耀眼灵光,缓缓变化成二尺多高的人形。
“仙长,你终于活了。”
灵参娃娃欢快的围着小人转圈,看仙长粉嫩模样,总想着摸一摸脑袋。
“即使做过几次实验,仍然觉得这分心咒很是诡异,巫道咒术与仙道神通迥然不同,也不知当今有没有完整传承!”
云毅低头看自己手掌,稚嫩如婴儿,体内法力仅剩一成。
分心咒炼成的异种心脏,死后复活的肉身大小,与所凝聚的精气神多少有关。
“也不知贫道假死,有没有瞒过人仙。”
云毅对此并无多少把握,尤其是天机子擅长卜算,当年黑心魔君就是死于截天教。
“不过算到了也无妨,大概率不会在意,即使潇云子舍下面皮杀来。贫道还在东升神洲西南北,都有分心留下……”
“即使在神洲复活逃不脱继续追杀,贫道在东海极深处留有后手,顶多损失几成法力而已!”
三百年前,黄牛带着昆仑洞天,一路向东飞行百年之久。
先天妖神飞遁速度,比之当年离开九洲快了数倍,然后将昆仑洞天扔进海底。
洞天中存有一颗异种心脏,云毅复活之后继续逃跑,即使人仙也不敢在绝灵海域追杀,说不准就有身死道消的危险。
“其他的一切都是外物,只要长生道果在,贫道就立于不败之地!”
云毅身形晃动,幻化成青年道人,从储物袋中取出堆积如山的灵石,开始在岛屿上修炼。
三位人仙不飞升,云毅宁可境界跌落,也不去取回昆仑洞天。
那是最后的生命保障!
……
青云山。
韩昭遵循师尊嘱托,建立了衣冠冢。
坟冢在青云山风水最佳之地,碑文上书“天师之墓”。
头七刚过。
韩昭来到坟前烧纸,远远看见有人影站立,身穿绯红官袍,连忙过去躬身施礼。
“拜见天神!”
“无需多礼。”
古逍说道:“你可以称我为师叔。”
“师叔?”
韩昭面露疑惑,问道:“天神也是青云山一脉修士?怎么从未听师傅说过?”
“唉……”
古逍叹息一声:“看来你师傅临终前,终究是心怀怨气,否则也不会向你隐瞒身份。”
韩昭双目愈发迷茫,他三岁上山之后,每日就是诵经修行,从未下山游历修仙界,更不知道青云之主、天师的具体含义。
“你师傅是三教首徒,天庭之师!”
古逍回忆许久,说道:“贫道与师兄相识时,是八百还是九百年前,那时候他刚刚凝聚元婴,是个连门派都没有的散修……”
山风呼啸,吹的道袍猎猎作响。
古逍站在平平无奇的坟包前,慢慢向韩昭讲述过去,大事小事一件不落。
“你师傅是个闲散性子,从未想过做大事,什么三教首徒,什么册封群神,甚至连那天师之位,都是别人硬塞给他!”
“师兄最喜欢去的地方是飞仙阁,与那里的女修谈玄论道,拥有飞仙阁建立以来,唯一的一折至尊卡!”
古逍喃喃自语道:“别人都说师兄油嘴滑舌,熘须拍马,实则是真性情,否则又怎么会舍弃那到手的天帝之位?”
嘶!嘶!嘶……
韩昭已经不知道吸了多少口冷气,再看师傅那小小的坟包,忽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那般经天纬地的存在,结果就是三尺孤坟?
“师叔,要不要为师尊重新修个坟冢?”
“不用。”
古逍说道:“这样就挺好,当真修的大了,名声传出去,且不说当今天帝如何想法,也会引来不少闲人评头论足!”
韩昭点头道:“青云山上只有我与牛师叔,绝不会让闲人来打扰师尊清净。”
古逍诧异道:“黄牛还在青云山?”
韩昭说道:“当然,师尊临终托付牛师傅,庇佑青云山道统传承。”
“黄牛当真是个忠心的,不枉师兄花费天大代价,将它从轮回中复生。”
古逍说道:“贫道祭奠之事,莫要与别人说,免得惹来麻烦。日后若有事,可去持金册去天庭,贫道是现任吏部侍郎!”
“拜谢师叔。”
韩昭躬身施礼,现在他对师尊的过往,仍然处于迷茫状态。
古逍离开不久,又一道身影浮现。
白随心看着正烧纸的韩昭,问道:“你便是大师兄的传人?”
“正是晚辈。”
韩昭心情已经逐渐平复:“师叔也是来拜祭师尊?”
“也?”
白随心眉头一挑,手指掐算,冷声道:“刚刚忙着行刑一头孽龙,却是让补天教的杂毛抢了先,你小子莫要让那厮骗了,可不是什么好人!”
韩昭说道:“晚辈谨记师叔教诲。”
白随心取出黄纸,在坟前烧了,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话,临走前对韩昭说道。
“日后有事,直接去天牢寻我,有大师兄的情分在,天大的罪过也能保住一条性命!”
“多谢师叔。”
韩昭刚刚送走白随心,坟前又出现一道身影……
……
话分两头。
东海之滨有座无名荒山。
山上有大群猿猴,成群结队,附近百姓称之为猴山。
这日。
一头猿猴捧着碎石,回到族群所在驻地,远远就听到吱吱叫声。
连绵不绝,杂乱无章。
这只猿猴跟着叫了几声,在丛林间纵跃,穿过数百上千的猴群,来到自己建造的猴窝。
碎石放入窝中,垒成鸟巢形状。
吱吱吱!
猿猴听到同母异父的兄弟呼唤,顾不得再建窝,回应几声跳跃过去玩耍。
夜幕降临。
猴群各回各家,这猿猴躺在窝中睡觉。
朦朦胧胧中开始做梦,猿猴在梦中看到了无边无际的血海,慢慢将自己淹没,无法挣扎无法反抗。
梦境之外。
猿猴的肉身慢慢变化,先是变成了一团赤红血液,然后慢慢变硬成了红色石头。
枕头大小,呈椭圆形,仿佛是个巨大的红色鸡蛋。
变化过程悄无声息,没有惊动其他猿猴,直至黎明时分,丛林从寂静中恢复热闹,方才有猿猴发现族人不见了。
吱吱吱!
一连串的叫声,惊醒了更多猿猴。
在猿猴族长的指挥下,猴群翻遍整座山,没有发现消失的族人。
猿猴懵懂的智慧,只以为族人让虎豹或者妖兽偷了去,悲伤了半个时辰,又开始欢快的在林间游**。
有猿猴发现了赤红石卵,只觉得颜色好看,抱起来献给族长。
猿猴族长颇为喜欢,将它放在树洞宝库当中收藏,时不时抱出来玩耍观赏。
几日后。
又有猿猴献上奇石,族长就将赤红石卵忘了,与树洞中乱七八糟的杂物积压在一起。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
转眼百年过去,猿猴换了几任族长,连族群宝库都换了地界,彻底将赤红石卵遗忘。
寒冬将至。
一头黑熊扒拉开树洞,准备打造成冬眠的窝,忽然见到明灭不定的赤红光芒……
黑熊吓了一跳,连连后退几步。
乌熘熘的眼珠盯着红光,察觉没什么危险,反而感觉暖洋洋的舒服。
懵懂的灵智告诉黑熊,这红光似乎是个宝贝。
黑熊将杂物扒拉干净,发现闪烁红光的是块石头,抱在怀里正合适,欢快的吼叫几声钻入树洞睡觉。
这个冬天不太冷!
黑熊陷入深度沉睡,体内的脂肪非但没有消耗,反而体型在逐渐变大。
冬去春来。
吼——
一声长啸从树洞中传出,黑熊醒来后,发现洞口竟然变小了。
黑熊站起身来,身躯竟然比洞顶还要高,双臂稍稍用力,轰隆隆声音响起,树洞连带几百年的树干都四分五裂。
“我力气变大了?”
黑熊双目茫然,智慧从幼儿增长到少年,低头看磨盘大的熊掌。
“什么是我?我是谁?我来自哪里……”
乱七八糟的疑问,让黑熊有些头疼,索性什么都不想,将赤红石卵夹在咯吱窝,轰隆隆的奔跑去寻找食物。
两三层楼高的体型,在山中极其显眼,很快惊动了山上猴群。
吱吱吱……
猴群从未见过这般大的怪物,吓得怪叫连连,本来不想招惹。
黑熊一冬天没吃东西,即使肚子里不饿,也本能的想要进食,挥舞熊掌拍死了几只猴子,塞到嘴里嚼吧嚼吧吞如腹中。
血脉微微季动,久违的暖洋洋再次出现,力量隐隐也增长一丝。
吼!
黑熊仰天长啸,冲向猴群,就要大吃特吃。
吱吱吱……
猴子见到黑熊吞吃同族,纷纷发出愤怒叫声,将巢穴中积攒的石块投出去。
一只猿猴还不及黑熊脑袋大,然而猴山上猿猴数千上万,只附近汇聚的就上千只,密密麻麻的石块将砸在黑熊身上。
其中有些异种猿猴,或觉醒血脉,或吞服灵草,扔出去的石块有上百斤。
嗷嗷嗷……
黑熊疼的痛哭流涕,双手抱头转身就跑,遇到阻拦的树木直接撞过去,
夹在咯吱窝的赤红石卵滚落在地,吸引了猴群注意,忽明忽暗的玄异红光照在身上,有种温暖、舒爽、依赖的感觉。
一头猿猴跳到地面,抱着石卵仔细观察。
猿猴族长呼唤几声,那猿猴不情愿的跳过来,乖乖将石卵奉献。
吱吱吱!
感应到石卵的玄异之处,猿猴族长将它高举过头,宣布这就是族群供奉的宝物、图腾。
猴群沸腾欢呼,簇拥着族长来到山顶,将石卵放在高处。
自此之后。
猿猴族长每日都会带着族人,前来参拜石卵,用采集来的瓜果做祭品。
自从开始参拜石卵,猿猴的体型与力气就与日俱增,初时能一跃三四丈,之后生撕虎豹,再之后能力能拔树。
猴山彻底成了猿猴的地盘,什么虎豹豺狼,都被吃得干净。
随着身体不断变大,食物需求也与日俱增,猴群开始向四周山脉扩张,占据了七八座山头后才勉强够吃。
猿猴族长灵智不断增长,数十年后,已经不弱于常人。
命令麾下猴群,在猴山顶上盖了神殿,将石卵供奉其中,挑选最为强壮的族人守卫。
唯一让猿猴担忧、恐惧的地方,就是图腾照耀过后,无论怎么与母猴庆贺都没法生出小猴。
猿猴族长为了血脉延续,让麾下猴群去远处山脉,偷其他猴群的后代来抚育。
春去秋来,秋去春来。
一年又一年转瞬过去,猴山获得石卵已经百余载。
这日。
猴群祭祀。
族长已经垂垂老矣,白眉毛长胡子三四尺长,身上穿着不知哪来的道袍,站在原地就像是个身高丈二、肌肉盘扎的老爷爷。
吱吱!
所谓禽有禽言,兽有兽语,这两声在人听来,与其他叫声并无区别。
值守神殿的猿猴,却是听到族长下令。
“开祭!”
值守猿猴立刻推开神殿四扇门,只剩下四根石柱和屋顶,保证图腾能照耀四方,让外面所有族人都沐浴神光。
山顶四面八方,跪拜着密密麻麻的猴子,粗略数过有四五万只。
有老有少,有大有小。
相同的是猿猴童孔为红色,眉心处还有一撮赤色毛发。
族长道:“上祭礼!”
先是一只只猿猴抱着奇花异果,虎豹豺狼,恭敬堆在石卵周围。
“沐浴神恩!”
族长说完,盘膝坐在山顶,其他猿猴也是如此动作,一个个默不作声如同老僧入定。
按照寻常时候,沐浴神恩至月上中天,祭祀就会结束。
今日却出了意外,只见供奉在高台上的石卵,忽然嗡嗡震动,也不再散发神光。
吱吱吱……
猴群一阵骚乱,族长挥手制止,走过去查看才发现,石卵表面出现一道道裂痕,如同将要孵化的鸡蛋。
“难道我族图腾要降生了?”
不等族长思索,石卵轰然崩裂,从中跃出个一尺长的猿猴。
猿猴迎风见涨,化作三四尺长,站在石台上刚刚比猿猴族长高一头。
族长回过神来,噗通跪在地上:“拜见吾神!”
外面猴群见此情景,也觉得猿猴是图腾所化,学着族长三叩九拜。
猿猴灵智不弱于人,却从未有任何记忆,见到猴群跪拜,只觉得很是有趣,欢快的抓耳挠腮。
“起来罢起来罢,你们是谁?我又是谁?”
猿猴族长连忙说道:“您是猴神,是我等供奉的神明!”
“猴神?”
猿猴挠了挠耳朵,说道:“这名字不好听,不若叫猴王,以后我就是猴群之王,你们都是我的部下!”
老猴闻言,激动的再次叩拜。
“拜见猴王。”
“拜见猴王……”
一声声欢呼,震动天穹。
自此之后,猴山四万八千猿猴,共尊猴王。
猴王领着麾下猿猴,纵横附近群山,今个驱虎,明日赶狼,逍遥自在好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