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崇禎帝朱由檢,雖說日夜操勞,堪稱勞模。
不過,他的性格存在缺陷。
剛愎自用、疑心病重。
動輒暴怒,殺的滿朝大臣是人頭滾滾,將肱骨大臣當成奸佞小人誤殺、濫殺、亂殺。
比如說,明末正史所記載的,鎮守大明邊疆。令建奴騎兵隻能繞關劫掠、而無法大軍突破山海關南下的明末戰神袁承煥,就是在崇禎帝誤信閹黨太監楊春、王成德的誣陷後,慘遭淩遲而死。
但,奇怪的是,目前朱慈炤輕言目睹太監楊春、王成德尚在宮廷效力,而袁承煥也隻是被罷黜聽用,並未被殺。
難道,是因為他朱慈炤的穿越,造成了蝴蝶效應,改變了曆史進程?
朱慈炤的思緒重點並未在袁承煥、楊春、王成德等人身上多加停留,而是繼續琢磨自家這位廢物點心父皇的生平性格。
雖說崇禎暴虐,疑心病重,但對子女還是不錯的。
否則,按照尋常帝王家的思路,朱由檢在七年後自掛煤山歪脖樹時,應該將大皇子朱慈烺、三皇子朱慈燦、四皇子朱慈炤以及長平公主給縊殺,而不是安排人員送他們出宮躲避兵禍。
若是當朝反駁自己這位便宜父王,大概率會被轟到封地去,而不會因此獲罪!
朱慈炤打定主意,做出副搖頭晃腦、有話要說的模樣……明末的北平凶險萬分,哪怕風險再大,他也要搏一把,讓朱由檢將自己趕到遼東去。
果然,崇禎帝注意到了四皇子朱慈炤的“小動作”。
“怎麽,老四你有什麽想法要補充的嗎?”
“你殺賊有功,無須這般拘謹。”
“有話直說!”
崇禎此時對朱慈炤是格外滿意的。
他甚至誤認為朱慈炤這是打算給自己幫腔, 證明加強海禁、抑製通商、退守關內的國策是正確英明神武的。
朱慈炤深呼口氣,從朝臣中邁步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