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燕王長孫,開局教朱棣起兵

第34章 留給大明的時間,不多了!

字體:16+-

朱瞻壑小小的身影,此刻似乎變得無比高大起來。

兩人並非不知道世上有這種學問,自春秋戰國的《墨經》開始,就有無數雜書在闡述這些。

但當朱瞻壑真正將這門學問整合起來,描述出它的前景,兩人才真正感受到其潛力!

朱棣喉嚨發幹,眼前無數道重影閃現,似乎又回到了在京城、朱元璋還活著的時候……

“你們要做對大明有用的藩王,而不是趴在老百姓頭上的吸血蟲!”

朱元璋對諸皇子的訓誡聲振聾發聵,猶在耳邊。

這一刻,朱棣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

眼下朱瞻壑說的這些,不就是成為一個有用藩王的路嗎?

讓更多百姓吃飽飯,還有比這更有用的嗎?

隻不過朱棣的誌向不僅限於此,他還有野心,要做個開疆拓土的皇帝。

道衍愣神了良久,也漸漸回過神來,神色複雜地說道:“見微便能知著,僅僅是一個礦篩,便能由此悟到學問,再由學問到實用的百姓民生……”

“長孫殿下,果真太祖皇帝選擇你,不是沒有原因的。”

他再次說出了這句話。

“若此學問能發展起來,日後殿下必將成為一代宗師,說不定能達到超越朱子,比肩孔孟的地步。”

“此話當真?我老朱家也能出這種人?”

朱棣聞言也回過神來,臉上滿是難以置信。

隻有成為顯學,被發揚光大,其創始人才會被奉為“聖人”。

但在當今的大多數人看來,什麽農具、礦篩,不過是些微末之道。

大多數人所承認的主流學問,還是孔孟之道,還是修身養性。

因為這些東西是上升的渠道,是科舉做官的渠道。

即便是朱棣也不得不承認,一種學問,必須要有人追捧,才會擴大影響力,才有被發揚光大的機會。

研究犁耙、礦篩的學問於科舉並無任何進益,連被追捧的基本條件都達不到,又如何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