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层。
五层。
六层。
杨戬停留的时间越来越多,翻看的书籍也越来越多,好些甚至是爱不释手,诸多之前自己没想明白的问题,修炼中隐晦不明之处,都从书中得到了答案。
登上第七层的时候。
相比较刚刚进入之时,杨戬身上的气息不在张扬,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的底气,也没有了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傲气,反而更加圆润如意,气息都隐匿起来,姿态平和。
然而杨戬眼眸深处有不可抑制的阴霾酝酿。
他的八九玄功。
有错漏。
并且有诸多限制,比如一直修炼八九玄功,他最终的成就也不过是大罗金仙,想要突破准圣根本不可能,更别说圣人了。
如果仅仅只是这也就罢了,他所修炼的八九玄功之中,最少有三个大漏洞,一旦掌握这三个漏洞,可以轻易将他置于死地。
他其实一直在告诉自己。
师尊玉鼎真人也不知道八九玄功的弊端,能入阐教门下,得到阐教八九玄功,已经是他功参造化,天大机缘了。
可是。
内心深处一直有声音在询问。
玉鼎真人真的不知道吗?
还是……故意如此?
故而刚刚登上七层的杨戬,并没有为自己从下面六层诸多书籍之中感悟到的数十个大小神通感觉到开心,反而心中烦躁。
收敛心神,杨戬打量起第七层,然后眉头一皱。
经历了下面六层,他已经确定了,这鸿蒙书院是他此生最大的机缘。
哪怕下面六层的书籍之中,没有展现出能与八九玄功相媲美的功法,但各种各样的道路,法则,以及那让人眼花缭乱的神通,他看了个够。
有个词叫触类旁通。
杨戬从这些功法,神通以及法则之中,感悟到很多东西。
而正是这些不起眼的感悟,正在夯实他的根基,让他根基稳固,刚刚突破到金仙的修为已经无比牢固。
更重要的是。
杨戬从这里面学习了不少人生经验。
让他认识到到了人心鬼蜮。
当然,也学习到了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比如。
昊天这个天帝,为什么要镇压自己的妹妹,他的亲娘云华公主。
而他,又为什么能平安长大。
甚至,成为阐教十二金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弟子。
如果没有昊天侄子这么一层身份,他杨戬,能拜师阐教吗?
这些疑惑在杨戬脑海中转动,并且隐隐有答案。
这第七层,和前面六层,有所不同。
最大的不同。
是七层的正中央,有一本偌大的银色书籍,散发出来的光芒,远超其余的书籍。
书本封面,有四个大字。
《封神演义》?
杨戬凑近,然后翻开了书页。
商朝。
纣王?
杨戬心中一动,他虽是在修炼,但也有关注人间皇朝。
这书中描述,是真是假?
当看到纣王在女娲庙所提诗词,杨戬冷哼一声。
这纣王真是不知死活,居然敢轻薄师叔,待得离开这书院,定然要给他一个惨烈的教训。
只是下一眼,他就愣住了。
书中内容,正是女娲施展招妖幡,吩咐轩辕坟三妖入商朝一事。
杨戬一脸严肃,已经不敢将这当成话本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