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魂扣

第七十六章 峨眉山妙因

字体:16+-

子夜时分,万里无云,一道白衣闪过,落在峨眉山的一片紫竹林里。这是峨眉山的后山,遥望对面就是峨眉的金顶所在,一座高约九丈的四面佛像矗立在金顶中央,这是一尊四面佛站立在九品莲台之上。四面佛沿金顶外围是一圈九九八十一尊小佛像,甚是壮观。这也是峨眉弟子寻常大多参禅所在。此刻,除了守夜弟子,并无他人。

叶寒烟站在紫竹林里,这里似有阵法运转,但不知为何自己轻易就走了进来。思索着该怎样见到妙因师太,才能不惊动众多峨眉弟子。在来时的路上他打听知晓了各种传言。自己已然成为了魔道眼中钉,欲擒之而后快。

在不远处的一座孤立的禅院傍崖而立,此刻一盏青灯印在窗纸上,一道清晰的人影在灯光中摇摆不定。修行参禅之人多喜清静,独居。叶寒烟猜测这禅院中人或许就是他要找的妙因师太也说不定。

他绕过金顶,尽量不去扰动守夜弟子,从禅院旁的悬崖外飞了上来,无声无息的落在了禅院门口。脚尖一点,冲着那一扇纸窗窜了过去,但他人在空中,尚未到达窗前,就见里面灯光忽然一暗,近在咫尺的窗户啪的一声打开,一道灰影闪电般冲出来。

叶寒烟反应也是极快,双掌前推,与那灰影对了一掌,叶寒烟心中一惊,好大的掌劲,只觉一道悠然而又浑厚的掌力冲入身体,但不知为何这股掌劲并不知为震伤他,在不知不觉间就消失殆尽,这是要多高的道行才能做到如此高明的掌控,收发自如这是修道高人成道的标示之一。

叶寒烟人在空中屈身一个翻滚,轻轻落在地上。定眼一瞧,只见一位仙风道骨、面容慈祥,柔中带刚的尼姑站在了窗前,手中一串佛珠在轻轻作响,整个人稳如泰山,身如紫竹般挺立,就算戴着僧帽,也挡不住这股美姿。

若不是这浑厚的功力,定以为是只有四五十岁,这使他想到了柔姨,貌美如花而又深不可测,直觉告诉自己,这面前的尼姑至少百年功力。

“施主,禅院有门为何不入?我峨眉紫竹林可是有阵法护卫,竟然未曾将施主困住,真乃青年才俊也。”尼姑点头说道。

叶寒烟讪讪一笑,正身拜了下。说道:“师太见谅,小子鲁莽了。在小子心中,门和窗户都是通道,选择而已,师太以佛门为门不也是如此。”

“哦”面前的师太将叶寒烟上下打量了一番,这才微微一笑,道:“施主说的不错,门只是一个通道,佛也只是心中所想。里面谈。”师太说完,叶寒烟就见一阵风刮过人就不见了,而在窗户上他又看见了一道灯下影。

这次他不敢再走窗户了,而是走到禅房门前,轻敲三声。里面传来声音,这才推门而入。但见这位师太坐在蒲团上,面前一盏青灯,青灯下一卷经文,手上一串佛珠。

“施主这次为何又要敲门而入?”师太问道。

“师太愿见小子,乃是在下荣幸,既入佛门,则应敬佛。所谓问佛声教,在下受益匪浅。”叶寒烟深深一拜。刚才在外面师太的话语中叶寒烟体会颇多,简单的一句话,他想到却是颇多。这禅院本来就是有门的,那就是说欢迎外人进入其中,佛纳百法,不应自寻烦恼。做任何事情都有门道,要循规蹈矩,你没有做好功课就不要乱来,这紫竹林中有阵法,就是告诉你,做事情要想到困难的,虽然叶寒烟无恙的走了出来。但并非时时都这般幸运,只有愚蠢之人才会那般想事情。

你本身光明正大,又有谁会阻挡你呢。虽然自己说门和窗户都只是通道,但那只是一个人的心中所想,也是一个人的佛性的体现,佛曰一切皆是虚幻,但实物又并非虚幻,只是看在人的眼里是怎么样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师太告诉他有时自己心中所想的并非就是正确的。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就是此意。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有时一个举动就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但这位师太并未怪罪他,还邀请他里面谈,这就是修佛者的胸襟,也是师太对待外物的态度。

师太微笑点头,宣一声佛号,说道:“施主悟性极佳,与我佛有缘,善哉。”

“师太莫非就是妙因大师。”叶寒烟问道。

“何以见得?”师太问道。

“在下在这峨眉山只见到此处禅院乃是单独依崖而立,师太道法高深乃是难得一见的高人,显是不喜被俗物打扰。师傅曾说过妙因师太喜参禅,悟佛法,修炼只是偶为之,但一身太妙经已然到了无上境界。刚那一掌掌劲浑厚,却是去意极快,犹如微风拂面,妙不可言。此等境界非师太莫属,在峨眉山中应无人出其右。”

“施主谬赞,一个只懂坐禅修佛的尼姑罢了。”妙因师太摇头说道。

“心清道叶寒烟拜见妙因师太”叶寒烟站起深深一拜。这是真心的不带一点杂念的。

“了然”妙因师太颔首道。又看了眼坐在对面的叶寒烟这才闭眼。合上经文,将手上佛珠退下,压在经文之上。

“想必姚师姐已将在下情况向师太做过阐述,在下这次也是无奈之举,还请师太慷慨解惑。”叶寒烟说道。

“可问”妙因师太点头说道。

“师太可否佛告知炼魂门总坛所在之地?”叶寒烟便将心中所想,问了出来。

“你要进炼魂门总坛,此等大凶之地?”妙因师太诧异的看着叶寒烟,显然这个问题她是没有想到的。

“在下也是无奈之举,还请师太成全。”面带苦涩的说道,但心里却是激动,显然妙因师太非常了解炼魂门。

“你不是道行之徒。”妙因师太看着叶寒烟,缓缓说道:“一身心清自然道极是纯净,魂法特异,带有镇压之势,依道行等人的资质是教不出你这样的弟子的。前日七彩瀑又传出消息,你将整个炼魂门分坛给挖了出来。善哉,善哉。”

“依你的身份及此等侠义行径,贫尼自当知无不言,但贫尼确实不知那所谓的炼魂门总坛所在。想必当今世间只有李木子等人知道。”叶寒烟一惊,但也明白像妙因师太这样的高人,能看出自己不是道行徒弟很正常,想必也是想到了什么,但并没有说出来;也就是说刚才他在试探妙因师太的时候,对方也已经将他的底子摸透了,否则自己不可能这般顺利。可后面的话却又让他大失所望,本以为在这里能有收获,可还是不能如愿。

“师太说的是,但李木子前辈神龙见首不见尾,就是道行掌门也不知道他老人家身在何处。所以在下权衡再三才来打搅师太您的。”

“不过……”妙因师太转念一想,说着却又打住了。

叶寒烟顿时一喜,事情来了转机,紧忙问道:“师太可是另有途径?”

“贫尼倒是想到一人”妙因师太思索着说道。

“是哪位前辈?”叶寒烟迫不及待的询问道。

“说了你也不知道,更见不到他。我倒是可以为你走上一趟,不过世间之事皆有因缘,要想我去问他,你要做好准备,他开口是有要求的。”

“前辈请说。”

“你将菱湖那株王莲的莲心取来,贫尼就为你走上一趟”

“这……这还请前辈指点一二”叶寒烟心里一突,这王莲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见到的,相传这么多年只有姚一真见了一次王莲本体,当下抱拳说道。可妙因师太却是闭眼不答,拿起经文上的佛珠念佛,当佛珠转动到第九颗时停在了那里,再也没动。

叶寒烟见妙因师太专心打坐念经,自己也不好再纠缠打扰。但见师太的动作,像是有所提示,这是要考验自己的悟性了。便站起对着妙因师太一拜,退了出去。

妙因师太看着叶寒烟背影消失,轻轻点头,便翻开经文,继续参悟。叶寒烟站在五行扇上,急速飞驰,他要尽快赶往菱湖。

此刻赏月亭形影单只,漆黑一片,别说这里没人,就连整个菱湖范围都没有人,因为叶寒烟等人将七彩瀑那边的炼魂门分坛剿灭,导致在菱山、万岭箐的修士均去那里看热闹了,就连花凝泪,姚一真他们都去了。

夜静无人,此时的是绝佳感受青莲意境的时候,但他是第一次来,未曾见过这菱湖面貌,何况这时湖面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只有点点荧光在空中闪烁,是无法参悟的。到底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还是接天莲叶无穷碧,那就不得而知了。在这四月刚过,五月初的里头,想必也是荷尖才露吧,叶寒烟心里想着。

初升的太阳从湖面里跃起,但像是被什么东西拽住了尾巴,只露出了半边笑脸。可就这样却更让人迫不及待的要欣赏这湖中美景了。

果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此时的荷叶已然舒展,期间一个个细身尖角,一只只如拳头立在水面上,茎上甚至在初日的晨光中中能看到点点金色,闪耀着生命的气息。叶寒烟想到一语:从来荷叶水中生,竟有金丝壁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