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一次刺客事件之后,红袍太监便与这大内侍卫统领搭上了线。
现在这大内侍卫统领已经被发展成只属于皇帝的暗中线人。
本来约定的是,若有任何事情,第二天通过秘密渠道联络。
可现在对方不怕暴露身份,直接跑过来,说明了事情的严重性。
“王统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可是要直接见圣上?”
红袍太监慎重起见还是多问了几句。
王统领站在原地,稍稍喘了几口气,他是后天八重,现在赶路赶到如此地步,足以见得急切。
“太庙之前出现了两具尸体,疑似海公公出手教训内贼!”
王统领此言一出,红袍太监当即变了颜色,他一把将王统领拽到了一边。
“这种事情可不能胡乱说!说错了,不止要杀你的头!”
红袍太监十分严肃。
王统领直接把事情说了。
“这件事情有大概二十几个大内侍卫看到了,而且那用剑气写成的大字就在太庙之前!就那尸体还热乎着呢!”
此事非同寻常。
红袍太监知道不能在隐瞒,只好拽着王统领一起上了太和殿。
二人走的侧门并没有惊动其他守门太监。
皇帝这几天借机要回了不少权力,这几天正在加重适应,所以也没有睡。
红袍太监将事情说了出来。
皇帝是何许人也,单凭此事以及从那两具死尸身上搜出的牌位便知道这事情针对的是谁。
他不怒反笑。
“那群蠢货!知道宫里有海公公在镇守,竟然还敢出手!着重查下去!给我连夜查出真凶!”
皇帝下了死命令,那红袍太监便知道事情严重性。
皇帝接着又手写了一份预令,红袍太监则搬过一边的玉玺,盖上了印。
“连夜彻查!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去吧!”
皇帝说完便是一红袍太监以及王统领一起退下。
太和殿中又只剩下皇帝一人。
他若有所思的看向了宫中的一个方向,那正是海公公之前闭死关的地方。
“公公,您出关了,为什么也不来看看我?”
皇帝尝试说了一声,然而空旷的大殿中并无人回应。
皇帝将此事暂且放下,又想起了宁才人差点被人栽赃陷害的事情。
“此事的所有受益者都必须要受到制裁!这一次我一定要他们出点血!”
皇帝握紧了拳头,重重垒在了桌子之上。
宫内又有内奸现身,整个皇宫振动。
从夜晚四更彻查到天明。
唯独没有受打扰的正是寒婉轩。
曹鼎回屋之后美美的睡了一觉,他早有预见。
皇帝绝对不会来打扰宁才人的安宁,此事大概会重重拿起,轻轻放下。
这是一个无眠的夜晚。
就连皇后的寝宫也遭到了搜查。
皇后十分愤怒。“为了那个贱人竟然如此羞辱我!此仇不报我誓不为皇后!”
皇后对于自家父亲的一些行动还是有所耳闻的。
她是真真正正的受益者。
但气恼的同时,皇后也开始对那位“海公公”产生了深深的忌惮。
“他怎么可能还活着!他怎么可能偏向那个贱人!”
皇后不敢再想,摔了几件珍贵宝物撒气。
然后她便秘密休书一封,令人送出宫外送到宫外的宰相府。
现在是有特殊的密语构成。
翻译过来只有短短的几行字。
“海公公在世,暂且放弃试探……”
这一夜,有无数人为“海公公”失眠。
而曹鼎却睡得越发香甜。
他发现,自己顶着“海公公”的名头行事非常方便。
完全可以震慑那些不知所谓的存在。
危机已经解除。
曹鼎念头通达,这一次竟然在睡梦中突破到了先天八重。
第二天清早。海公公再度出手的事情传到了寒婉轩。
皇帝在当天就已经下达命令,让宁才人无需再打扫太庙。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
这道政令并没有经过朝廷,皇帝认为也无需经过朝廷。
若有谁胆敢反对,那么他肯定就是心怀鬼胎勾结宫中作乱之人。
对方的阴谋被己方挫败,那么接下来就该皇帝强势出手。
朝堂之上。
宰相张山顶着一双黑眼圈,低头不敢直视堂前。
也幸亏他与宫中的内应从来都是单方面联络。
否则的话,真有可能被人把火烧烧到自己家中。
而当日的密谋者们知道事情败露也都十分虚心。
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半天没有说话。
半晌之后才突然大声吼道。“昨夜!”
有几个大臣身体一颤,差点失去了身体平衡。
皇帝十分满意,借着众人心虚又追加了几个条款加强皇室的权力。
无人敢挡。
皇帝哈哈一笑。“海公公已经出了死关,修为更胜一筹,已经超越了宗师!”
“超越宗师”这四个字将有些大臣牢牢压住。
皇帝便不再为难这些人,若是压制的太狠,怕他们会反弹。
今日的朝廷,输家是这些大臣。
临下朝之际,皇帝才宣布。
“寒婉轩的宁才人打扫太庙有功,故召集寒婉轩全体人员来到太和殿受赏!”
无人敢反驳,众人只称赞皇帝英名。
也没有人提及那死在太庙之前的管事太监。
在这样的称赞之中,皇帝命令退朝。
皇帝下令封赏的事情传到了寒婉轩。
小林子十分兴奋。
虽然不是在金銮殿这等正当场所中受赏。
但是太和殿乃是皇帝的寝宫,众人能到那里,说明皇帝对他们很器重信任。
曹鼎也心生期待。
他之前一直没有资格去往太和殿,现如今正好借机会签到。
不过曹鼎也注意到。自己现在已经彻彻底底被宁才人这个标签绑定。
曹鼎想要低调的愿望,已经一去不复返。
因为不是太正式的封赏,所以皇帝便在太和殿中摆下宴席,让众人前去。
人族的所有事情,大体都能和两样东西扯上联系,一种是吃,另一种是喝。
之前经过皇帝的专门划拨,所以寒婉轩的人员也已经到达了二十人。
这是一个少的可怜的数字。
曹鼎和几个太监一同坐一桌。
而宁才人以及一双儿女,则单独坐一桌。
皇帝坐在最上首。
这是遵循“礼”。
曹鼎正襟危坐,打开系统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