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朝九晚五

第三十四章:朝堂之上的暗流

字體:16+-

一言既出,滿座皆驚。

相比於“滅菌蘭”和“燧火槍”這種神妙的東西,改進煉鐵之術,自然更容易被三位國公理解。

他們直接想到,若大唐軍將士能手持更加精良的武器,麵對突厥人的時候必將擁有更強的裝備優勢。

大唐軍百戰之餘,又有更加精良的兵器,配合著李靖將軍的神妙指揮,真的有可能在絕對兵力劣勢之下,大破突厥。

隻是……

“賢侄,煉鐵之術可是從祖輩開始代代傳下來的,可不會突然從地裏長出來什麽好鐵好鋼,你真的有把握將之改進?”

這段時間韓東時稱得上立功無數,讓陛下與朝廷都刮目相看,但也有許多人認為他隻是“運氣好”。

作物長於何方,那都是由老天爺決定的,韓東時不過是發現了它們然後進獻於朝廷罷了,他何能之有?

至於他在藍田推行的防範疫情的種種策略,雖然也被陛下欣賞,朝廷派人學習,但現在還沒有在其他州縣驗證過,還不能算作是韓東時的功勞。

假如韓東時不是運氣好發現了土豆、滅菌蘭等作物,那現在他依然是個籍籍無名的小縣令而已。

“在下既然宣之於口,當然有絕對的把握。現在我大唐不但要抵禦突厥,還要顧及各方麵的民生,百姓戶數有限,能用來打鐵煉鋼的能有多少?”

“若用某之方法,必定可以大幅減少作坊人數,而且還能保證質量大量產出精鋼,以供軍需以及農耕之用。”

韓東時到底是做了一段時間的縣令,知道這個時代的鋼鐵並不僅僅是用來打造兵器,更重要的用途其實是製造各種農具,而且消耗量遠大於兵器鎧甲的製造。

秦瓊激動地直接站起身來。

“若賢侄真的把握,那此事必當報知於朝廷!”

秦瓊連語氣都變了,對韓東時的稱呼也直接轉變為“賢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