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風

第41章 標準的鐵娘子

字體:16+-

隴佑,印刷廠。

處在去往隴佑縣城的同一條道路上。

想當年,在杜婉玲幫助下,李秀蘭初來印刷廠當臨時工的時候,這段路簡直就不能稱得上是路。

那個時候,在戈壁灘上建一條奢侈的柏油馬路實在是劃不來的。一方麵有限的資源要優先投入到水利農耕上,一方麵“要想富先修路”在廣袤的戈壁灘上就是個笑話。

在護沙林沒規模性的建成之前,一條再寬敞的道路也會被沒完沒了的沙塵暴瞬間掩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人們是不會傻乎乎地去做的。

所以唯一的一條路,隻有簡單的被車來車往碾壓,自然形成的石子路。在這種路上行駛,就算是最牢固耐用的解放大卡,除了尾巴根子後麵會揚起一連串漫天的塵土外,上下顛簸的力度能把人的五髒六腑全都從腹腔裏抖落出來。

而那時候的印刷廠門,雖說掛著國營廠的鮮亮牌牌,實際上也寒酸的夠嗆。

大門口,隻有一塊用白木板做成的門匾,上書寫著“紅星印刷廠”幾個楷體字樣,算是個標識所在。五六米寬的廠門也就堪堪同時開進兩輛卡車的樣子。

廠門窄了些是有好處的,這樣一來做門的板材就節省了不少。可別想著用什麽鑄鐵來做大門,五六十年代,團場裏的鍬鎬犁耙都缺鐵呢,那時候誰還會奢侈地用鐵來做這些門麵功夫。

門雖小,可廠區的麵積卻是占地很大,戈壁灘嘛,土地是最不值錢的東西了。一排排平房整齊排列著,這讓初次見識的李秀蘭激動不已。

哇!這就是工廠啊,那可比自家的村落都大了許多,要能在這裏上班那該是多麽令人羨慕的一件事啊。

一旦有了工作,就能像城裏人一樣的上班下班,拿著妥妥的工資,脫離了麵朝黃土背朝天卻食不果腹尷尬境地,也許就預示著無窮盡的貧寒黑夜裏終於迎來一絲溫飽希望的曙光,這對於窘困了不知道多少代的老李家來說,絕對算是個劃時代的轉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