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追凶(全3册)

楔子

字体:16+-

刚下过雨的老城区,空气湿漉漉的。

“刺啦——”火柴燃起,火光迅速被吹灭。

王伯慢条斯理地点着了一支香烟,白色的烟雾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他懒懒地吸了一口,辛辣的烟味就犹如久别的老朋友一般,让这个已是花甲之年的老头儿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他把烟圈随意地含在口中玩味着,深呼一口气,然后得意地看着那吐出的烟圈在夜空中飞舞。

他喜欢这样悠闲自在的日子。

远处,巷子的尽头传来了一两声狗吠。老头儿伸了个懒腰,蹲在门前屋檐下,嘴里叼着香烟,双臂随意搭在膝盖上,惬意地看着香烟缓缓燃尽,烟灰因夜风的飘动而四处翻飞。

王伯抽了大半辈子的烟,他的生活中不能没有香烟。虽然日子过得并不富裕,每次上巷子口的菜市场买菜,为了几毛钱的差价还会和对方争个面红耳赤,但是回头在便利店里买烟的时候,王伯却豪气得很。脾气温顺的老伴儿为了这事和他吵过不知多少次了,甚至拿着医院的体检单对他下了最后通牒,却总是收效甚微。

于是,每晚临睡前,王伯还是会蹲在门前的屋檐下,一边抽烟,一边眯缝着双眼看着眼前昏暗的街面。这个习惯,雷打不动。

王伯的家并不大,虽然处于市中心,但属于老式的平房区。周围的建筑几乎都是木头做的老屋,一户紧挨着一户,老旧的电线在房屋之间纵横交错,犹如一张毫无规则的蜘蛛网,牢牢地覆盖在这昏暗低矮的平房区上空,最矮的地方,行人一伸手就能触碰到电线。

最近,因为城市改建,平房区里的住户越来越少,大多都已经搬走,很多房屋就空置着。尽管如此,依旧有一些像王伯这样的老年人,因为贪图出入方便,而不顾周围的环境,选择在这里继续居住下去。

老头儿很固执,人老了,也就不想再做任何改变了。

淡黄色的555牌老座钟发出了“滴答滴答”有节奏的声响,除此之外,屋子里静悄悄的,屋外不知何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老伴儿蜷缩在沙发里昏昏欲睡,编织了一半的毛衣被随意地搭在沙发扶手上。

突然,老伴儿被惊醒了,还没等她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屋外就传来了王伯的惊叫声:“着火啦!快来救火啊!”

这可开不得玩笑,周围都是木头房子,要是一把火烧起来的话,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听到这声音后,老伴儿急了,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头儿的安危。刚站起身,王伯就推门跑了进来,也顾不得在门边换鞋了,一把抓起窗台上的电话,颤抖着双手,拨通了火警电话:

“我这是老鸭塘37号,快来吧,我对面的房子着火了……没错,着火了,我都看见冒烟了……被困人员?我哪里知道……”老头急得冲着话筒直嚷嚷。

“真的着火了?”等王伯把电话挂上后,老伴儿在一边怯怯地问了句。

老头儿一瞪眼:“这玩笑能乱开吗?”

窗外,隔着一条街,对面平房紧闭着的木门底下,冒出的浓烟越来越多,隐约已经看见火苗四处乱窜……

十多分钟后,消防局的车辆终于出现在了巷子口。可是,因为巷子空间过于狭窄,说是街面,其实仅能容两人并排通过。所以当火势终于控制住时,整座老屋已被烧得几乎只剩下空架子了。歪歪扭扭的横梁就像一个垂死挣扎的老人,左右摇摆着,最后,因为不堪重负而轰然倒地。

警戒线外,被疏散的王伯一脸沮丧地瞅着身边的老伴儿,虽然自家的老屋没有因为火势的蔓延而遭殃,但总是感到惴惴不安。“家里是万万不能住了,要不咱们今晚去女儿家吧?”老太太小心翼翼地嘀咕了一句。

正在这时,一个略微年长的消防员在和身边两个同事低语几句后,就向王伯站着的地方走了过来。他左手拿着笔记本,右手抓着一支圆珠笔,一脸严肃地对王伯说:“老人家,请问,这个报警电话是你打的吗?”

老头儿茫然,随即点头。他记得很清楚,刚才自己已经告诉了一个消防员说那个报警电话是自己打的。

“那你发现起火的时候,有看到对面屋子里还有被困人员吗?”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老头儿摇摇头,开始感到莫名的烦躁。

“那着火的这家以前是做什么用的?是住家吗?”年长的消防员不停地做着笔录。

“不是住宅,是仓库!”这一点,老太太是最清楚的,“我和那房东很熟,是麻将搭子(泛指经常在一起打麻将的人)。上回在巷子口的棋牌馆打麻将的时候,她说起过,这两间老屋租给了一个外地人当仓库了,每个月房租都有一千来块,对方还一口气付了一年的房租呢……”

年长的消防员似乎对这老屋多少钱租金并不感兴趣。他刚要开口问下一个问题,同样穿着消防员制服的另一个同伴一溜小跑来到他跟前,凑到耳边低语了几句后,他的脸色顿时变了。他点头示意,便不再搭理面前的王伯和他老伴儿。随即一边向后走,一边用抓着圆珠笔的右手迅速打开了肩头的步话机,对总台呼叫了起来:“总机,总机,我是03号,代码22,请立刻通知公安局。”

王伯和老伴儿当然不明白这个所谓的“代码22”是什么意思,直到本就拥挤不堪的火灾现场又出现了好几个穿着制服的警察的时候,他们这才意识到肯定是出大事儿了。

代码22,意思很简单——火灾现场发现了尸体,并且死因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