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河山一寸血(全5冊)

第六章 後時代

字體:16+-

西安事變的結局,卻讓一直在旁觀望的日本人大跌眼鏡。

中國不僅沒有走向內亂,反而還在抗戰的旗幟下,高度聚合了人心,諸侯們紛紛從反蔣變成了擁蔣,就連以往不共戴天的國共兩黨也奇跡般地站到了一塊。

與此同時,由於綏遠抗戰的勝利,南京政府在對日政策上更趨強硬,連一貫低調的汪精衛都喊出了“恢複失地,還我河山”的口號。

在綏遠抗戰結束之後,日本在內蒙已經一敗塗地,他們把所有精力和著眼點都集中到了華北。

有句話叫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華北也像綏遠那樣,團結一心,勵精圖治,日本人的“華北工作”恐怕又得像“內蒙工作”那樣無功而返了。

可惜這時的29軍高層已經進入了後蕭振瀛時代,雞蛋上不是無縫,而是縫很大,越來越大,這就讓人家從中找到了空子。

之所以會發展到這個地步,緣於在29軍內部,宋張之爭又再次爆發。

引火燒身

長城抗戰結束後,宋哲元和張自忠所熱衷的,都不再是領兵打仗,而是所謂的戰而優則仕。

宋哲元公開場合幾乎再也不穿軍裝,出場的標準裝扮是瓜皮小帽配長袍馬褂,常給人以不倫不類的印象。

“主公”如此,昔日武將們亦群起仿效,紛紛扔下大刀,戴起小帽。其實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對於何為仕途,在仕途之上應該幹些什麽,都不甚了了,乃至“見識常若頑童”,而他們本能的想法也是前麵打了天下流了血,後麵得安享富貴做大官。

當時一位在北平居住的日本醫生感歎說,宋哲元的政委會一落地,華北就又進入了武人當政的北洋時代。

古語有謂沐猴而冠,代不乏其人。

宋哲元、張自忠這些人,若在戰場之上,都是一把好手,搞政治,卻沒有一個夠格的。

不過兩人還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