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劉燁停車了。
他爬上一個山峁處坐在草叢上,扔給鄭水生一支雲煙,笑道:“鄭書記,你看出什麽名堂了嗎?”
鄭水生腦殼生鏽,茫茫地搖了搖頭。劉燁意識到這個時代的農村幹部根本沒有創辦工業園區的理念。
所以,他采取了實地走訪的形式,讓鄭水生隨自己走一圈,想走得他腦子開竅。
鄭水生是真的不清楚。完全不知道劉燁想幹啥。
劉燁也很清楚,如果不用事實說話,他根本就沒有發展工業這種意識。
劉燁笑道:“這條省道是通往省城的,也是通我們的市區的。在我的印象中,應該是交通最為便利的一條省級公路。”
“對啊。這和我們楓林鎮有什麽關係?”
“我們年年種樹不見樹,但如果政府能規劃一下,把兩邊山頭推平,創辦工業園區,吸引民間資金進園辦廠,它所創造出來的效率,就不是幾株樹所能比的。”
鄭水生聽傻了。四十公裏長的公路兩側,全部推開需要多少錢?這錢從哪來?
劉燁繼續說道:“鄭書記,你完全不用擔心錢從哪裏來。我們可以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用十年時間,使省道兩側全都變成工廠,想實現稅收十個億,根本就不是一件難事。”
鄭水生問:“需要10年?”
劉燁:“我們爭取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是可以的。隻要路子走對了,楓林鎮一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鄭水生:“可是這麽多的丘陵要夷為平地,需要多少錢?”
劉燁:“這就需要先做好規劃,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據我所知,永豐、永樂、萬安、坑口等好幾個村都有做小五金的傳統,我們把小五金引到省道旁邊落戶,漸漸地,這條公路就會因為小五金而漸成氣候,當然,也不排斥引進別的產業。經過若幹年的發展,這裏不就是工業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