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见此,先是惊了一下,但随后恍然大悟。
欣欣说道:“可是,嘤嘤嘤,她一介凡人,这么高摔下去,那不得粉身碎骨了啊?”
王兆说道:“所以她变成鬼了啊,然后就去找这位徐老板报仇去了。”
欣欣听到王兆的解说,立马拍手鼓掌,“徐少爷不愧是徐少爷,真是太聪明了!”
其实点灯楼的外面有层结界,那是防止鬼奴(被卖到点灯楼的鬼就叫做鬼奴)跳楼逃跑的,但是却没有防人的东西,一来是点灯楼的人本来就少得可怜,二来是他们实在没想到有谁会想不开从这里跳下去。
姥姥即刻叫道:“崔无求。”
叫声一起,空气中忽然多出一只鬼来,全身冒着蓝色的气息。
只见他的左手提着一只灯笼,右手拿着一把铁链拴住的钩锁。
在那一刹那,王兆感觉到他强大的气场,这个崔无求少说也有百年的修为。
“去,将这个赵氏给我抓回来。”
“是。”
在姥姥的声令下,蓝色的鬼当即又消失了。
这个叫崔无求的,便是点灯楼的“点灯人”,也是点灯楼的“无常”。
但凡捉鬼抓妖的差事,全部由他负责,任何逃跑了的鬼奴,他都能抓回来。
崔无求走后,姥姥又对着徐大同说道:“这件事说来是我点灯楼处理不当,你且回去吧,等我们把人给捉回来,权当今日的事情没发生过,知道了吗?”
徐大同连忙跪下来,“感谢姥姥救命之恩!”
姥姥不再理他,转过身准备离开,却见徐大同又说道:“还有一件事,我......我还要求姥姥。”
姥姥不耐烦道,“还有什么事情?”
徐大同说道:“我还要跟点灯楼做一笔买卖。”
姥姥说道:“你知道点灯楼的规矩的,不做回头客,你不清楚吗?”
徐大同突然又朝着姥姥磕了一个头,说道:“求姥姥开恩!”
姥姥连忙躲开,“徐老板,你这头姥姥我可承受不起啊。”
徐大同突然又朝着姥姥磕了一个头,说道:“求姥姥开恩!”
姥姥连忙躲开,“徐老板,你这头姥姥我可承受不起啊。”
徐大同哭求道:“求姥姥开恩,再答应跟我徐某做一次买卖,我保证以后再也不来打扰您了。”
姥姥看他哭得可怜,想了想说道:“行吧,你妻儿的事是我们疏忽了,我就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先说说是什么买卖,我再决定要不要和你做。”
徐大同一听,如同得救了一般,连忙称谢,“姥姥这件事......”
徐大同像是有些难以启齿,犹豫了下该怎么说,这才又出言道,“大同我啊,最近犯了点事儿,希望姥姥能再保我一次平安。”
姥姥说道:“怎么?你又惹了哪路子的仇家?”
徐大同说道:“不是,我这算不上惹什么仇家,但是真要说起来,也惹了不少人。”
“咋回事,你且说来。”
“不瞒姥姥,我是犯了点儿牢事......您看能不能......”
姥姥“哼”了一声说道:“原来是要吃牢饭啊,这种事情,我们点灯楼管不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徐大同一下子就急了,“姥姥啊,有事好商量,这筹码您开,您一定要救我呀。”
姥姥很直接地摇头,对着一旁的无头女尸白衣来说道:“送客。”
一听姥姥逐客,白衣来当即跳了过来,抓起徐大同的衣领就往点灯楼的门外拖。
徐大同被白衣来提着,但仍不肯罢休,拼了命地叫着,“姥姥救我啊,只要您答应我什么都可以,我现在的妻子也可以当给你......要是不够,我家老母老父兄弟姐妹,我......我还可以再添......”
“求姥姥开恩啊......”
徐大同的声音渐渐地埋没在黑暗之中。
姥姥很是果决,这次是如何也不答应了。
王兆在一旁吃瓜,心里直呼牛逼,他在点灯楼呆了三年了,什么样的妖魔鬼怪没见过,这徐大同有过之而无不及。
事后王兆打趣似地去跟鬼婆套近乎,问她为什么不做徐大同这笔买卖,按理来说,越是贪得无厌的人,点灯楼越是欢迎。
姥姥也不瞒着他,说道:“你可知这徐大同犯的是什么牢事儿?”
王兆摇了摇头问道:“是什么事儿?难道姥姥事先早就打探清楚了?”
姥姥说道:“点灯楼的每一笔买卖都会跟进,尤其向徐大同这种客户,他想要什么我们都必须一清二楚,当场问他不过是装装样子。”
王兆说道:“那他是犯了什么事儿?”
姥姥说道:“这个徐大同自私自利,是个十足的奸商,你猜他水泥厂当初为什么险些倒闭?”
王兆猜道:“莫不是水泥造假?”
姥姥说道:“还是你聪明,他为了节省成本,在水泥里掺东西。”
“后来啊,他跑到点灯楼来做买卖,我们无非是帮他打通了官道。可惜这厮变本加厉,成天只知道坐酒局,花天酒地,最后工程坍塌,闹了不少人命,他这牢饭算是端定了。”
王兆感叹道:“他这可真是惹了不少人啊,这些人怕是成了鬼都要来找他算账。”
姥姥说道:“我点灯楼要保他,那是相当的容易,只是咱们做的是鬼的生意,可不能为了一单得罪了别的客户,不值当。”
王兆点了点头,赞道:“姥姥不愧是点灯楼大掌柜,就是有远见。”
他在这里的三年可没有白呆,已经学会了如何向这里的鬼拍马屁,同时已觉得这里的鬼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有利益,谁都可以做朋友。
姥姥笑道:“能得徐少爷的夸奖,姥姥真是三生有幸呐。”
王兆以为这件事就这么完了,但是没过几天,他又得知了另一件事。
这天晚上,他一如既往前往账房的修改账本,没想到正改着的时候房外响起了脚步声,有人前来。
王兆赶紧收拾好账本,然后躲在书柜之后。
没多久就见了几个“人”端着烛灯走进了账房,王兆正是纳闷,谁又会在这个时间段来这里?
正是疑问的时候,透过烛光刚好瞧清了几人的脸,分别是姥姥、候伯、欣欣和白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