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荣给赵河写了好几封信,又亲自来明渊府上去找他。
可赵河是铁了心不与他同去太子府。
太子近些日子忙得不可开交。
越是到太后寿辰的日子,事情越是多。
他只叫人暗中打探了一下萧何岩府中的动静。
知道他把苏家兄妹关了起来,并没有进行审问,不知是想要做什么。
太子已经没空去想这些事。
一直到了太后寿宴这一日,明渊收到了冯太后的请柬,也跟着进入宫中。
他还是头一次进宫,忍不住左右看看。
这皇宫之中也没什么特别的。
这样看过去,甚至不如那臭老道的居所。
就在此时,明渊突然听到旁边有人叫他。
转头一看,竟是三皇子和齐安侯走了过来。
三皇子近些日子被齐安侯带到白山寺中,为太后抄写佛经。
不过几日未见,竟感觉他身上的气息沉稳了很多。
“没想到太后给你送了请柬,这还是你第一次进宫吧,不如我们同行。”
明渊点点头。
齐安侯本来走在一旁,似是不经意间问道。
“我听闻前些日子相爷已向皇上请求要告老还乡,明公子听说这件事了吗?”
明渊略微惊讶。
“竟有这样的事。”
齐安侯知道那日朱永安与明渊在湖中亭见了一面。
只不过两人的谈话十分隐蔽,他并不知道两人说了什么。
但他知道,自那之后,朱永安便一直撺掇太子杀了此人。
他十分好奇朱永安为何要这么做。
要知道那朱永安可是两朝元老,有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镇定。
他越是慌张要杀人,越说明这明渊有奇怪之处。
“听闻相爷曾与明公子见过一面,相谈甚欢,我以为明公子会知道。”
明渊只是摇摇头。
“说起来,相爷那日是怀疑童谣之事与我有关系,我只是澄清误会而已。”
他直接点名童谣之事,齐安侯目光一闪,不再说话。
三皇子在一旁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永远都不知道舅父心里想什么。
很快,几人到达寿宴。
太子远远见到这几人共同前来,心中了然。
“三弟,还是你有眼光,竟与乡野村夫称兄道弟。”
三皇子皱眉。
齐安侯却是神色不动,静静站在一旁,仿佛看戏一般。
赵河一眼便看到太子身旁红光满面的李道光。
他心中暗恨。
这厮原来只能在太子府中出入,如今竟然能随太子来参加寿宴。
李道光也察觉到赵河的目光,眼中露出得意。
看着赵河快要控制不住表情,明渊急忙按住他的肩膀。
“我们先进去。”
太子却伸手拦住他们。
他看向赵河。
“赵大人,沈大人还在前厅找你呢,他是你的岳丈,你可莫要让长辈担心。”
赵河冷哼一声,皮笑肉不笑的回答。
“太子放心,这是我的家事,我定不会让岳丈担心。”
明渊都走了,三皇子也不便说什么,直接来到自己的座位处。
太子讨了个没趣,哼了哼。
“叫你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吗?”
李道光立刻恭敬回答。
“都准备好了。”
很快,寿宴开始,太后和一个穿着皇袍,神色威严的中年男人一起走进来。
明渊看见那人,目光一沉。
这位想必就是当今皇上苏彦君。
也就是他的生父。
他长到这么大,一直都知道此人,却还是头一次见到生父。
果真就如他想象中的一样,看着道貌岸然,实则品德败坏。
苏彦君似有所感,转头看了过去。
只见一年轻人这目光平静的盯着自己。
他心中一动,莫名觉得这年轻人气势道足,看着也有些眼熟。
不过瞬间,他就知道眼前年轻人是谁。
这大概就是在京都内惹出不少事的明渊。
开始不过是给靖王治了个病,谁知竟一发不可收拾,竟然一路坐到了宫宴之上。
不过,看这青年目光平平。
他有些惊奇,这人第一次面圣,却毫不紧张。
他收回目光,与太后一起来到主座之上。
冯太后因太子之事,这几日一直郁郁寡欢,心情沉重。
便是在寿宴之上也提不起什么兴致。
她强打起精神,摆了摆手。
“大家不用行礼了,都坐下吧。”
随后便是来参加寿宴的众人献礼阶段。
明渊送的礼物中规中矩,是一对玉虎镇纸。
这些人中,怕是只有三皇子的礼物最为用心。
三皇子在白山寺闭关多日,亲自抄写了整整一套佛经。
冯太后拿过来一看,很是满意。
皇上坐在一旁,见状点了点头。
“老三用心了。”
三皇子心中大喜,但脸上还是谦虚着摇了摇头。
“这不过是孩儿的一片孝心,只盼望太后能心情愉悦一二即可。”
这话说的妥帖,太后直接挥手给了三皇子赏赐。
三皇子回到座位之上,忍不住看了一眼舅父齐安侯。
果然,齐安侯的这个主意很妙。
太子童谣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就算皇上有心定案,也会在心中猜疑三皇子与此事有关。
所以齐安侯当机立断,让三皇子去白山寺,近期不要回到京都。
一来可以躲过近期的事端,二来也可以表示一下自己的孝心。
看来结果正如他们预料中的一样。
太子见到三皇子被表扬,心中不甘,突然站了出来。
“太后,我也有一礼物要送给您。”
太后见到他,先在心中叹了口气。
本来还在气他做出那种事情来,恨他不争气。
可太后心中知道寿宴过后,太子之位怕不保了。
此时见他这副意气风发的样子,心中已经开始心疼起来。
语气先柔和了下来。
“你已经为我筹备寿宴,做的很好,不必送什么礼物了。”
太子朗声说道。
“筹备寿宴只是孙儿应尽的义务,但为太后准备礼物却是孙儿的孝心。”
说着,他给李道光使了个眼色,李道光立刻招呼守在柱子边的侍卫。
众侍卫领命,伸手拽住盖住柱子的红布。
众人这才发现,原来寿厅中八根柱子均用红布盖着。
大家一眼看过去,只以为这是红色的柱子,并没有在意。
却见众侍卫突然一起将柱子上红布拽掉,顿时现出柱子原身。
众人均是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