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鸿誉将段玉楼的罪责都推成自己管教不严。
便是皇上见了,也不能说些什么。
萧老将军冷笑两声。
“段先生的确管教不严。”
他被皇上封为特使,只是为查公主府遇刺一案。
如今案件变成段玉楼一人所为。
此人又已经畏罪自杀,看起来的确没有他什么事了。
可老将军又不想这样离开。
明渊帮他解了围。
“此事看起来像是段公子一人所为,但他必有同伙。”
“写告密信之人知晓段公子这般秘密,看起来应当就是他的同伙。”
“只有将此案彻底查清楚,老将军才好回去向皇上复命。”
萧老将军立刻点头,赞同明渊的话。
“的确如此,事情还没有查清楚,我们还不知写告密信的人是谁。”
段鸿誉深吸一口气,侧眼看了一眼明渊。
“好,我也想知道这个背后出卖我侄子的人是谁,还望老将军调查清楚。”
说着,便被人推着离开。
他回去之后,一想起今天侄子的惨状,就忍不住怒火。
“来人呐,把杨明航和韩争锦都给我带来。”
两人被带来时,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毕竟此时段玉楼的死讯并没有传出去。
不过听说是段鸿誉找他们,两人都不免心存希望。
莫非是他要重用二人?
当然,杨明航的心中还是有些忐忑。
毕竟他刚刚又寄去了一封告密信。
然后就在段府门口看见了韩争锦。
两人看见对方,都觉得些许晦气。
段鸿誉看着跪在底下的两人。
“你二人一直跟在我侄子身边吗?”
两人争抢着回答,纷纷表达对段玉楼的忠心。
段鸿誉揉着额头,眼睛紧紧盯着跪着的两人。
“那究竟是你们谁写的告密信?”
听闻此话,韩争锦有些疑惑。
他知道段公子因为告密信被抓进去的事情。
但并不知道信上具体是什么内容。
也没想到段二爷会这样问他。
“回二爷,那封告密信不是我写的。”
他这边坦坦****,杨明航那边却受到不小惊吓。
幸好他在来之前,师爷已经与他预设过,段二爷必会怀疑他。
所以两人在府中已经想好了对策。
他装作无辜的样子。
“二爷,什么告密信?”
“我听闻段公子被抓了起来,这几日吓得夜不能寐,不知道什么告密信。”
段鸿誉看着这两人的反应,微微闭上眼睛。
“你们当真不知道?”
两人立刻发誓自己不知道。
韩争锦对告密信之事了解一二,也知道段玉楼的秘密没几人知道。
直接指着杨明航说道。
“定然是你写的告密信。”
“上次你来府中拜见二爷,被赶了出去,心怀怨恨,故意写信告发段公子。”
杨明航却大呼冤枉。
“我根本不知告密信的事,段公子允我知府之位,感激还来不及,怎会怨恨?”
“再说了,若我害了段公子,何人还能帮我登上知府之位?”
这样一说,他的确没有害段玉楼的动机。
毕竟他并不是世家,毫无根基,完全凭借着段玉楼的提拔。
若是此人不在了,他才真的成为了无根的浮木。
可韩争锦却冷笑着说道。
“定然是你知道段公子想自己当知府,让我当通判,所以才会这么做。”
杨明航却是瞪大了眼睛,仿佛第一次听说这件事一样。
“什么?段公子竟想撕毁对我的承诺,不可能,定然是你污蔑他。”
两人就此争论起来。
段鸿誉被他们吵得头疼,大喝一声。
“住口。”
他揉了揉太阳穴。
“你们都回去吧,我自会查清此事。”
等两人都走后,身旁的管家才敢走上前。
“二爷可能看出这两人究竟谁写的告密信?”
段鸿誉仔细回想了一下。
刚才二人的表情都是惊讶,似乎并不知晓告密信的事。
不过想来也是。
写告密信那人定然已经预设到了会被这样盘问,所以已经准备好了。
段鸿誉刚失去侄子,心中不耐烦,也没有要分辨两人的想法。
“这两人都知道太多了,哪个都不留。”
管家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领命退下。
刚离去的韩争锦和杨明航两人还不知道段鸿誉对他们起了杀心。
韩争锦虽然察觉到了异常。
但心中却想着,写告密信之人一定是杨明航。
只要等段公子出来,定能查清此事,到那时就能还他清白。
而杨明航却是沾沾自喜。
他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唬住了段二爷。
正想要回府和师爷好好庆祝一番,感谢师爷给他出的妙计。
未曾想到回府之后,师爷却不见了。
他立刻叫人去师爷房间寻找。
可回来的奴仆却禀告称,师爷的房间已经空了,什么都没有留下。
甚至府库里面还丢失了大部分的金银珠宝。
杨明航像是被当头打了一棒,一时回不过神来。
师爷怎会突然消失?
他都跟在他身边那么久了,眼看着他就要登上知府之位。
杨明航之前可是许给师爷通判的位置。
可眼下他怎会不见了?
他根本不敢想像师爷会背叛他。
甚至还在心中设想,莫非是公主府的人将师爷抓起来了?
只是他还来不及细想,便见房门被大力冲开,一个蒙面之人冲了进来。
杨明航瞪大眼睛,还来不及惊呼,人就晕过去了。
蒙面之人将他吊到房梁之上,随后离开。
另一边的韩争锦也是如此。
他回到府中,本想算一下今日的账,却总觉得心中不踏实。
他干脆站起身,打算去段府一趟。
再去找二爷解释一番,他真的不是写告密信之人。
谁知刚打开门,只见眼前一黑,他也晕了过去。
第二天,萧老将军便得知了韩争锦和杨明航两人畏罪自杀的消息。
据说韩争锦和杨明航的书房中各留下了一封遗书。
杨明航的遗书上面写着,是他伙同段玉楼刺杀公主,又是他写的告密信。
如今,见段玉楼已死,他自觉罪孽深重,于是也自杀了。
韩争锦遗书上的内容则是感念与段公子情如兄弟,所以追随而去。
明渊听罢,只是笑笑。
看来这段鸿誉是真的着急了,都不想细查写告密信之人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