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皇婿

第六十一章 拉拢赵河

字体:16+-

赵河感动不已。

没想到明渊深明大义,并不怪他。

当下便招呼他们到自己府上去喝酒。

明渊也不拒绝,几人来到都尉府上。

阿然刚见识过富足豪华的齐王宫,本以为都尉府不会怎样。

可谁知,这位赵大人的府邸奢华程度丝毫不比齐王宫差。

阿然惊讶的张大嘴巴。

“你这府邸好生阔气,哪里都是亮晶晶的。”

赵河谦虚的说道:“并不是什么值钱的摆件。”

“阿然姑娘喜欢什么,可直接拿走,就当是我冒犯你们的赔罪。”

他看着明渊:“明公子以后有需赵某帮忙的地方,赵某定然义不容辞。”

明渊拱手:“赵大人都这么说了,那我就记下了。”

席间,明渊重重叹了口气。

赵河急忙询问他怎么了。

“明某一生光明磊落,竟不知为何会被诬陷成敌国奸细。”

提起这件事,赵河重重捶了一下桌子。

“明兄,我知道此事为何。”

“你可认识一个叫做李道光的贼人?”

明渊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李道光?难道这事是他做的?”

“正是如此,我派人去京都查探,就是他散播的谣言,误导了我。”

“这人还杀了我叔赵东堂,逼疯我堂妹赵尚香,罪无可恕。”

明渊颇有些痛心:“竟然是他,我说赵小姐怎会变成如今这样,他太恶毒了。”

赵河只咬牙:“他李道光莫不是以为我赵家无人了,我一定不会放过他。”

明渊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赵兄,不如你与我一起回京都,你我二人可共同商量对付他的办法。”

赵河有些犹豫:“不瞒明兄说,过些日子便是我与知府家千金成婚的日子。”

“不如待我成婚之后,再去京都找明兄。”

那就更好了。

两个人又商量些事宜。

第二日,赵河装了许多荆州特产给明渊几人。

送别的时候,竟颇有些依依不舍。

明渊回到京都,刚到了城门之处,便见城门处已有人在那等候。

原来是苏语嫣知道他要回来,特意来这等他。

见到明渊,苏语嫣很是高兴。

“明公子,祖父在家中设宴,要为你接风洗尘。”

明渊本想要推辞,可阿然听到又有宴席可吃,激动的蹦了出来。

“真的吗?我们刚回来就有好吃的?”

苏语嫣有些惊讶,看了看阿然,又看了看跟在一面的楚玉儿。

“明公子,这两位是……”

“既然王爷已经在等着了,那咱们还是先过去吧,我路上慢慢解释给你听。”

一行人很快就到达了靖王府。

在路上,苏语嫣已经知道了阿然和楚玉儿的身份。

当然,她并不知道婚书的事情。

“哎呦,我的孙女婿,你可算回来了,这些时日可担忧死我了。”

前些日子接到弟弟齐王的信件,知道有人又要和自己抢孙女婿。

他是担忧的日夜难眠。

可偏偏孙女婿的车马路过荆州之后,好几日没有消息。

害的他还以为孙女婿是被女土匪抓上山当压寨相公了。

他差一点就要带着镇北军横扫荆州。

幸好孙女婿回来了。

他左右看了看,立马见到了弟弟齐王说的两个小丫头。

有一个呆头呆脑的丫头,应该就是拿着婚书来找孙女婿的。

他上前一步,将阿然给推搡开。

“孙女婿,快过来,跟我讲讲你这些日子的遭遇。”

几人正要往靖王府内走,外面又来了一众兵甲。

原来是萧老将军带着黑虎军杀到。

“明渊,听说你回来,我特意在军中设宴欢迎,快与我到军营中去。”

老王爷脸一横:“萧何岩你个老匹夫,自有我为孙女婿设宴欢迎,你哪凉快哪呆着去。”

“明渊是我黑虎军的名誉教头,是我黑虎军的人。”

“狗屁名誉教头,别以为我看不出你的心思,我孙女婿要教,也要教镇北军。”

“明渊与语嫣并未成婚,我家晓晓还有机会。”

“我孙女与孙女婿关系甚好……”

眼看两个人又要吵了起来,明渊只觉得头疼。

他刚想在其中缓和两句,却见阿然嘟起嘴说道。

“公子明明是我未来的相公,才不会与你们的孙女成婚。”

此话一出,两个老爷子的目光顿时射了过去。

“这又是哪来的小丫头?”

苏语嫣实在受不了祖父如同顽童一般吵嘴的模样。

他与萧老将军都是威名赫赫,能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般的人物。

可一旦碰到与明公子有关的事情,就跟两个老顽童一样。

“祖父,明公子赶路很累了,我们还是快些进去吧。”

老王爷哼哼两声:“语嫣说的对,我们快进去,不理这老匹夫。”

明渊见萧老将军又要发作,急忙拱手说道:“明渊多谢老将军好意。”

“只是今日王府已经设宴,老王爷厚爱,明渊怎敢辜负?”

“但萧老将军的情谊我领了,待日后明渊定会请军中兄弟好好聚一顿。”

他这话说的得体,萧老将军又不是故意为难他,自然不会再说什么。

“好,今日你先参加这老小子的,反正他府上也没什么好东西。”

“待明日,我在军中给你设下一个更盛大的宴席。”

说着不理会老王爷气的扭曲的面孔,带着一众士兵轻飘飘走了。

明渊和苏语嫣对看一眼,两人皆是松了一口气。

老王爷虽然骂骂咧咧,但也不再说什么。

宴席之上,老王爷打听了一下齐王近况。

虽然他们兄弟俩表面看上去不和,甚少来往。

可两兄弟的感情还在。

而且十几年内也经常通些书信,但都是报喜不报忧。

靖王只知齐王过得尚好,却没想到齐王封地还出了这样一摊事。

“我那侄儿喜爱美景,喜欢作画。”

“可那封地地处偏僻,土地贫瘠,更没有什么美景可言。”

“所以我知道侄儿对我,对皇上都有些不满。”

“可他到底是温吞的性子,本性不坏,和他父亲一样,能容得下陈金荣。”

“没想到那贼子心怀不轨,竟容不下他们祖孙三人。”

这样想想,的确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