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皇爷:长青帝

第123章 士族问题。

字体:16+-

自定王与恭王起事,到两位王爷暴毙,沧州解放,不足一月。

李长青这一次,兵不血刃拿下沧州,解决了内乱,令天下人皆刮目相看。

沧州解放之后,这边的工作全权由杨傲之处理。

按照李长青的旨意,凡是与两王有关的亲信,身居高位者,尽数罢官。

海口已经垮下,李长青也不可能再去杀人。

这次,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李长青素有暴君之名,但从今日起,无数人都感恩戴德,高呼李长青是仁义明君。

除了三地的官场来了一场大换血之外,各地的卫所兵,也进行了重组。

尤其是原来属于两位王爷的直系部队,尽数大乱,派往了京城。

这些人,都比一般的卫所兵强,这也是李长青的意思。

大秦正值用人之际,而且现在朝廷根本不缺钱,就算一年没有一毛钱的税收,李长青都能浪好几年。

紫禁城,上书房。

“启禀陛下,这是杨大人的信件。”

李长青正在批阅奏折,罗科大步流星走了进来,躬身递上了一封密信。

“读。”

李长青头也不抬,示意道。

“是,陛下。”

罗科无比敬畏地看着李长青,小心翼翼拆开手中的密信,洪声道,“臣,杨傲之,于沧州跪奏陛下.......。”

“.....,照陛下旨意,沧州等地卫所军大军已经开拔,原辽东军由墨武将军率军回归辽东,骁勇侯夏侯杰病危,携女夏侯钰与臣一道前往京城面圣......。”

罗科读完密信后,静静站在上书房内,等待着李长青的决策。

片刻后,李长青扔过最后一张奏折,揉了揉眉心,缓缓道,“你刚刚说,这三地精英卫所兵与两位王爷手中的直系部队,有多少?”

杨傲之洋洋洒洒上千字,李长青只记下了这一句重点。

现在内乱平定,李长青的重心,自然放到了军政之上。

扩军,是李长青的下一步军事方针。

而扩军的来源,就是俘获的五万蛟龙卫以及两位王爷手下的二十万直系部队。

二十五万人,全部打乱,与京军重新重组,新的五十万大军就这样形成了。

罗科深呼吸一口气,略带兴奋道,“回陛下,是二十万部队,加上南宫大人之前自沧州伏龙山内带回来的五万精兵,总计二十五万部队。”

这么多的部队,而且尽数是精英。

这要在以前,大秦要训练二十五万精兵那得需要多少时间?

可是现在,这些精兵尽数落入了李长青手中,罗科不得不佩服李长青的政治手腕。

没有想象当中的内部火并,也没有大规模的流血牺牲,李长青就成为了这场轰轰烈烈内乱当中的最大赢家。

不只是罗科,现在每个朝臣,包括京城的百姓,乃至天下的百姓,都将李长青奉为神人。

“好,好啊。”

李长青起身,来到了窗边,看着金碧辉煌的紫禁城,豪气冲天道,“有了这二十五万精兵,朕一定要开辟最强盛的大秦。”

“陛下圣明。”

哗啦~

整个上书房内,包括默默守护在李长青身后的黄天化都跪地而拜,神色狂热无比。

大秦现在不缺钱,而且兵马也有现成的。

若是那神威无双的火枪再能量产,他们都能看到未来的大秦会是何等地强盛。

“好了,都起来吧。”

李长青摆摆手,轻声道,“罗科,传令礼部,两日后,以大礼迎接杨傲之归来。”

“是,陛下。”

待罗科离去后,李长青眉头不自禁.地皱了起来。

夏侯杰病危,还携其女夏侯钰一同进京面圣?

对于夏侯杰,李长青还是有那么点印象的。

其人颇为严苛,长着一张国字脸,是先帝爷时期有名的悍将,也是忠烈之后。

原本李长青还想着敲打敲打这位手握大权的老臣,但现在却打消了这个想法。

当初,花绮罗等人携带晋王的暗卫控制了骁勇候府,为夏侯杰下毒,以至于这位老将一睡不醒。

李长青不知道杨傲之怎么救活了夏侯杰,但现在看来,这位老臣的处境非常不妙。

现在北方的匈奴虎视眈眈,已经数次增兵。

由于中原内乱,据辽东不良人回信,辽东之外的夫余,女真,高句丽等异族有了动静,欲要对大秦有所图谋。

这消息,是昨天传来的。

消息之中,表达了辽东的情况极不乐观。

高句丽的金氏王朝,出了个女战神,名叫金智恩。

这女人,是当代高句丽王的长公主,但却独揽大权,结束了高句丽的内乱,而且整合了夫余,欲要整合女真部落。

女真部落,与李长青记忆之中的满清鞑子极为相似,也是野蛮的民族。

小小的高句丽,不是个事。

但高句丽一旦整合这些小国,其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这消息,令李长青产生了不好的直觉。

还有夏侯杰的女儿,夏侯钰,自己也有点印象。

李长青记忆之中,小时候这个小姑娘还经常来京城,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屁颠屁颠叫着“太子哥哥”。

想到高句丽等异族的情况,又想到了夏侯杰与夏侯钰,李长青喃喃道,“不知道,小丫头现在怎么样了,嫁给定王终究是一场孽缘.....。”

继承的记忆之中,李长青对夏侯钰还是非常亲切的。

但现在,定王已经暴毙,夏侯钰却成了这场风暴之中的受害者。

呼~

悠然,李长轻轻呼出一口浊气,抛开心中的杂念,看向了黄天化,“对了,黄老,那些士族现在怎么样了?”

闻言,黄天化眼中精光爆闪,沉声道,“陛下,顺天府以及周边的士族,这些日子以来均捐粮捐饷,尤其是张家,单独捐献的银子就高达八百万两.......。”

“呵呵。”

“他们这些士族,就是蛀虫。”

“现在朕没有工夫理会他们,算他们识趣,若是他们再敢有所小动作,朕不介意再杀几个人。”

听着黄天化的汇报,李长青杀气腾腾说道,“黄老,安排下去,命令不良人严密监视顺天府一带的士族,朕不希望他们再养一个晋王出来。”

“是,陛下。”

黄天化微微颔首,化作黑影自窗户之中而出,离开了上书房。

“五千多万两,可真是富可敌国啊......。”

李长青看着窗外的景色,嘴角掀起一抹冷笑,他想到了近日一些有关士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