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皇爷:长青帝

第126章 杨傲之到来,夏侯杰病危。

字体:16+-

“是,陛下。”

南宫雄目光灼灼,接到李长青的命令后,将台两排站着的礼仪兵人人手中都出现了一本小册子。

“大秦军规”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在册子之上。

旋即,数千名礼仪兵,同时齐声呐喊,当众宣布了大秦的新军规。

这一天,几十万士兵,人人都仔仔细细记下了这堪称是跨时代的军规。

这也是李长青这次军事改革的重要一步。

为了有效地塑造大秦精锐的形象,提高军人地位与素养,李长青特意向兵部颁发了适应全国的几大新军规。

洋洋洒洒的军规由数千礼仪兵齐声朗读,每个人都露出了肃然之色。

包括各部的将领,都面色激动无比。

他们知晓,这看似铁血的军规,将为大秦培养出举世无敌的军队。

一,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忠于陛下,忠于大秦。

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二,凡大秦士兵,与民秋毫不犯,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之凡兵痞一律处于极刑!

三,所有战事,战场物资缴获尽数归公,上缴国家....。

四,军人当以保家卫国,忠于陛下为使命,军人是神圣的,是不可亵渎的。

同时,军队之中有好舌利齿者,妄为是非者,调拨军士者,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

五,当兵光荣,但更是人民的子弟兵,保家卫国就是保护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兄弟姐妹.....。

六....。

七....。

八.....。

九,军人不做损人利己之事,不得利用职权鱼肉百姓,上到王公下到士兵一旦发现一律杀无赦....。

十,不得调戏妇女,不得虐待俘虏,不得......。

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

十一......。

洋洋洒洒的军规,一改以前的规矩,做到了全方位地约束。

军人获得了极高的地位,也获得了比以前高十倍的俸禄,更需要约束。

无规矩不成方圆,李长青要的,是铁血雄兵,不是废物。

足足半个时辰,大秦的新军规方才宣读完毕。

哗啦~

整齐划一的跪地之声响起,几十万士兵再度齐声呐喊,气势直刺云霄。

“效忠人民,效忠国家,效忠陛下......!”

“效忠人民,效忠国家,效忠陛下......!”

“......。”

“.......。”

到了这一刻,哪怕是最普通的士兵,都记下了铁血的军规。

看似无情的军规,但却没有引起任何一个人的不满。

反而,所有人都认为,神圣的军人,就该如此。

为国家而战,为人民而战,为陛下而战!

李长青肉眼可以看到,几十万大军的气势,与之前不一样了。

有一种东西,叫做军魂。

属于李长青统治时期的军魂,在今天建立了雏形。

如此一来,一代代士兵都会将这个军魂传递下去,成为不可磨灭的存在。

“陛下,您讲几句吧。”

南宫雄看着下方黑压压跪在地上的士兵,来到了李长青身边出声道。

今日,是李长青大阅兵的日子,这些大头兵自然也希望听到长青大帝的声音。

“好。”

李长青微微一笑,在众将的簇拥下,来到了将台前方。

旋即,李长青每讲一句,数千礼仪兵都齐声呐喊,重复着李长青的每一句话。

“你们,都是我大秦的好儿郎....!”

“朕今天在这里宣下誓言,我大秦将在众位儿郎的兵刃下,屹立在世界之巅....!”

“将士们,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朕要在尔等之间挑选出最精锐的兵王,组成神威火枪兵与火炮兵.....。”

“.......。”

“.......。”

接下来,李长青情真意切地进行了临时演讲。

虽然绝大多数人听不到李长青本人的话音,更看不清楚李长青的模样,但那个身影只要站在这里,他们就满足了。

正是因为长青帝,他们的家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地位,才得到了质的提升。

以前大头兵被人看不起,但现在不同了。

军人走在大街上,能收到的都是尊敬与敬仰的目光。

这一切,都是因为长青大帝。

大阅兵,持续了数个时辰。

“南宫爱卿,之前朕教给你的练兵之法,也要快速发布下去,由之前的老兵在各营担任教官,明白了吗?”

中军大帐内,李长青坐于首座,两排将领分开两排坐于下方,李长青正在安排着接下来的事宜。

“是,陛下,臣定不负陛下之望。”

南宫雄起身,恭敬行礼道。

大秦的军团,每一个集团军有五万人,而其中每万人为一个营,其中每一个营又分十个团....。

无论是从军政改革,还是军纪改革,李长青都效仿了记忆中的古华夏。

李长青要在这些人中,挑选出精锐中的精锐,也就是兵王。

由这些兵王,组成火枪兵团,火炮兵团,还有特战兵团。

他们无论是从体能,文化,军事素养,都能达到以一当百,足以胜任各种复杂的作战条件。

“陛下,杨大人与夏侯杰到了,礼部已经按照陛下的旨意,将其迎接到了紫禁城....。”

一名大内侍卫进入了大帐,向着李长青汇报道。

“嗯?”

闻言,李长青眼前一亮,起身道,“诸位将军,接下来就靠你们了,练兵一日都不可懈怠。”

“臣等遵命,臣等恭送陛下.....。”

一众将领惶恐无比的护送李长青出了青龙大营,随后李长青进入了龙撵向着京城而去。

紫禁城,上书房。

“爱卿,你可算回来了,这趟辛苦你了....。”

足足半个时辰,李长青才回到了紫禁城。

一进上书房,李长青哈哈一笑,看着静静等待在这里的杨傲之出声道。

这杨傲之,可谓是自己的良臣,此行解决辽东问题与二王之乱,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臣,参见陛下。”

杨傲之急忙向着李长青行君臣之礼,旋即开口道,“陛下,夏侯杰大人估计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