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皇爷:长青帝

第132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字体:16+-

翌日,金銮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分开两列,齐齐跪倒,向着王座之上的李长青行每日朝会的大礼。

礼毕后,众臣一一起身,每个人的脸色都非常好看。

自从李长青更改了早朝的时间后,朝中大臣们都有了充足的睡眠,一眼望去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以前在这个时候,不少大臣都是一副昏乎乎的样子,他们可是要在凌晨就要起床,五点就要上朝,七点八点还要回到衙门办公。

这样的时间,极为不舒服,更别提白天的工作效率了。

“陛下,臣有本奏。”

众臣刚刚起身,兵部尚书马忠义持玉简出列道,“陛下,安西郡发来快报,匈奴各部今日又向石头城增兵十万,疑似是要进攻安西郡,还请陛下速速定夺。”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是瞳孔一缩。

匈奴增兵的消息,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石头城一战,大秦一方虽说有七万青龙军团主力,但也是惨胜如败。

这一战,西凉之地的卫所军牺牲五万,青龙军团牺牲两万余人。

牺牲七万将士,虽说剿灭了匈奴半数人马,但那些可都不是右贤王的精锐部队。

打退了匈奴,并没有打怕匈奴。

再加上西凉一战之后彻查前西凉总兵董光黎贪赃枉法克扣军饷等事务,还要安抚民心,以至于大军无法对匈奴造成有效的威慑。

这一次,匈奴增兵的行动已经被探子得知,方才送到了京城。

“诸位爱卿,现大秦有雄兵五十万,匈奴犯我河山,欺我百姓,掠我钱财,朕要御驾亲征,将匈奴赶出阴山,诸位以为如何?”

李长青在短暂的沉默过后,眼中杀机凛然,看向了文武大臣们。

现在平定了内乱,

话音刚落,太师元朗立即皱眉,出列道,“陛下,臣希望陛下派良将率领大军增援即可,御驾亲征除非是必胜之局,否则一旦陛下御驾亲征出现差池,对军心以及全国百姓都将是巨大的打击,后果不堪设想,还望陛下三思。”

“臣附议,还请陛下三思。”

“臣附议....。”

“臣附议。”

“.....。”

元朗谏言之后,不少大臣纷纷出列,表示赞同。

元朗的话,非常隐晦,那就是凡御驾亲征者必须要是必胜之局,也就是说只许胜不许败。

李长青年轻无比,又没有子嗣,更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战役,他们可不希望出现问题,那时候可就真是天塌地陷,无法挽救。

没有皇子的大秦,一旦皇帝回不来了,甚至被俘虏,整个大秦都将陷入绝对的混乱当中。

众大臣的话,虽然是出于好意,但却让李长青的面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怎么,你们一个个都怀疑朕是废物,莫非朕不知兵?”

李长青冷冷注视着满朝文武,心中极为不爽。

“陛下。”元朗见李长青心意已决,焦急道,“陛下,匈奴能征善战,陛下可知晓文雍帝的阴山之变?若不是文雍帝,匈奴哪能一举成为草原上的霸主?”

“陛下,文雍帝阴山兵败被俘,我大秦付出了数亿赎金,这才是导致我大秦国力衰弱让匈奴壮大的关键原因,陛下万万不可御驾亲征啊....!”

“陛下.....。”

“......。”

阴山之变,是大秦历史上的耻辱史。

李长青往上溯三代,那时候正是文雍大帝当政之时。

也正是因为当时文雍大帝心高气傲,欲要亲征匈奴,方才在阴山一战之中大败,被匈奴俘虏。

几十万大军,当即投降,大部分都成了俘虏。

更可笑的是,为了迎回文雍帝,大秦付出了天价赎金。

自那以后,匈奴统一了阴山南北的草原,成为草原雄主。

要不然现在大秦的西边的边界还要广袤,匈奴又怎么会猖狂到这种地步?

也正是从那以后,阴山一代原本属于大秦的地盘,才落到了匈奴的手中。

文雍帝回国后,气急攻心落下了病根,最终郁郁而终,年仅二十五岁。

再后来,少主年幼,整个大秦也继续走向了不可控的局面,以至于贪腐盛行,权臣当道。

这种现象,在李长青的上一任当政时得到了好转,但李长青的上一任也因为终日劳累而早早殡天,并没有治理好百孔千疮的大秦。

直到现在,李长青穿越当政后,才大力整治贪腐,社会风气也逐渐好转了起来。

不过,李长青帝王心术与御下之道虽强,但军事才能并得不到大臣的认同,所以此刻满朝文武皆是一片反对之声。

啪~

闻言,李长青嘴角抽搐,重重一拍龙椅,洪声道,“阴山以南本就是我大秦的土地,既然这里已经落入匈奴手中百年,朕自然要亲自收回,将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去!”

“一寸山河一寸血,朕若不能收复疆土,有何颜面在百年之后去见列祖列宗?”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对于匈奴这种野皮猪就要将他们打痛了,打怕了,他们才能从饿狼变成绵羊!”

“你们一个个高居庙堂,难道你们生下来就注定能入朝为官吗?”

“朕手中有强大的京军,又有强大的火器,区区匈奴此次犯我大秦无异于蚍蜉撼树,朕心意已决,谁再多言,别怪朕不讲情面!”

李长青杀气腾腾,说出了令朝臣们热血沸腾的话。

看着李长青满目肃容的神色,每个人的心中都无异于被一柄锤子狠狠地敲了一下。

李长青的话,让每个人都陷入了沉思。

是啊,一寸山河一寸血,匈奴本就是贪得无厌野蛮粗俗之流,就算大秦愿意割地,谁能保证匈奴永不再犯?

当初文雍帝之后,就割去了阴山以南的广袤之地,匈奴也答应永不再犯。

然而,今日匈奴不但内部团结一致,还将矛头指向了大秦的整个北方。

若是北方被匈奴控制了,那沃野千里的中原之地,匈奴岂能不觊觎?

而且他们都忘了,陛下手中,有强大的火枪军。

那可是平定晋王之乱的天兵天将,有这种强大的力量,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再者,长青帝如此雄才大略,大秦能有这样的君主,他们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雄鹰,总归要翱翔天空,长青帝现在的手段与权谋跟文雍帝比起来,简直是皓月跟萤火之分。

“陛下,老臣附议!”

元朗深深呼吸一口气后,向着李长青叩首。

“臣,附议。”

“臣,附议。”

“臣.....。”

每个人的脑海中,都回**着李长青的慷慨之言,“一寸山河一寸血!”

同样,每个人,都希望李长青此举能一举定乾坤,大败匈奴,改变现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