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派一队侍卫先送这二人进京,让他们去新工厂任职,至于其他的事情到了京城之后余元必定会知晓该怎么做。”
事了,李长青当即看向黄天化,决定派大内侍卫护送这两位洋人先走。
“是,陛下。”
黄天化颔首,旋即笑着看向查尔斯与奥利给,出声道,“两位研究员,请随我来。”
“谢谢陛下,谢谢大人。”
查尔斯与奥利给太高兴了,再度向李长青鞠躬,也顺带向黄天化鞠躬。
他们虽然不知道研究员是个什么等级的官员,但能让皇帝亲自安排,看起来就是牛皮烘烘的样子。
不多时,黄天化亲自安排了一只三十人的队伍护送两位起程。
巡抚衙门内,李长青在两人走后,却是忧心忡忡起来。
“黄老,看来我大秦势必要加紧制造火器了。”李长青眉头皱起,“听这两人的说话,我大秦东海的大洋彼岸,他们国家的海战与火炮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即使目前精准度与射程没有我大秦的神威大将军炮高,但也差不了多少.....。”
话锋一转,李长青继续道,“而且我那晋王弟弟可是花重金从东洋购买来了不少铁皮火雷,你们怎么看?”
闻言,在场之人无不肃容。
就连莫婉清与夏侯钰都咽了口唾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陛下圣明,陛下高瞻远瞩,若是我大秦继续故步自封,想必终有一日会在海洋之上迎来异族的炮火。”黄天化颔首道,“老奴看来,现在陛下的每一步策略,都走到了关键之处,我大秦想要强盛,必须要发展火器。”
“嗯。”
马永烈点点头,认同道,“陛下,末将以为,匈奴此次大败是必然的,也正是因为我大秦在陛下的治理下走出了新的道路,这所谓的弗朗基国与英吉利国火器如此强大,我们大秦也必须要加快发展火器,如此一来只需要火器与部队协同,任何来敌我大秦都能击溃之.....。”
见识了火枪与火炮的强大之后,马永烈这位传统的西凉汉子也不得不惊叹,工业强大的好处。
若是今日攻守易势,匈奴有大量的火器,那么大秦会抵挡得住吗?
仅靠大刀长矛跟箭矢,那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只有火器与部队协同作战,才能无往不利。
“马屁就不要拍了。”
李长青摇摇头,看着众人道,“马永烈,朕此次待西凉诸事结束后,这三门火炮就留给你了,你可要给朕好好守住西凉。”
李长青此举,是深思熟虑后决定的。
大秦的火器,是自己这个穿越者提出来的构想,无论是精准度还是射击距离应该都高于现在异族的火炮。
就单单一个后置装填的方式,能让二人如此震惊李长青心中也就没那么紧张了。
前置装填方式,两分钟能射击三发就顶天了。
而自己的定装子弹后置填弹方式,两分钟能射七发。
不得不说,自己身为穿越者带来的技术构思,目前看来是领先世界的。
这位奥利给与查尔斯都是倒腾火器长大的,自然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之处,他们二人提出的线膛枪理论,也是自己所需要的。
这也证明了现在异国的火器还没有发展到多么高级的地步,充其量就是比大秦的原始鸟铳强了点。
只有李长青自己知晓,制造一个火器在这样工业落后的年代需要多大的代价。
当然,线膛枪,才是自己最终想要的东西。
只有李长青知晓,线膛枪的强大,可以射得更远,精准度更高,破坏力更强。
还有一点,就是这二人对海战船只也有一定的了解。
大秦现在的水师,有名无实。
在东部沿海地区,建立水师以及海军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不然等哪一天异族打上门来,就晚了。
古华夏的甲午海战,八国联军,可都是血淋淋的历史,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李长青太清楚了。
自己可是要网罗天下美女,享受帝王人生的人。
没有强大的武力条件,如何来实现这些梦想?
听到李长的话,马永烈激动下跪道,“末将,必不会辜负陛下厚望!”
“陛下,这....。”
黄天化欲言又止,他可是知晓,目前大秦只有这三门神威大将军炮。
放在西凉,固然能震慑宵小,但京城就没了啊。
“黄老,年关将近,待开春后,我大秦的火炮还会下线,到时候朕还要往西凉运送几门大.炮,踏平匈奴的中.央王庭!”
李长青不待黄天化出声,霸气无比的说出了心中的设想。
闻言,全场皆惊!
踏平中.央王庭?
陛下先是要在年关过后开春着手修建武威城,又要对匈奴动兵,看来陛下的志向真的是不局限于一个西凉。
说不定,大秦的版图,又要增加一圈了。
阴山南北,可是有广袤的草原,如果能将这片草原都纳入大秦的版图里,可以将其作为战马培育基地。
匈奴之所以强,不但是因为匈奴人善骑射,最重要的是匈奴的战马耐力要比中原马强。
“陛下圣明!”
众人虎躯一震,皆是目光炙热的向着李长青拜下。
开疆扩土,这可是大事。
历史上但凡能开辟疆域者,无一不青史留名。
就拿现在的大秦来说,始皇帝横扫诸国,大秦的版块也是有史以来汉人史上最大的。
当然,现在这个版图,将来在李长青的带领下还会扩大。
想想国家如此强大,众人心中就不免升起一股热血感与自豪感。
“启禀陛下,匈奴那边发来了求和书。”
门外,西凉巡抚胡元风风火火而来,手中拿着一本镶嵌着金边的册子,双手举起示意道。
“哦?”
看到这类似“国书”的册子,李长青淡淡道,“胡爱卿,读。”
匈奴来国书了,李长青没想到的是匈奴的态度转变得如此之快。
此次虽说把匈奴打痛了,但也没到伤筋动骨的时候。
李长青之所以不急着离开,也是考虑匈奴会不会卷土重来。
但现在看来,匈奴比自己想象当中的还要聪明啊?
难道说?这也是那个匈奴族的智囊,艳后叶提娜的主意吗?
莫名地,李长青心中闪过诸多念头,他倒是想要看看匈奴人想要说些什么。
“是,陛下。”
胡元恭敬的翻开了手中的册子,朗声道,“大秦天子,天之所生,愿日出处常为大秦天子,匈奴族踏顿单于敬拜,愿寝兵休士,除前事,复故约,以安民,踏顿感激涕零,愿在年关之际向大秦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