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当牛用,这绝对不是关超的虚言,在这个时代,这个现象,非常的多,甚至,在这个时代,一头耕牛在家庭中的重要性,那是要比一个人,都还要重要
可问题是,在这个年代,能养得起的耕牛的人家,那可绝对是不多,在某些偏僻的省份之中,很多的地主阶层的家中,可能都没有一头耕牛,所以,这也是古代农业产出低下的原因
“关超,你家是贩卖私盐的出身,怎么也这么苦呀?难道,你小时候,家里这个生意,做的还不怎么样吗?”
浙江那边,贩卖私盐,那几乎是很普遍的职业,因此,朱标对关超的家庭出身并不反感,毕竟,人家关超家里贩卖私盐的时候,那可还是元朝,而不是大明
但自从大明立国后,浙江贩卖私盐的营生,便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而且,张士诚也在私下里给自己那些老部下寄去了书信,告知他们,绝对不肯以让家中的亲属,再干过去贩卖私盐的营生了
要知道,张士诚,那可是贩卖私盐行业中天王巨星般的人物,这样一个堪称当代行业巨子的人发了话,谁又干再继续冒天下之大不韪,继续硬着头皮干这事儿呢
而朱元璋,通过锦衣卫和东厂,知道了张士诚的举动后,他很是高兴,甚至还在私下里给张士诚送去三百张盐引……
“朱哥,我小时候,家里卖私盐,也就是弄个温饱,但那时候,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粮食呀!所以,这地里的活儿,那还是得要我们干,就是我爹,在生意不忙的时候,他也是要下地一起干活的”
往事历历在目,关超是时刻都不曾忘记,而且,在他的记忆中,自家的幸福生活,那是从父亲加入到了张士诚的军队之中,才真正的好起来的,张士诚能在浙江,有着偌大的名声,那绝对不是靠着什么威名弄来的
论打仗,张士诚的水平,在元末的诸侯中,也就算是个中下等的水平,但要论经营民心这事儿,那张士诚可是当时顶尖儿的水平
朱元璋在应天一带经营的民心,算是不错了吧!
可在浙江,朱元璋为了安抚民心,他都不敢擅动张士诚,民心这个东西,看似无形,但其实,确实最能让人保命的东西,大明至今,已经是立国五年了,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
浙江的百姓之中,每年还都有几个人,特意跑到应天来给张士诚请安,问好,从这一点,就足可以看出,张士诚当年在浙江,那是何等的得人心,就连关超这种加入到了朱文正麾下的老浙西兵,他们的记忆中,好日子,那也是从跟了张士诚的那天开始的
关超的话,让朱标意识到了民间百姓的辛苦,于是,他继续问道
“现在,现在怎么样,还有这种把人当牛用的吗?”
在朱标的记忆中,这些前朝旧事,那是纯属于蒙古人虐待百姓,才有的现象,而大明已经建国数年了,所以,这种现象,应该是已经彻底绝迹了,可关超听到他这话后,却微微一笑道
“朱哥,现在跟以前,没啥区别呀!除了咱们昆明这一代,有镇南王弄得那个引水渠和水车外,其他地方,也还都是一样,咱们这里,也就是灌溉的时候,能轻松一些,耕地的时候,还是一样要用牲畜来耕作,跟以前,没什么区别”
关超没有明说还有没有那种情况,但在他的话语中,现在的耕作条件,却还是跟从前一样,从这样的话中,就可以看出,如今民间耕作的情况,还是跟从前一样,或许,在某些没有牲畜的地方,人还是要亲自担任耕地的重要任务的
“十年!只要我有十年时间,我一定要让百姓不再受这种苦!”
朱标信誓旦旦的说着,看着他那信心满满的样子,关超摇头苦笑道
“朱哥,你这牛,吹的可是有点大了,镇南王聪明不聪明,他又做出了什么,除了那些火器和玻璃,水泥这些东西,他也没做出能帮咱们耕地的东西呀,你一个大头兵,胡吹什么呀!”
现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大明最有本事,最能干的人,那就是现在镇守云贵之地的朱文正,他让所有人都看到什么叫做新式火器,也让所有人都在冬季尝到了青菜的滋味,这些东西,在从前,可是从来都没有过
但是,他在农业上的创新,却也还是很少,虽然他根据后世的水车和风车,弄出了先进的灌溉系统,可在耕作这个事情上,朱文正还真的是没有做出什么改变,因为,在这个时代,想要真正弄出一个现代的翻地机器,那是相当的困难的
朱文正记得,在后世的九零年代,虽然已经有了拖拉机,可是很多比较小的地块,还都是用牲畜来进行翻地,直到二零一零年后,很多的家庭农用机械,才开始全面的普及到了乡村
那个时代,距离如今太远,而且,那些东西,需要配套的设备,也是自己暂时做不到的,所以,朱文正并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去白费心思,可在朱标看来,朱文正虽然聪明,但他的精力,都放在了军事上,在关心百姓这事儿上,朱文正做的,那是太少,太少了
自己未来是一国之君,在民生问题上,自己的责任,那可是比朱文正这个藩王大的多,而且,自己如果治理好了大明的天下,父皇或许就不用那么累了
朱标是个孝子,从小,他就看着朱元璋日日辛劳,而朱元璋最为关心的,也是民生问题,所以,朱标心中最大的目标,那就是解决掉老百姓的肚子问题
老朱家是因为饥荒所以才造反的,所以,为了不让后人也造老朱家的反,那就需要让他们都能吃饱肚子,只有吃饱了的百姓,那才是最好的百姓,也是永远会顺从朝廷的百姓,作为太子,这一点,他领悟的那可是十分的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