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收手吧,陛下求和了

第六十八章 养了一个“好儿子”

字体:16+-

有玄隆帝的这句话,上官嘉树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抬起头一脸悲愤。

“草民眼睁睁的看着草民的小厮遭受私刑,心中痛不欲生!”

“草民为了救下小厮,便打算求见陛下,请陛下为草民主持公道,可大皇子却阻止了草民!”

“大皇子警告草民,他虽不受宠,也是皇家血脉,陛下定然会相信大皇子的话,而不会相信草民的话。”

“大皇子还说,他惩罚的不过是个小厮,便是他当真过分了些,受苦的最终只能是这个小厮,而绝对不会是大皇子,甚至还有可能牵连到丞相府,草民便……”

说到最后,上官嘉树的眼眶甚至都红了。

若是不明真相之人,瞧见此等情形,定然会认为上官嘉树是遭到了赵飞扬的威胁,才会宁愿息事宁人,也从未向玄隆帝寻求帮助。

话说到这里,两方的证词都已经被收集齐了,上官均的脸色却比最初要好了许多。

他瞥了一眼赵飞扬,心中却畅快异常!

这一次,他不信赵飞扬还能翻身!

玄隆帝这时也将视线落在了赵飞扬的身上,他在等待赵飞扬为自己辩驳,可他瞧着这位嫡长子的模样从容不迫,好像根本就没有打算为自己辩解任何一句话!

“大皇子,上官嘉树状告你动用私刑,甚至还威胁了他,你可有话要说?”

闻言,赵飞扬轻笑起来。

“父皇,您认为上官公子的话,可有疑点?”

被赵飞扬问的一愣,玄隆帝没想到他竟会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还击。

“疑点?”

“你可是发现了什么?”

“文武百官皆在,若是你发现了什么,便直接了当的说出来!”

这件事耗费了玄隆帝太多的时间,此时他已经开始有些不耐烦了。

“父皇稍安勿躁,听儿臣娓娓道来!”

赵飞扬转身,面对这上官父子,目光在二人身上游移。

“上官公子,方才你说本宫在东宫对你与你的小厮动用私刑,还威胁了你,这话当真?”

上官嘉树恨透了赵飞扬,昨日的那一巴掌,还有那些刁难,都让他恨不得当场活剐了赵飞扬。

这会儿,自然也没有好气。

“那是当然!”

“大皇子,如今可是在陛下面前,陛下会为草民做主,不知殿下还打算用什么样的手段威胁草民?”

威胁?

对付上官嘉树这种智商余额不足的家伙,还用的上威胁?!

他要是真的用了手段,那才是对他的侮辱!

“上官公子放心,众目睽睽之下,别说本宫没有这个想法,便是有,本宫也不会傻到现在威胁与你!”

“本宫只是想问问上官公子,若是本宫曾命令东宫的宫人对你动用私刑,本宫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这样做的?”

“还是说,上官公子认为本宫是不由分说便将你与小厮打了一顿?”

这话,瞬间点醒了方才因为上官嘉树的诉苦,从而相信了他的话的一众大臣。

便是大皇子赵飞扬确实嚣张跋扈,对上官均怀恨在心,更是从未曾将上官嘉树放在眼里,总也不能无缘无故的对一个人动刑!

哪怕是随便找个罪名按在上官嘉树的身上,也好过日后被人发现,从而遭到指摘!

“这,这草民哪里知晓?”

“草民不过是按照陛下的旨意前往东宫,刚刚走进东宫,殿下便带着人将草民的小厮扣押,派人打了他一顿。”

“草民想要解救小厮,殿下便掌掴了草民,若是问殿下为何这般做,怕是殿下扪心自问来的更快些!”

这话看似有道理,但却又有些奇怪。

赵飞扬并未在文武百官面前与上官嘉树争论,而是转身面向玄隆帝。

他微微欠身,随后开口道:“父皇,应当还记得。”

“方才儿臣说过,上官公子进入东宫之后,便大声喧哗,直呼儿臣名讳,此乃大不敬之举!”

“儿臣并因此对上官公子动手,而是先行言语警告,可上官公子因为儿臣不受父皇待见,便对儿臣出言不逊,儿臣方才掌掴了上官公子!”

“儿臣这样做,也是为了大夏着想!”

“西邦使臣还在大夏,若是上官公子在本宫面前放肆,本宫尚且可以不追究,若是这件事落在西邦使臣的身上,我大夏的名声岂非会因为此人毁于一旦?”

“更何况,想到上官大人为了大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儿臣更是觉得不能任由上官公子这般任性。”

“若说儿臣此举过激了些,儿臣可以向上官大人致歉。”

“只不过,儿臣与上官公子交谈,他的小厮竟然越过上官公子,教训起本宫来,难道儿臣不能罚吗?”

此话一出,上官嘉树脸色大变。

一旁的上官均错愕的转头看向上官嘉树,瞧见上官嘉树脸色的一瞬间,他就知晓赵飞扬说的都是真的。!

顿时,上官均的脸上血色全无,身子抖若筛糠。

“上官大人,本宫有错,教导府中子嗣一事,确实不应当由本宫出面,本宫日后定然不会插手丞相府的事情,还望大人见谅!”

就在此时,钱公公快步走入殿中,在玄隆帝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后,随后便皱眉看向了上官均。

玄隆帝在听了钱公公的话后,脸色顿时黑如锅底!

“上官均,你这便是你养出的好儿子!”

“在东宫大声喧哗,直呼大皇子名讳,对大皇子出言不逊!”

“大皇子不过是教训了他二人一顿,你便敢当着朕的面,污蔑大皇子欺辱你的独子,你究竟是何居心!”

原来,方才钱公公在玄隆帝耳边说的,便是拱卫司的人对东宫的宫人用刑之后拿到的供词。

东宫的宫人,没有一个人说的话与赵飞扬所言有出入。

他们不仅仅被用了刑,同时还是分开审讯的,若是这些证词都不能证明赵飞扬的清白,又有什么能证明?

闻声,上官均立刻扯着上官嘉树跪倒在地。

“陛下息怒,臣确实不知这其中经过,臣听闻这逆子所言,便因愤怒而失去了理智,还请陛下恕罪!”

“大皇子,臣并未存心与殿下过不去,只是为人父母者自然是会偏听偏信,臣知罪,还请殿下大人不记小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