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五夜诡故事

第八十四夜、卖野药

字体:16+-

十香肉,就是人肉,好像是从黑道上传出来的话,平头老百姓知道的不多。憨子是火葬场的员工,对于死人事他还是明白不少的。黄皮子说自己卖的是十香肉,一开始真把他吓了一跳,不过旋即反应过来那是在开玩笑呢。

憨子咧开嘴用拳头怼了黄皮子胸口一下:“你可真是黄皮子,太能扯了。你不怕把人都吓着不敢上你这来吃饭呐?”

黄皮子不以为然:“那怕啥?只要我这味道好,我真卖人肉也有人来尝鲜,你信不?”

憨子损了一句:“拉倒吧你,你倒是想卖,上哪整去呀?”

黄皮子反指憨子说:“我不认识你吗?你是干啥的,整点儿人肉还不容易呀?”

憨子对死人的话题多少有点儿忌讳:“你可别胡说八道的呀!”

黄皮子却没有感觉到憨子的不快,继续调侃道:“这买卖行啊。反正人推到你那都得烧了,进炉子之前你就可着大腿屁股有肉的地方割下来两块,送到我这儿,没本钱呐!”

憨子虽然不爱听,可自己是求人家来的,不好意思拿了酱料就翻脸,无奈的劝了一句:“老黄,你留点儿口德吧,别啥笑话都敢闹!”

黄皮子终于收敛下来,拍拍憨子的肩膀:“闲着也是闲着,不说不笑不热闹嘛。你给我拿了人肉也不能卖,那玩意儿酸不说,还爱打卷儿,白不呲啦的放多少酱油也上不了色,你给火锅店送去还行,搁我这儿卖不出去……”

憨子有些反胃了,不等他说完便张嘴道别:“行了吧你,挺大老板没个正形。说的就像你吃过似的……”

那些黄皮子不但没有反驳,反而还点点头认下了:“哎呀!是小时候的事了。”

憨子吓了一大跳:“老黄,你可别啥牛逼都吹,人肉啥样啊你就吃过?”

黄皮子坐了下来:“就我刚才跟你说那样儿啊,我这人从来不扒瞎……”接着就毫不遮掩的讲起了自己的往事。

黄皮子是在河北长大的,六十年代中期才落户东北。他四五岁在老家的时候得过一场病,浑身起满了红疙瘩,还一直高烧不退。到医院一检查,大夫说是过敏。不过当年医疗条件不像现在这样完善,过敏源到底是什么一直也没查清楚。用了几天脱敏药,症状基本消下去了,不过黄皮子的体质却越来越弱,三不五时的复发一下。

也是那么一天,黄皮子再次发烧,黄妈妈带着他去看病。打完针回来的路上,看到许多人围成了一个大大的圈,圈中两个赤膊的汉子,一人露着一身油光锃亮的腱子肉。其中一个拽住一条铁丝的头,另一个呲着牙一圈圈的把铁丝紧紧的缠在自己的脖子上,勒得他满脸通红眼珠子往外鼓着。

坚持了足有几分钟,那人才旋转着身体把铁丝松开,冲着看热闹的男女老幼做的一个罗圈揖,洪亮的喊道:“戏子靠嗓子,扛活靠膀子,走江湖靠啥呀?靠的好场子呀!各位叔叔大爷,大娘大婶,俺兄弟初到贵保地,人生地不熟,还得仰仗各位君子多多帮忙!”

另一个汉子借他说话这工夫,抄起一面破锣,敲敲打打围着场子跑了一圈,围观人群赶紧往后退,场子顷刻宽敞了许多。

说话那汉子看差不多了,卖起了玄虚:“那位问了,你们是不是卖野药的?俺们不是卖药的,金批彩挂,骗子才卖药!我今天给众乡亲亮几套绝活硬气功!看我油锤灌顶,胸口碎石,银枪刺喉!”

跟他搭班那人,又适时的将锣敲起来。锣声告罄,汉子再一抱拳:“这天底下走江湖的,有耍的,有闹的,有喊的,有叫的,有嘎崩溜脆的,有嘁哧喀嚓的,蒙人的不少,有能耐的不多。那位大爷问了:你是真的还是假的啊?嗨,俺今天来到这片风水宝地,看大爷大妈老少爷们哥哥姐姐都是实在人,俺就把绝活露一露。在场诸位要是有国子监的翰林,御林军的教头,少林寺的罗汉,昆仑山的高手您一定要给俺指点指点,看俺是不是跟师娘练差了,走偏了,对眼了,卡关了。在下这先给大伙鞠一躬!这,光说不练——嘴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才叫真把式!闲话少说,诸位,请上眼!”

说完,双臂一展,亮了个架势。锣声再次当当的响了起来,四周也出现了零星的叫好。哪知那大汉,眼珠子一转,又把架子收了起来,继续说:“以前俺都是的先练趟鞭,把场子趟大点,可这钢鞭不长眼睛,挨到肉皮上不是骨断就是筋折。可这话说回来,砸上骨头扫着肉也没啥关系,俺这里有十全虎骨大力丸!那位问了,你还是卖野药的!可不然,我这大力丸,您给个金山俺都不卖,从来都是白送不要钱!老话说的好,千金难卖是朋友,今天到了贵宝地,就是有缘,有看得起兄弟的就给鼓个掌喊个好举个手,免费赠送俺这包治百病的大力丸。”

配合着他的话,搭挡从放在地上的箱子中掏出一把纸包的小球,撒在锣里托着,朝众人展示了一番。人群当中交头接耳,有听说过这种行当的,知道他们大多数都是一群嘴把式的家伙,想走,却要担心错过一会儿即将上演的精彩片段,毕竟那个年代人们的娱乐实在是太少了。

而那汉子似乎看透了大家的心思,啪啪的锤了几下自己的胸膛,展示着那一身横链的腱子肉:“父老乡亲,你们别着急,容俺再说几句话,就给大家练真功夫。哪边儿的大叔、大爷们看我练把式,都不舍得走,只有几个小舅子走了,那还是家里有急事。有啥急事?也就是家里着火、屋里死人、孩子叫车刮了,媳妇跟和尚跑了——要不咋说是急事呢。”

众人听他这么一说,哄堂大笑,也不嚷嚷走了,谁想让自己媳妇儿跟和尚跑呢?

那汉子见场子又被他稳了下来,抱拳拱手,继续说道:“俺们兄弟二人走南闯北,靠的朋友帮忙。为啥俺们能交下朋友?全都因为咱们兄弟仗义。今天,俺们就来交交咱本地的英雄好汉,一会儿我就把我这包治百病的大力丸送给各位当见面礼。要说俺们家这祖传的密制大力丸,那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不管是伤风感冒还是十期肺痨,只要吃了俺这大力丸,保证药到病除!老人吃了返老还童,小伙子吃了滋阴壮阳,大嫂子一吃,就没了那女人麻烦,小孩子吃了更得劲,个子涨跟那庄稼苗一样。”

底下有起哄的,怪叫着问:“你那不成了神药了吗?真有那么灵吗?”

汉子听罢不慌不忙,微微一笑,开口答道:“兄弟这祖传的灵丹妙药大力丸,是刘伯温秘方配制,朱洪武当年打天下全凭它。它不光能治行军打仗的枪伤、刀伤、烧伤、烫伤、跌打损伤、五痨七伤,甭管是刀砍着斧剁着,狗咬着,鸭子踢着,一律药到病除。还能治气虚、气喘、气闷、气短、风湿、风寒……总之你有啥病就能治啥病。”

听他说的这么神,底下有人着急了:“行啦,就赶紧给我们吧,不是不要钱吗?”

汉子双手一推,又作了一个揖,露出一副为难的神色:“不瞒各位乡亲们说,今天,俺兄弟英雄落难,龙困浅滩,流落贵地,缺了几个盘缠,来向各位求帮。俺们是不义之财不取,无名之钱不用,俺白送各位大力丸,也请各位老少爷们儿拉兄弟一把,给俺凑个路费,别让俺们白忙活一场……”

说到这儿,大家基本看明白了,这哥儿俩还是江湖上卖野药的,没有真把式。再加上大家兜里也不富裕,哄笑几句也就散场子了。

而那两个汉子似乎也习惯了这种空手而归的结果,面无表情的收拾起摊子。可黄妈妈带着黄皮子没有走,小黄皮子这一天不如一天一会不如一会的塑料体格让她操碎了心,听到这俩汉子在卖灵丹妙药,心中多少抱了一丝幻想。

黄妈妈看他俩收拾的差不多了,凑上前去怯怯的问了一句:“大兄弟,你这大力丸真的好使吗?我家小孩儿也能吃吗?”

刚才说话那汉子一愣,没想到居然还留下了一个客户,不过他随即进入状态:“大嫂子,您这孩子有啥病啊?”

黄妈妈叹了口气:“唉,就是身体不好,老闹病。一个月得上好几回医院,也治不彻底。我就想问问你这大力丸孩子吃了,体格儿能变得像你们一样吗?”

汉子一拍胸脯:“那是当然了。俺们从小就吃大力丸长起来的,你看看,从来不得病。”

黄妈妈半信半疑:“那你这药多钱呐?”

汉子摊开右手:“你给五毛钱吧。”

黄妈妈犹豫了一下:“这么贵呀?今天没带这些钱啊,还是算了吧。”

汉子见她要走,把胳膊一横:“算了,看你大嫂子人不错,也是为了孩子,你想给多钱吧?”

黄妈妈翻翻口袋:“我就带了六分钱。”

汉子一咬牙:“交你这个朋友了!”边说边抢过钱,又顺手塞给了黄妈妈两颗大力丸。

黄妈妈拿着药有点儿发蒙,点了点头便领着黄皮子回家。可还没走出几步,又被汉子叫住了:“大嫂子,俺这药虽然好使,但以后不吃不一定能去得了根。你要是信俺,告诉你个地方,你明天带着孩子去,肯定不能让你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