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在朝堂上混饭吃的,就没有不在意皇帝脸色的。
毕竟说白了,升官发财、加官进爵全指望皇帝一念之间了。
哪怕是上进无望的老官油子,也得小心某天触怒天颜,而后刀斧加身,一家妻儿老小就得陪着上刑场。
因此,当朱棣神色激动的喊出“他居然没死”的时候,所有朝臣的视线都落在了朱棣的身上。
不过朱棣也不是个好相与的,此刻也意识到自己刚刚失言了。
所以他勉力压住刚刚的激动,挥了挥手道。
“今日大伙儿先散了,朕有些要事要处理!”
其实这话就说得很明白了,意思就是今儿不见客了,你们爱咋滴咋地去。
按理来说,这时候朝臣们就该识趣的赶紧走人了。
可偏偏,这世界啥时候都不缺头铁的人。
这不,兵部侍郎越众而出,冲着朱棣一拱手道。
“陛下,天家事便是天下事!”
“微臣斗胆,愿与陛下分忧!”
朱棣可不是那种没上过朝的雏鸟,他一听这话就知道对方这是打算搏一把了。
看对方那明明脸上满是诚恳,可实际上鬓角的汗都快顺着脸颊滴下来的模样就知道。
这老小子在强撑呢。
朱棣原本都要发火的,看到对方这模样,又沉默下来了。
甭管对方是惦记上部堂高位了,还是想要搏一搏清名,至少这时候,不能拦着对方上进不是?
朱棣在这位侍郎心神俱震的沉默中,犹豫了片刻,才缓缓说道。
“朕刚刚接到一封奏报,建文帝,尚在世间!”
这话一出,原本就安静的朝堂,彻底落入了沉寂当中。
尤其是那些朝臣们,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而后,所有人都不自禁的打了个冷颤。
要知道,他们这里的大多数人,当初可都是建文帝的臣子。
从根子上说,他们有一个算一个的,全是叛徒。
但凡当了叛徒的,最害怕的,就是前老板的出现啊!
话说,他们都在朱棣手底下干了好几年了,小日子过得还真挺舒服的。
这一家伙猛然间听到建文帝还活着的消息,差点把这群人给吓死。
有些心里素质不怎么样的,甚至直接当场喊出了声。
“谣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其实也不怪他们不相信。
一方面是心理因素做怪,另一方面,当初他们可都是见证过建文帝“归西”的那场大火的。
结果,这忽然间冒出个还活着的建文帝,你让他们怎么能受得了?
倒是朱棣听到众人提起了那场大火,忽然眉头一皱想到了什么,而后满脸冷峻的沉声道。
“行了!”
“任何事都有可能,当初那场大火,谁能保证里面的建文就真的死了?”
“又或者说,谁能保证里面死的那个人就是建文帝?”
朱棣现在心中其实非常乱。
他现在很担心一个问题,那便是郑和的失踪,到底跟建文帝有没有关系?
看似这个问题无关紧要,不过是一个心腹内侍罢了。
可在朱棣眼中,这里面包含的意思太多了。
如果真跟朱允炆有关系的话,那么就能证明一个让人非常惊恐的问题。
那便是朱允炆哪怕到了今天,还有自己的势力,还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掀起一番风浪来。
这是何等惊人的消息?
既然此刻能把郑和掳走,那之后呢?
发展壮大之后会不会卷土重来?
到时候打着光复正统旗号的朱允炆,他朱棣又要用什么理由对抗?
要知道这些年他在位的时候,那名声也不全是好的。
况且,什么时候都不缺那种赌一把从龙之臣的野心家。
到时候,他又该如何去应对?
一想到这些问题,朱棣便觉着脑瓜子嗡嗡作响。
索性,他懒得自己琢磨了,直接把问题抛给了在场的群臣们。
问众人有何意见。
在场的大臣这时候不表忠心更待何时?
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叛徒当一次就已经够恶心人了,难道还想当两次不成?
当一次可以说是被迫、是机缘巧合,可当两次,那就是天生反骨了啊。
于是,眼见着朱棣开口,当即有大臣表示应当加派人手,撒开网到处调查。
最好是顺着现有的线索一路追查上去,届时若是发现目标了,最好直接斩草除根!
这条狠心到极点的建议,可谓是直白而又直接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了。
朱棣闻言却只是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倒是之前先出头的兵部侍郎,这会儿犹豫了片刻以后,拱了拱手道。
“陛下,臣倒是有个猜测,不知是否妥当,还请陛下恕罪!”
朱棣闻言敲了敲御案沉声吩咐道:“朕恕你无罪,你尽管说!”
这位侍郎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道。
“陛下,臣怀疑,建文帝若是还存活,多半和北王殿下有关。”
“毕竟,雁过留痕,堂堂一介帝王,哪怕身在草莽之中,咱们也不应该一点消息都没有。”
“除非他压根就不在大明,那咱们自然就发现不了了!”
一听这说话,朝堂之上所有人包括朱棣都愣住了。
他实在没想到,最后居然是这么个结果。
尤其是朱棣,这个猜测显然是击中了他心中最深处的恐惧。
他直接看着眼前这位侍郎道。
“你为何会有此猜测?”
这位侍郎听到朱棣没有发怒而是继续发问,顿时心中大定,连思绪都顺畅了不少。
“陛下,在臣看来,北王既有实力也有动机这么做。”
“北王对于大明应当是早有野心,欲用大华吞并大明,建文帝不过是他藏在暗中的一个棋子罢了!”
朱棣闻言直接满脸涨红的在御案上重重一拍道。
“放肆!胡说八道!”
这一声骂,让出言的兵部侍郎心中顿时一个咯噔,噗通一声就跪下了,忙不迭的赶紧请罪。
朱棣看着阶下众人那如鹌鹑一般瑟瑟发抖的众人,默默叹了口气。
“尔等退下吧,此事,朕自有计较!”
众人一听这话,自然赶紧走,再不走真马屁拍在了马腿上,那岂不是主动惹祸?
随着众人离开,朱棣端坐在龙椅上,沉默了半响后,朱棣提起一旁的御笔亲手写了封信函。
信被封上了火漆,会加急给朱柏送去。
对于朱棣来说,他现在最担心的是,希望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