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朱元璋可并不领情,此刻的他还正处在气头上。
“朱柏,你这个逆子,你可知罪!”
龙椅上传来了朱元璋暴怒的声音,让殿中侍立的一众大臣都不禁打了一个哆嗦。
朱柏顿时一怔,嘴角忍不住一阵抽搐。
不用想,他心里也已经明白了七七八八,一定是有人又在父皇面前给自己上了眼药。
这群吃饱了没事儿干的文官,一天到晚就知道找自己麻烦。
“父皇明鉴,儿臣何罪之有?”
朱柏的面色依旧平静,语气也还如先前那般不卑不亢。
刚刚进得宫来的朱标见到十二弟这副态度,也忍不住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放肆!”
“事到如今你竟然还不知悔改!”
朱元璋顿时气得直接拍了桌子,如果不是顾及君王威仪,他估计都要冲下去狠狠的教训一下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湘王殿下,你公然违背我大明律法,在燕地伙同张彦磊实行人**易,甚至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难道这些都没有罪吗?”
就在这时。
一直站在一旁的周光正踏出一步。
直接摆明了车马,再次细数了一顿朱柏的过失。
“我说姓周的,你少在这里胡说八道。”
朱柏虽然不敢跟朱元璋顶嘴,但是可不会惯着周光正这个家伙。
这老东西仗着自己的言官的身份,未经调查就信口开河,还给自己乱扣帽子。
这样只会耍嘴皮子的文官,朱柏心中最为不喜。
“你,你……”
周光正被气得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我什么我,你什么你,你说你哪只眼睛看到我交易大明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了?”
朱柏分毫不让,再次质问道。
“够了!”
朱元璋有一次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看向朱柏的脸色更加有些愤怒。
这一年多没见,朱柏这小子真是有些太过骄纵了,竟然在这大殿上就敢如此放肆。
“老十二,你给咱说说,你有没有进行人**易?”
朱元璋语气冰冷,言语中不带有任何一丝感情。
“父皇,儿臣在燕地兢兢业业发展一年,一直谨记您的教诲,从来没有过盘剥百姓,更不要说那人**易。”
“哼,一派胡言,张彦磊修官道凭空多了几万人出来,这些都是有据可查,难道你还想要抵赖不成?”
周光正继续不依不饶。
一旁的朱标刚要站出来替弟弟解释,朱柏便直接开口道:
“父皇可曾还记得,几个月前我要发兵攻打疆域的事情。”
“那些人都是我从疆域抓来的倭族战俘,请问周御史,什么倭族战俘也算的上是我大明百姓了?”
朱柏言辞掷地有声,条理丝毫没有因为老朱发怒而产生错乱。
“这……借口”
周光正被怼的牙口无言,朱柏刚才的话确实触碰在了他的盲区上,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就在这时。
锦衣卫负责递送的情报终于经过检查传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朱标此刻总算是松了口气,眼神悲哀的看了周光正一眼,在一旁看起了热闹。
果然。
没过多久,看完奏折的朱元璋,阴沉脸色立刻转怒为喜。
皇太子朱标为人忠厚仁义,体贴民情,他暗自前往燕地调查,老朱自然是放一百个心。
如今根据朱标汇报的情况来看,自己确实冤枉了朱柏。
老十二这一年,确实是取得了让人惊掉下巴的成绩。
“父皇明鉴,这一年儿臣殚精竭虑,将整个燕地的防御整整加强了数倍,除此之外,您曾调拨的十万移民已经全部安置妥当。”
“儿臣保证,他们每一户,家家有房住,有田种,除去税收外,不仅可以填饱肚子,每年还有大批的余粮。”
朱柏抓住机会,将自己准备好的说辞全盘汇报给了老朱。
这到并不他故意邀功。
而是他想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
也是为了能说服父亲改革货币制度,同时同意自己能够大批移民。
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心情越听越舒畅。
看到自己的儿子不但不是那种草菅人命的混账,反而拥有治世之能,他心里别提有多满意了。
如今当着满朝文武,这下子可是狠狠的打了他们的脸。
“哼,漂亮话谁都会说,你大批的车队往京城运送金银,这难道不是搜刮百姓所得?”
“我大明律法规定分明是交易人口者斩,倭奴虽然不是咱们大明百姓,但终归是人,你这是知法犯法,故意钻律法的空子!”
不得不说,周光正这给人扣帽子的本事确实了得,眼看对付不了朱柏,三言两语之间又给他按了令一个罪名。
“我呸,你少在这里跟我玩什么文字游戏,你把这些倭族当人?”
“那他们屠杀的咱们大明百姓,以及用命征讨他们的将士就不是人了吗?”
“我们要是把他们当人看,甚至还把他们供起来,那怎么对的起那些战死沙场的兄弟?”
朱柏的声音铿锵有力,越说情绪越有些激动,以至于到了最后眼圈都有些微红。
“你们这些只知道躲在后方耍嘴皮子的言官,天天没事吃饱了撑的就知道弹劾这个,贬低那个,你们真把咱们大明的将士和百姓放在心里了吗?”
趁着朱元璋还没发话,朱柏又是一阵猛烈的输出。
明里暗里的把朱光正这混蛋狠狠的骂了一通。
他这一番言论,很快就遭到了全体武官支持,这些人征战沙场,并不怕牺牲,但最恨的就是这些在后方坐享其声还逼逼叨叨的没用文官。
顷刻间,朝堂上的风向发生了巨大改变。
有几个脾气暴躁的武将此刻已经倒向了朱柏这边,跟着一起骂起了朱光正。
“朱光正,这些俘虏你把他们当人,那你告诉我,我们以后该怎么面对那些死去的将士!”
“他们尸骨未寒啊!”
“我大明誓与倭族不共戴天,谁要是把他们当人,谁就是我大明的敌人!”
“说的好!”
随着朱柏将节奏带向**,朱元璋大吼一声,激动的从座位上站起身来。
“说的好啊,不愧是我大明的男儿,不愧是朕的儿子!”
今天的朱柏可算是给足了他惊喜。
这一番言辞,可是彻底说尽了老朱的心坎里了。
“诸位,前不久太子和锦衣卫秘密调查燕地,如今已经真相大白,咱儿子并不是那种剥削百姓的畜生。”
“这一年他治理有功,是我朝廷的功臣!”
朱元璋一句话,彻底给朱柏的行为定了性。
周光正就算是心里再有不服,此刻也是一句话也不敢说,老老实实的站在了一旁。
文武百官一阵瞠目结舌,过了许久才反映过来,连忙高呼道:
“陛下圣明!”
“老十二,你对大明有功,说吧,想要让父皇给你什么赏赐?”
朱元璋微笑着转过头,看向了刚松下一口气的朱柏。
对于这个儿子他真是越看越喜欢。
“禀父皇,儿臣不需要赏赐。”
朱柏再次鞠躬行礼,“儿臣乃大明潘王,如今山海关未平,岂敢有讨要封赏的心思。”
“还请父皇恕罪,儿臣并没有在一年之内踏平山海关,扬我大明国威!”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做戏就要做个足套。
今天朱柏这般慷慨激昂的表现,已经赢得了很多武将的赏识。
这一番话,再次让人对他的评价高了不少。
“好,说的好!”
朱元璋欣慰的大笑一声。
“燕地这一年的发展所有人都有目共睹,这一路上,就连陕西的地方县令都上书对你进行夸赞,朕因为有你这样的儿子为荣!”
朕今天就准你,允许你的藩地进行扩充,整个燕地全部都归你管辖。”
“你要替咱牢牢的守住北部这座国门!”
朱元璋大手一挥,直接将燕地全部规划给了朱柏。
反正这小子和朱棣乃是实打实的手足兄弟,而且朱柏只是在燕地发展,朱棣肯定不会有什么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