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闲人

第7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字体:16+-

随着海公公的嗓音落下,整个朝堂为之一静。

朝堂诸公沉默片刻,便有人站了出来。

陈不飞站在队列中微微眯着眼睛,暂时还没到自己表演的时候。

他对这些朝堂上的事并不关心也不积极,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

而且陈不飞也不属于任何一个党派,因此对朝堂诸公所谈论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左耳进右耳出。

无非就是一些蝗灾之后,朝廷该如何赈灾,或者是一些党派之间的攻讦对立,争的不亦乐乎。

李世民稳坐钓鱼台,一直掌控着朝堂上的节奏,不偏不倚胸有成竹。

终于诸公争论结束之后,整个朝堂再次回复了平静。

李世民微微睁开眼睛,不露痕迹的看了一眼台下的陈不飞。

陈不飞心领神会,此时朝前跨出一步,随着他的动作,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他的身上。

众人都想好奇陈不飞究竟想要干什么。

只见陈不飞清了清嗓子,冲李世民拱了拱手。

“陛下,臣有本启奏!”

陈不飞清朗的嗓音在大明殿中回**,李世民点了点头。

“准!”

“陛下,如今大唐正是百废待兴,国力蒸蒸日上之际,臣认为应当广纳天下贤士,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分门第之见,有才能者皆可报效朝廷,为国为民排忧解难!”

“所以臣认为应该推行科举制,废除保举制!”

陈不飞此话一处,顿时满堂哗然。

“从每个乡镇开始乡试,选出前十为秀才,然后再进行郡试,同样取其前十最后才进行京考试和殿试,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中龙凤!”

陈不飞这一番话落下,整个大明宝殿“嗡”的一声炸开了锅。

衮衮诸公面面相觑,心中掀起一片波澜。

他们自然听懂了陈不飞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都在官场上混,诸公消息都很灵通。最近陛下一直都想推行科举制,这其实在朝堂上已经属于一个公开的秘密。

这是一场改革,也是一场巨大的变动!

然而对于所谓的科举制,衮衮诸公却有很多人表示反对。

因为他们大多数出生都是儒林豪门的人,彻彻底底的权贵阶级子弟。如果废除宝机制,让科举制发扬光大,对于他们这批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无异于动了豪门阶级的利益,很多人打心底里面反对李世民推行科举制度,李世民也知道想要革新是多么艰难的事情,这段时日以来一直都跟朝堂诸公打持久的拉锯战。

只是万万没想到率先被拉出来当枪使,居然是这个陈不飞!

衮衮诸公不敢跟李世民正面对抗,但是面对陈不飞他们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况且李世明让陈不飞作为他的发言人,表达出想要革新的意志,说白了也不想自己亲自下场对抗。因此诸公觉得这件事还有圆转的余地!

看样子陛下是想让陈不飞试探一下他们对科举改革的态度。

“陛下,不可!”

这时一个上了年纪的老臣颤颤巍巍的站了出来,他显示深深的瞪了陈不飞一眼,随即呜呼哀哉。

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不过很快就掩饰过去。

“李爱卿,有何不可?”

面对李世民不咸不淡的发问,那名垂垂老矣的老臣痛心疾首的捶了捶心口,指着陈不飞的鼻子大声斥责。

“陛下,礼不可废啊!”

“保举制自古以来流传至今,这是古礼,怎能轻易废除?”

“莫听此僚妖言惑众,现如今大唐内忧外患,先是蝗灾泛滥,后有边关告急,正是求稳发展之际,此时推行科举,岂不是让朝堂混乱一片?”

李大人一脸为国为民的样子,毫不留情面的呵斥陈不飞此番提议居心叵测。

一番话落下,又有好几位大臣站了出来。

“陛下,李大人所言极是!”

“现如今朝廷应该稳中求进,而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若是那般做,恐天下大乱啊!”

“陛下,此僚居心叵测,吾等怀疑他别有用心!”

陈不飞的启奏,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了阵阵的涟漪。

朝堂诸公对他发起了攻讦,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如同捅了马蜂窝,甚至还有不少人对陈不飞大泼脏水。

居高临下的李世民看着堂下的众生相,眉宇之间有一丝愁绪。

其实他早就预料到推行科举制定然会遭到衮衮诸公的反对,但没想过众人反应会这么激烈!

仔细想想,朝堂诸公这等反应也很正常,毕竟科举制一旦推行,伤害的是他们这些儒林豪门的自身利益。

说白了以前朝廷的晋升制度完全把控在儒林豪门的手中,想让谁上位想让谁下来都是他们说的算,可谓是一手控制着朝廷的人才命脉。

这是他们制衡皇权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拉帮结派壮大势力的方式。

试想一下,如果推行科举制,那么选举上来的人恐怕大多都是寒门子弟,本身就跟豪门阶级有天生的隔阂。

尤其是经过殿试之后,君王亲自提拔这帮寒门子弟,恐怕绝大部分人会成为皇党的成员!

那么其他党派再去拉拢就会非常的困难,并且还要让出大部分的利益,这根本就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因此众人对于陈不飞的提议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陛下,三思啊!”

“陛下,此僚居心叵测,妖言惑众,应当就地正法!”

“陛下,古礼不可废除啊,存在必然合理!”

……

一帮大臣群情激奋,纷纷起身反对陈不飞。

一时之间,陈不飞成为了众矢之的!

面对衮衮诸公的同仇敌忾,李世民低垂眼帘,目光不经意的望向沉默不言的陈不飞,他想看看陈不飞该如何应对眼下这局面。

堂下房玄龄和杜如晦以及长孙无忌几人面面相觑,心中也有些期待陈不飞如何处理。

至于程咬金尉迟恭这些武将,倒是没太大反应,朝廷推行科举制还是延续保举制,跟他们没多大关系。

毕竟军队晋升是看战功,跟文官晋升渠道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