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几位,除了程咬金,尉迟恭和秦琼之外,其他可都是文人。
虽然他们做的诗并没有达到千古流芳的程度,但是文学素养并不低。
毕竟唐宋的诗词,是中华历史当中最为璀璨闪耀的两个时代。
虽然李世民继位没多久,后世那些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大诗人都还没问世。
比如诗坛当中最为耀眼,名垂千古的李杜二人,一个是贞观年间中后期出生的人物,一个是唐玄宗时期的诗人。
至于白居易比诗仙和诗圣出生的更晚,更别提其他的诗人了。
但这并不代表大唐初期的诗词匮乏,反而是已经有了初现峥嵘的迹象。
所以当陈不飞的才华被当今圣上所肯定,被程咬金这个粗鄙的武夫所认可之后,这一下子就引起了在座所有文人的兴趣。
尤其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左右宰辅,他们都是来自书香门第的世家子弟,从小就饱读诗书,才高八斗。
尽管诗词方面不够突出,没留下什么出名的作品,可鉴赏能力不低,所以对陈不飞的诗词立刻提起了兴趣。
“陈兄,不妨今日做一首诗,给陛下和吾等助助兴,如何?”
长孙无忌见状,连忙开口提议道。
“没错,今日兴致盎然,宾主尽欢,美酒美食当配好诗!”
高士廉也在一旁附和道。
“不飞老弟,这帮家伙心里不服呢,给他们来一首诗,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程咬金撇着大嘴,摆出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姿态。
他太了解眼前这帮文官了,一个个可都傲气的很,之所以邀请陈不飞作诗,无非就是因为刚才陛下对陈不飞的才华推崇备至而心生了攀比之情。
不过程咬金也期待陈不飞能好好的打一下这帮高傲文人们的脸,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才高八斗。
见盛情难却,陈不飞只好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哪里会作诗啊?
以前读书的时候写个作文都拿不到高分,作诗这种高阶能力,他是半点没有,背诗倒是有一手。
不过陈不飞心里不慌,诗词嘛……抄呗!
穿越不当文抄公那怎么行?
“既然诸位如此捧我,那不飞今日就献丑了!”
陈不飞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
此话落下,整个正堂的气氛逐渐安静了下来,一个个都竖起了耳朵打起了精神。
只见陈不飞举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脑海中飞快地闪过各种各样的的诗词,最终灵光一现,或者说,他终于想起来某首能用的诗词。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朗朗声音响彻正堂,陈不飞闭目轻吟,而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在场之中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整个正堂的气氛如同死机一般,所有人目光灼灼的看着陈不飞。
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相互对视了一眼,皆是能从彼此眼中看到一丝深深的震撼。
李孝恭举着酒杯的手微微发颤,整个人呆若木鸡,好似在回味这首诗的余韵。
高士廉扯动嘴角想要说些什么,结果话到嘴边却发现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哪怕程咬金他们几个武将,也着实被陈不飞这首诗给镇住了。
“好!”
一声大吼打破了沉寂的氛围,只见李世民伸手一把拍在了桌子上龙颜大悦。
“好一个行路难,此诗真乃千古绝唱!”
李世民由衷的感叹了一句,看向陈不飞的眼神充满了欣赏和赞许。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这,这……”
高士廉一脸呆滞的喃喃自语,随即好像想到了什么居然当众掩面而泣。
他想到了自己少年时期的求学之路,那是多么的艰辛和困苦,对于那个时期的他来说岂不就是“行路难”?
陈不飞的这一首诗蕴含的意义实在是太深刻了。
甚至非常符合当下的情景,让诸位大人感同身受。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何等的豪情壮志?”
房玄龄摇头晃脑的感叹了一句,全诗听下来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一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这首诗的前半句说的不就是咱们现在吗?”李孝恭也开口说道。
在他看来陈不飞的才华的确惊为天人,居然可以结合当下的情景赋诗一首,而且还能如此的贴切。
“不仅如此,这是一种面对坎坷人生不畏艰难的态度,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风骨,这首诗真的作的太好了,听之令人振聋发聩!”
“论才华吾不如君!”
杜如晦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显然被陈不飞的才情折服。
“这首诗啊,可不简单!”这时长孙无忌拍着桌子脸色涨红,只见他站起身来,整个人激动的都有些发颤。
“这首诗不就是再说现在科举制推行所有面对的困境吗?”
“行路难行路难,科举制推行被诸多儒林豪门阻拦,可不就是行路难吗?”
“但不飞兄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和立场,这就是他的高尚品行啊!”
长孙无忌一番话落下,尉迟恭粗豪的声音也是紧随而至。
“不飞兄这首诗不仅是在说他自己,也是在说咱们,是在赞许陛下啊!”
“推行科举制是势在必行的大事,改变大唐未来的大事,若是没有陛下之英明,不飞兄之坚持,天下莘莘学子又该何时才能出头?”
“陛下,万岁!”
“不飞兄,也请受老夫一拜!”
尉迟恭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冲陈不飞深深鞠了一躬。
“哈哈哈,不飞你这首诗作的太好了,朕甚是欣慰,当赏!”
被尉迟恭拍了一通高明至极的马屁,李世民顿时龙颜大悦。
李世民虽然是武将起家,但是现在当了皇帝了,自然也是要把自己的素养什么的提起来。
其他大人们也一件兴奋,甚至按耐不住性子讨论起陈不飞这首诗的艺术性和代表性,气氛可谓是热烈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