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条件中任意一个都难如登天,更不用说三个一起来。
而且我还得说服中将那个老顽固、守财奴。
桑德西姆上校默默骂了一阵中将,什么“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命。”虽然他心里想的不是古汉语,但说出来就是那个意思。
骂归骂,方案要是不能让中将满意,那就是一张废纸。
他想了又想,终于决定拿出那套自己想了很久的方案。
虽然辛格巴尔中将对上校的想法有一定心理准备,但是当他看到上校做的PPT,看到地图上那众多红色攻击箭头的标记,他还是吃了一惊。
他对麾下爱将第一次感到吃不准了,桑德西姆上校一向有老辣稳重的名声,为何这次的计划竟然如此激进?
“放弃番哨山口,将敌军引。诱至南帮镇?”
“没错,我想放弃之前在班邵附近的阵地,诱敌深入。同时,目前集结在丁苏捷亚的北方军主力分为两部。
一部前进,在南帮镇附近迎击,另一部从无归湖古道迂回,夺回番哨山口!这样,当敌人顺着315号公路前进至南帮镇,他们就没有退路了,可以绝对保证歼灭!”
说到这里,桑德西姆上校有点激动:“为了这个目的,我们的士兵将必须跨越印缅交界线上严酷的群山。
幸好,有当地土著告诉了我一条千年茶马古道,顺着那条路,我们可以穿过山脊之间的河谷,直达无归湖畔。”
辛格巴尔中将注视着地图上标出的进军路线,沉思了一阵:“步兵可能还行,机械化装备怎么办?我相信战车和装甲车绝对没办法在你说的这条古道上前进。”
“中将先生,您说得很对,那条路只有两米到三米宽,绝大部分是土路。吉普车勉强可以开过去,装甲车或者战车绝不可能通过。
但是,我已经下令独立装甲团将大部分装备留在班邵附近的森林里,秘密伪装起来,部队到达指定地点之后,立刻就可以跟留守人员联系,拿到所需的机械化装备。”
辛格巴尔中将的眼神亮了亮,这倒是个高招,他之前没想到过。“那么敌军会如我们所愿,乖乖地顺着315号公路推。进到南邦吗?”
“这也是本次作战计划的一个关键,诱敌部队必须表现得非常真实,我测试过对面的前锋官,仅仅派出地方治安部队做炮灰,他是不会上钩的。
为此,我们需要在潘哨山谷进行一次像样的阻击战,最好拿出一支合格的部队,让他们在那里激战、死守、然后败退。
同时要采取措施麻痹敌方侦查,尤其是无人机,丁苏捷亚的部队调动一定要真真假假,甚至要制定多个欺敌计划。
并挑选擅长山地作战的步兵,以最快速度穿过无人山区,抵达出击位置。”
中将思索着,不觉开始点头,这个计划非常冒险,但收益也是相当可观,如果敌军被诱入国境,绝对无法顺着315公路逃回去。
逃进公路两侧的群山也没有活路,人生地不熟,没有补给,茫茫的原始森林会埋葬他们。
“一战消灭缅北夏人独立军主力,然后大军南下,直抵蜜支。那城郊。”
桑德西姆上校说着,指头顺着公路一直往下划。
辛格巴尔中将完全明白了他的意图,不得不说,这个计划极其诱人。只要成功,就能解决令他焦头烂额的一切问题。
新德里的统治者们也在盯着这里的战局,每天都发来各种联络和催促,如果漂亮地解决掉这个大问题的话。
辛格巴尔中将想,我的肩章是不是应该多一点装饰?
即使此刻心中仍然感觉不稳妥,但他已经动心了。
促使辛格巴尔中将下定决心的,是来自新德里的一封电邮。
发送电邮的人无足轻重,只是印地亚陆战队部的一个参谋,他奉命将一份绝密文件传递给中将,走军方秘密线路,电邮本身也经过加密,只有中将本人可以解码。
那是一份印地亚外。交部长与美丽国驻印大使的会谈纪要。
美丽国大使详细解释了美丽国的立场,美丽国支持免甸军组织讨伐“叛乱”的缅北夏人自治区。
同时不反对印地亚应邀参与“边境秩序回复”的战事行动,但米战队不会直接加入这场战争。
停泊在仰光附近海面的美丽国舰队将为免甸军组织提供物资补给和情报支持,但直接参战?NO。
印地亚外。交部长力劝美丽国从现在的立场上更进一步,他试图证明这场战争对美丽国有好处,没有得到正面回应,于是他换了一个角度,说这场战争对大统领统连任很有好处。
思考之后,美丽国大使再度重申不会加入战争,但根据外。交部长的观察,大使的态度变得有些微妙。
从一些暗示来看,美丽国大使似乎想说,夏国很快就会遇到东南沿海的大。麻烦,无暇顾及科斯米尔,他隐晦地建议印地亚抓住这一到两个月的窗口期,将一些事情变成既成事实。
辛格巴尔中将研究夏国已经很久了,作为东印地亚的最高战事长官,他一辈子都在研究雪山那边的对手,夏国东南沿海会有什么麻烦?这个问题拿屁股想都知道,肯定是台湾。
如果夏国会被拖住,那么就完全不必担心北线科斯米尔出问题,东面的战事行动也就少了许多顾忌,上校的计划可以从容推。进,用这个计划,还能从新德里要到更多物资。
一场梦寐以求的胜利就在眼前。仿佛熟透了的樱桃,唾手可得。
辛格巴尔中将决定冒一次险,“做吧。”他告诉桑德西姆上校。
桑德西姆上校开始推。进他的计划。
首先是不惜血本,以亲自训练的独立装甲团主动出击,向班邵发动袭扰式进攻,他秘密对带队领导下达了指令,一旦遭到反击,就假装败退并逃跑,务必引。诱对方向番哨山口进军。
中将对此表示不解,指出他指派的那些领导并不擅长战术欺骗。假装败退很容易被看出来,不如适当掺杂一些炮灰人员进去,毕竟炮灰最擅长的就是败仗之后脚底抹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