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校尉见林将军带着六万长城大军赶来了,随即对林将军说道:“林将军,我收到飞鸽传书后,迅速在三门关部署好长城工事,等着你们大军前来。”
“王校尉,你驻守边关长城辛苦了,我这次带了六万大军前来,就是会同你这里的一万大军一起去攻打三门关东面的豫州长城,说说打探来的豫州长城的匈奴兵驻防吧。”林将军捋着胡须说道。
王校尉答道:“林将军,接前方探子来报,后赵在豫州长城屯兵五万驻守,后赵以为我们起义军会从潼关进攻豫州,所以大量兵力都调到潼关外的黄河战船上去了,后赵的征西大将军姚将军、豫州刺史卫刺史、幽州刺史周刺史、并州刺史金刺史都在潼关城外的黄河战船上,并不知道我起义大军会来三门关攻打豫州长城。”
“甚好,这天也快暗下来了,你和石中郎将连夜准备好长城工事,明日我们长城大军就要一鼓作气去拿下豫州长城了。”林将军点头道。
王校尉和石中郎将齐声说道:“遵命,林将军。”
随后石中郎将和其他将士就下去准备长城工事去了。
林将军坐在三门关军营中看着文书,这时候拓跋静来了。
拓跋静说道:“林尘哥哥,明天就要进攻三门关东面的豫州长城了吧。”
林将军答道:“是啊,静妹妹,到时候我们上前线打仗的时候,你要好好呆在这三门关军营中,不要到处乱跑。”
“好的,林尘哥哥,我记住了,对了,我还有一事,我想现在和你一起去看看长城榜队,那四百名勇士有的是第一次打仗,我要给他们打打气,让他们不要惧怕。”拓跋静说道。
林将军点头道:“好啊,静妹妹,我这就带你去长城榜队。”
随后林将军就带着拓跋静去往三门关军营中的长城榜队了。
进入军营大帐后,上官浩野和裴雄德正在擦拭大刀,他们见林将军来了,随即都站起来。
林将军说道:“众长城榜的勇士们,明天你们就要去跟随长城军攻打豫州长城了,我知道,你们中有好多是第一次打仗,不要怕,拿起你们的勇气,杀后赵匈奴兵一个片甲不留。”
裴雄德答道:“谢谢林将军的鼓励,我们这些勇士定当谨记林将军的教诲,也定当奋勇杀敌,不会令你失望的。”
“好的,明天就看你们的英勇表现了,拓跋静,你也和长城榜的勇士们说几句吧。”林将军捋着胡须说道。
拓跋静顿时害羞起来,她说道:“众长城榜的勇士,你们是我们长城军的精良之军,你们经过了层层挑选,最终组成了长城榜队,与流星锤队、长城鬼斧队、铁面重甲队、长城敢死队、长城战车队并列,希望你们明天拿出你们胸中的勇气,奋勇杀敌,杀后赵匈奴兵一个片甲不留。”
众长城榜勇士齐声喊道:“遵命,拓跋静公主,我们定当不会令长城军失望。”
拓跋静听到这,随即给长城榜队勇士们一人发一个玉佩,随后就和林将军一起离开了。
天刚刚亮,山峦间都是薄雾,长城在山峦间若影若现。
林将军带着六万长城军做好战斗准备,开始往三门关以东进攻豫州长城。
只见那三门关上早已架起了大量的抛石机和灵宝大弓。
林将军大喊道:“英勇的长城军,拿出你们的勇气,进攻、进攻。”
随后大量的抛石机抛出巨石,砸向豫州长城守卫的后赵匈奴兵。站在三门关的长城军弓箭手拉着大弓,万箭齐发,射向后赵匈奴兵,匈奴兵一个接一个的被巨石砸死,被箭射死。
抛石机抛了一会巨石后,林将军大喊道:“全体将士,冲啊,冲啊。”
随后林将军就带着六万长城大军,以排山倒海吃势,冲向豫州长城,只见那豫州长城狼烟四起,林将军拿着马槊刺死一个又一个后赵匈奴兵。
林将军的长城起义军与后赵匈奴兵混战着,杀的是天昏地暗,人仰马翻,横尸遍野,血流成河。
守卫豫州长城的后赵黎校尉拿着大刀和林将军砍杀在一起,林将军挥动着马槊刺向黎校尉,两个大战几回合,打的是难解难分,最后林将军猛的一冲,马槊刺入了黎校尉的肚子中,刺死了黎校尉。
后赵匈奴兵见他们的首领黎校尉被刺死了,纷纷退却,往后撤,林将军则带着大军继续前进,击杀着一个个后赵匈奴兵。
匈奴兵见不是林将军的长城起义军对手随一直后撤,这时候上官浩野和裴雄德带领的长城榜队士兵搭着云梯爬到了豫州长城后撤的后方,杀的后赵匈奴兵一个片甲不留,后赵匈奴兵节节败退,又被裴雄德率领的长城榜勇士堵住退路。
那些后赵匈奴兵只好无奈翻越长城往山下跑,林将军命弓箭手万箭齐发,射杀着一个个跑下山的匈奴兵。
最后林将军和裴雄德率领的长城军两面夹击,杀光了豫州长城上的残余匈奴兵。
见那些逃跑下山的匈奴兵逃向豫州城去了,林将军随下令不要追,最终林将军的长城起义大军拿下了豫州长城。
林将军随即命王校尉守卫好豫州长城,加强工事,他则带着一些将士回到三门关长城军营去了。
军营中,林将军对石中郎将说道:“石中郎将,眼下我们已经拿下豫州长城,我们以后可以放心的去攻打豫州了。”
“林将军言之有理,现在我长城军拿下来豫州长城,使雍州长城可以和豫州长城连在一起,我们这次偷袭,打得后赵匈奴兵一个措手不及,他们估计想着我们还在潼关城呢。”石中郎将捋着胡须答道。
“是啊,我们这次偷袭很成功,那些被新选出的长城榜勇士表现很英勇哦,直接架云梯跑到了匈奴兵撤退的后方,和我们一起形成夹击,把豫州长城的匈奴兵硬逼得翻越长城,跑下山去。”林将军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