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教主大人

第35章 大元帅1

字体:16+-

都元帅府一共三个元帅,依地位来说,郭维国是主将元帅,张维城和赵无忌是偏将,一切军务都应该由都元帅发号施令。

可是一来郭维国没有军事经验,领导起来真是不是那回事,而张维城就是一勇之夫,逢事毫无决断;

二来,这赵无忌很会笼络人,不但有大批勇猛善战的贴身伙伴,比如吕冰、庄天正等一批将领,更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系统的军队,这一部分军队由他招降、训练、组织、指挥,占郭系军队里很重的分量,赵无忌很有远见,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力量;

第三,赵无忌有计谋有野心,打定主意要独吞郭系军队,对郭、张两帅事事使心计,又有宋乙寒、丘轩用弄文墨的做帮手,越发做得开,毕竟男子汉大丈夫生存在天地之中要自己做出一番事业,不能一直只在别人手底下做事。。

以此,赵无忌虽然只坐第三把交椅,但是对于军队却做得主,办得了事,俨然是事实上的主帅。

共县人邓文宣,十六岁就跟父兄起兵,父母都阵亡了,邓文宣就带着部队,每次战斗总是挺身当前,弟兄们都很喜欢这样的队友,能带着打胜仗,军中都服他果决。

怀远人孔仲武,力气绝人,勇冠三军,性情刚直,又有智谋,做了一些时候的强盗,看那些首领打家劫舍,没出息,决心自找出路。

后来两人都来投奔赵无忌。

邓文宣有队伍,做官军总管,孔仲武做前锋。

贺州东南部与长江接壤,城区小,驻军较多。经过乾坤王朝的几次围攻,粮食再次短缺。长江对岸,正对面就是太平。

太平南临芜湖,东北与大吉庆接壤,东临丹阳湖。环湖丹阳镇、高淳、宣城都是水稻产区。我担心的是看到对岸有米粮仓库,被长江隔绝,波涛汹涌,波涛汹涌,没有船怎么过得去?

如果船少了也无济于事,肯定有一千艘,怎么能建一段时间?即使有足够的船只,没有水手怎么能航行?

.........

巧合的是,巢湖水军首领李乔头的代表来了。

原来,乱局之后,巢湖地区郝家的俞家——俞廷玉、通海、通源、通远父子,廖家永安、永中兄弟,赵忠忠和钟勇兄弟,集结地方势力,

推举李扒头做大头目,双刀赵坐二把交椅,屯泊巢湖,联结水碧,有千多条大小船只,万多人的水军。

和庐州的明教的军队元帅左君弼结下仇,吃了好多回败仗,势力孤单,派人来求救兵。

赵无忌特别高兴,亲自到巢湖联络,苦劝与其死守挨打,不如结伴渡江,正好五月间梅雨季,连下二十天,河坑都淹平了,毫不费事,大小船只悉数到达和州。

李乔头带人在和州迎接见了赵无忌,又知道是来结盟的,便欣然同意。赵无忌立刻命人在都元帅府内布置宴席,款待众人。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船队出发赵无忌带人护卫,亲自送李乔头一行出城。

李乔头是老狐狸,见状暗笑:赵无忌真是急了眼,连我们都要抢,还是先稳住他吧,等他走后,再想办法收拾他。

.......

船队出发半个时辰,李乔头突然叫停了对方。

李扒头问:“什么事?”

李乔头沉吟片刻,低声道:"赵无忌此番来意,并非诚心相求。”

李扒头问:"为何?”

李乔头说:"赵无忌是在利用我们。”

李扒头冷哼道:"他以为凭借这点小”

伎俩,就能骗过我们吗?”

李乔头说:"他是在试探李扒头不悦道:"这种试探,我又把门完全可以拒绝啊?”

李乔头道:"他想让我们知难而退李扒头问:"你的意思是,放弃巢湖地盘?”

李乔头道:"没错!”

李扒头怒道:“你疯了?你忘记我们的誓言了?”

李乔头摇头道:"我没忘。只不过....”

李乔头得知消息,立刻率领本部水师,沿江西下。

赵无忌见机得快,立刻调集所有船只,在码头集结,与敌人相遇,一番恶战,双方杀声震天,赵无忌以少胜多,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全歼对方,一口气打掉对方两个水师的旗舰,俘虏李乔头和他的一百五十多水军。

这时,和郭维国、张维城等人汇合,大军浩浩****向东而去。

........

途经巢湖,一支大军突袭巢湖。李乔头大怒,立刻率领两万水军迎击。两军激战半日,李乔头大败,李乔头的水军损失惨重。

这一日傍晚,赵无忌率部在离巢湖三十里处停歇,休整。

赵无忌的一名副将说道:"元帅,巢湖的贼寇已经退走。"

赵无忌皱眉道:"贼人为什么不继续追击呢?"

那人答道:"他们已经退到南边了。

听说那边的山贼比较凶狠。"

赵无忌说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是赶紧走吧。

那人问道:"元帅,你说咱们现在往哪儿走?"

赵无忌想了想说道:"咱们还是先找个落脚点,再慢慢商议吧。"那人点点头。这一日

李乔头听闻赵无忌要求自己的儿子与他联姻,一口拒绝。

李乔头是一个聪明人,知道这样的机会不多,若不抓住这次机会,他日就难以翻身。

李乔头的儿子李彦风,已在军中做过几年副将,军功显赫,年轻人正值壮年,又有雄心,听说赵无忌要与他联姻,心动不已,立马向父亲请命,率领百余骑,赶赴和州。

李彦风率领百骑,沿长江而上,半月的时间就到了。

当然这下半部分也不是,这邓文宣和孔仲武也投奔了赵无忌,于是赵无忌的力量越来越大,他目前就是缺少一个时机,才能堂堂正正的当元帅。

于是时机来了,泸州的明教军队朝他呼救,他不能不帮,赵无忌决定利用一下这场战争,来为自己的职位谋划一番。

赵无忌开始准备军队,准备发兵,去对抗乾坤王朝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