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教主大人

第37章 大元帅3

字体:16+-

乾坤王朝的军队分两路包围太平:水路以大船封锁彩石,堵住红明军的归路,陆路由民兵元帅王野先率军数万进攻,形势急迫。

赵无忌亲自领将士们拼命抵住。新讨的二夫人孙氏,劝赵无忌把府库中的金银抬到城上,分给有功将士,这样就激励了他们作战的动力。

然后又重金之后,组建了一军敢死队,绕到敌人背后,前后夹击。乾坤王朝的大军大败,赵无忌生擒王野先。

赵无忌劝他投降,王野先也是个有眼力的人物,乾坤王朝命不久矣,跟着也没有前途,倒不如投奔赵无忌。

赵无忌想到了一个方法将王野先捆绑在身边,那就是结为兄弟。

王野先也是赞同,因为这自己的生命也有了保障,于是赵无忌宰了白马乌牛,祭告天地,与王野先结为兄弟。

第二天,王野先全军归降。约好一同攻取集庆。

王野先的妻子被留在太平当做人质,部下被张维城领去攻集庆。

王野先他是大地主,极恨这些起义的明教军队,暗地里嘱咐部下,只装作打仗的样子,千万别认真打,三两日自己脱了身,就回来打明军。

这话给赵无忌的心腹检校探到了,赵无忌心里明白,也不告诉张维城。

到集庆城下,元朝守将福寿力战,张维城只有小半人在打,大半人在看,吃了大败仗,打的没头没尾的。

赵无忌索性放了王野先,让他带领旧部,和郭维国、张维城合军再攻集庆。

王野先早已和元将福寿约好城内外表里夹攻,邀郭维郭吃酒,席间杀了,生擒张维城,送给福寿也及时杀死。

乾坤王朝地军会师总反攻,明军大败,死了两万多人。

王野先追击到溧阳,马法落后,当地民兵不明底细,听说他投降了红军,设埋伏也把他杀了。

部队由从子兆先接管。赵无忌借刀杀人,郭张二帅一死,郭元全的旧部全归赵无忌指挥,成为名实一致的都元帅,大明王麾下一员大将了。

郭元全次子郭维爵,小明王命为中书右丞,在赵无忌底下做官,没有兵,更没有权,眼睁睁看着郭家的基业改了姓,忍不住背地里发牢骚,给赵无忌结果了。

郭元全的小女儿孤苦伶仃,无可倚靠,赵无忌收作第三房小妾,侍候她父亲当年的亲兵。

赵无忌率领大军渡江,马夫人和将士的家眷仍留在和州。

和州是后方基地,得有亲人镇守,而且将士家眷有人看管,也可以使将士安心作战。

和州和太平的交通只有水路,虽然七八个月来陆续占领了溧水、凓阳、句容、芜湖一些城子,集中孤立,三面被包围,可是水路却被乾坤王朝的军切断了,消息不通。

一直到乾坤二年二月,赵无忌大败乾坤王朝的水军,尽俘其舟舰以后,两地的来往才完全畅通,有了信息,军心也安定了。

三月初一,水陆大军并进,三攻集庆,城外屯兵陈兆先战败投降,的兵三万六千人。集庆城破,守将福寿战死,元帅康茂才和军民五十余万人归降。赵无忌入城后,召集了一次官吏和民众的大会,剀切宣告:“乾坤王朝这个坏政府,政治腐烂,到处在打仗,百姓吃够了苦。

我是来替你们除乱的,大家只要安心做事,不要害怕。好人我用他,坏事替你们除掉。做官的不要乱来,叫百姓吃苦。”

几句话安定了人心,恢复了秩序。当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设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帅府,以廖永安为统军元帅。

番外:赵无忌自封为元帅。

大军进入应天府,驻扎下来。赵无忌的大军没有停歇,继续向东挺进。

大军的行军速度很快,到了八月中旬的时候,终于到达了南京附近。

南京离集庆路只有四十里,南京是乾坤王朝的皇帝住所,赵无忌不敢深入,只能远远地望着。

他命令军士,不得越过南京,不能轻易踏足南京周围百里。他还是担心这里会有乾坤王朝的奸细混入。

大军停止休整,准备明日进攻集庆。

赵无忌在军营里,召开了军中大会。

军中大会的主持者就是他自己,军中大伙都知道他的能耐,也都尊敬他。

"各位,大军出征的时候,将士们受了很大的委屈,我心里非常难过。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这场仗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责任,是天下人的责任,我们每一个人的肩膀上都有一条绳子,我们要承担起天下的责任,我们要对得起祖宗,要保卫我们心目中的家园。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家园被乾坤王朝夺走,那么我们不是丢了自己的脸,而是丢失了祖宗的脸。"

"是!"

一切井然有序,赵无忌也松了口气,开始整理各项文件,拟诏,册封大臣和各级官吏。

此时的乾坤王朝的大皇子,也是现今乾坤二年四月份,也就是元年三月初十,正在乾元殿议事。

元年三月初十,赵无忌正式颁布新诏,命王世宗即位,命王世宗为太子。

王世宗的身体状况不错,但因为年事已高,加上一连串的刺激,让他身体大大垮了下来。

他在大医院调养了两个月才慢慢恢复,但身体还不如从前,只能坐在椅子上休养。

乾元殿上,大臣和王公大臣站了一排,等候乾元帝下达任何命令。

乾元帝面色苍白,身体有点虚弱,但声音洪亮,他沉思了半晌,问道:"诸卿,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摇头。他们的意见不一样,但却都不想出来说,毕竟谁都知道,皇帝病重,朝堂内外的局势不明朗。

大臣们不敢出头,王世宗也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但还是想知道下属怎么说,于是又问道:"你们都不说话,朕就当你们是默认了啊!"

一时间,大明王朝名声大振。

三月二十二,大明王朝大军南征,攻克青龙关,占领北京。

北京皇宫内,赵无忌坐在大殿中央的宝座上。左手边是一群臣相,右手边是皇帝的亲叔侄、王爷公子哥儿。

赵无忌扫视众人一眼,淡淡说道:"诸位爱卿,今次我军出兵,大军分为四路,各自占据四城。大明王朝的东南西北四路,我们都是要守住,防止他们从我们背后偷袭,所以,你们各自都要派人守卫城池。

城池一旦失守,你们的脑袋随时会搬家。"

下面的文武官员都低垂头颅,不敢看赵无忌,他们知道赵无忌的脾气,他们也不愿意得罪他,得罪了他,就是找死。

赵无忌继续说道:"我的意思是,我不需要你们为了我卖命,但我要求,你们必须尽职,一旦有人不守纪律,或者不守规矩,我就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

下面的文武大臣们纷纷点头。

赵无忌看向赵延昭,说道:"皇儿,今次的任务很艰巨,一方面要防备乾坤王朝的兵,另一方面还要防备太平王朝的兵。你有什么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