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日,朱由检让户部批了笔款子,交到制钞场那边,开始制作银币。
朝廷要用银币替代银两的风声,已经传了出去,不少百姓,对此倒是心有疑惑。
酒楼之中,数个行商模样的人坐在一起,说起这银币的事情。
“老兄,你路子多,倒是来给我们说说这银币的事情。”
听到这话的中年人,轻轻点头:“这事情,我也是从我舅舅哪儿听说的。”
问话之人起了兴趣,立刻追问。
其他旁听之人也开始起哄:“来来来,老兄先喝了这杯,喝完就给我们说说吧。”
“就是,就是,咱们舅舅都说什么了?”
这旁听之人打蛇随棍上,只是几句话的工夫,就和他攀上了关系。
那中年人推脱不过,只好喝了这几杯酒。
酒力上涌,这人面红耳赤,先是撤了几句闲话,然后才说道:
“朝廷的打算,不外乎是回收市面上的银子,然后铸造成银币,这倒是和以前的官银差不多。”
朝廷收了税之后,是不会把散碎银两存进库房的,而是先制成银锭。这个熔炼过程的花费,也就是传说中的“火耗”。
所以旁听之人立刻问道:“那朝廷发行银币之后,以后再缴税时,是否还要再给火耗?”
那人一笑,说道:“当然不需要了!”
其他人听到这话,立刻长出一口气,向着皇城的方向拱手:“陛下这是又实行了一条仁政啊。”
正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嗤笑。
这几人立刻不满,回头看过去,还想过去争辩一番。
只见临街的桌子上坐着一个年轻的公子,边上还坐着个中年人。
他们身后还站着几个壮年,家丁模样,肌肉隆起,一看就不好对付。
那几人见状,立刻缩起脖子,熄了争辩的心思。勉强又喝了几轮酒水,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等他们走后,按年轻人才笑着问道:“司马爱卿,这几个人莫非是你特意安排好的,就是为了拍朕的马屁?”
司马懿听完之后,立刻摇头:“陛下这是说的哪里话。”
“您突然召我入宫,然后说是要微服私访,我就算想拍您的马屁,也根本来不及找人嘛。”
朱由检微微一笑。
司马懿见皇帝心情不错,于是继续说道:
“不过这几人说的也没错。据臣所知,朝廷发行了新宝钞之后,虽然按着规定,各税关必须无条件收取宝钞。”
“只是各地的收税官员,也是下有对策。”
“在他们那里,凡是用银子缴税,能让他们拿到火耗的,那就立刻收走,准许完税。”
“但要是拿着宝钞过去的,就反复挑刺,折腾许久,才会把宝钞收下。”
“如此一来,倒是有许多商人无奈。”
“他们事情颇多,没有时间在税关那里耽误,于是仍然只好用银子来缴税。现在陛下推行银元,倒是再没有这个担心了。”
“所以他们夸赞陛下,说推广银币乃是仁政,倒还真是发自肺腑。”
这话说得不假。
朱由检在锦衣卫和东厂传回来的情报之中,也得到了同样的消息。
朱由检拿起酒杯看了一眼,然后轻轻放下,才继续说道:
“朕还听说,官员之间,都把这个叫火耗归公。这话可就大错特错了。”
“朝廷铸造银币的收入,价值一两的银币,不过才能得到五十文。”
“可是官员们从一两税银上,获取的火耗,至少也有二百文。前者只有后者的四分之一罢了。”
其实对于发行银币,竟然能起到火耗归公的功效,朱由检倒也颇有些意外。
司马懿低头思索一阵,回复道:“回禀陛下,朝廷先是发行新宝钞,然后又推广银币,这些官员们收入锐减,因此说一些怪话,也是人之常情。”
朱由检撇了撇嘴,并不答话。
过了一会儿,朱由检才说道:“陪着朕出去走走吧。”
二人抬脚就往外走,结账的事情自然不用他们操心。
他们来到酒楼之外,只见此时华灯初上,倒是十分繁华。
只不过此时刚出正月,按理说正是该下雪的时候。但在他们的眼光之中,路边街角却十分干净,几乎看不到什么积雪。
司马懿顺着皇帝的目光,也注意到这些,小声说道:“陛下,顺天府有奏报,说入冬之后,各县的降雪都不算多。”
朱由检淡淡点头,这奏折他也看到了。
同时他心中还隐隐猜测,或许是因为春夏时,黄河一带要大大地降水,所以现在顺天各地才不怎么下雪。
不过这也不过是猜测,所以他也没有说出口。
朱由检换了个话题,对司马懿问道:“朝廷安置在城中的那批百姓,现在过得如何?”
司马懿想了一阵,才想起来,皇帝所问的,应该是秋天时顺天一带清查两册,查出了不少隐户。
一些隐户分到了田地,另一些则安置在京城。
司马懿说道:“陛下既然下旨,地方官员哪里敢怠慢?”
“朝廷修筑外城时,已经给他们找到了生计。”
朱由检听完之后,笑着点头,然后带着司马懿,在街上又闲逛了一会儿。
他见百姓倒也算安居乐业,才满意地返回宫中。
朱由检叹了口气:“京城乃是天子脚下,百姓的日子倒还过得去。”
“就是不知道其他各处,百姓生活如何。”
司马懿眼珠一转,知道这问题不好回答。
虽然朱由检继位这几年,百姓的日子其实已经好过了不少。
因为外敌接连被灭,朝廷不用征收额外的军饷。
而且贪官污吏虽然确实还有不少,但朝堂上毕竟清明了不少,这些官员顶多也就是拿些火耗之类的“成例”。
要是想要随意刮地皮,可是要被言官弹劾的。
但是说到底,普通百姓靠着那人均几亩地的薄田,此时粮食亩产也并不高。
他们顶多也就是混个温饱,也就那么回事罢了。
不过,这话却不能对皇帝直说。就算朱由检其实知道是怎么回事,这话他也不能直接说出来。
司马懿换了个角度,开始拍马屁:“陛下心中装着九州万方,实乃社稷之福。”
朱由检看了他一眼,然后才说道:“你怎么也学会了大明官场上的毛病,开始打太极了。”
“朕提起此事,正是有心南巡,要看一看我大明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