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万界打工人

第二百八十一章 舰队的买卖

字体:16+-

这时,突然有人伸手问道:“提督,末将听说您新采买了一批碎茶?”

李华梅抬眼看去,看见是自家的军需官,淡淡点头:

“正是,前日我不是已经令你们做过比对,这鲜茶叶的效果确实不错。”

军需官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

“提督大人,采购散碎茶叶合情合理,只是末将以为,您采买的有些太多了。”

说道这里,他拿出一张清单,正是那几个茶商送过来的。

他们生意不好做,所以做好了最后一搏的准备,早已把库房里的存货都运到了附近。

李华梅那边刚一点头,他们立刻就把货物送到舰队的仓库。

朝廷这几年的名声好了不少,而且李华梅做事一向有公道的名声,所以这些茶商也不怕拿不到货款。

那军需官指着清单,对李华梅说道:“提督,他们送来的茶叶,足够让几十万人喝上一年了,而咱们的人手,还不到两千人。”

李华梅淡淡一笑,对此并不意外。

这些茶商本就是做蒙古人的生意,蒙古人大约有一两百万人,所以他们库房里囤积了大批散茶,也很正常。

说到底,若非他们手里砸了这么多的货,也不会被逼到山穷水尽,又何必去走曹化淳的门路?

李华梅说道:“此事我早有计较。”

“下一批船只马上就要交付,到时候另招一批水手,我军总数便直逼三千,自己就能消费掉不少。”

“另外,下次出海时,随船带一些散碎茶叶,发卖给殖民点的百姓就是。”

“过去这两年,朝廷组织的移民也有十几万,加上早年间自行南下的百姓,加到一起,也有二十万之多。”

“只消他们每人买上一点,这些茶叶自然可以卖出去。到时候咱们舰队还有得赚,可以拿钱再买几艘船了。”

听到李华梅的安排,军需官连连点头。

这大明军队可没有不需经商的规矩。

尤其是这海军,更是有参与海贸的传统。

至于那二十万南洋百姓是否真要喝茶,这事情其实不重要。

只要他们肯买茶就行。

一般茶商做不了的生意,不等于他们这南洋舰队就做不成。

那军需官心中盘算一阵,才点头道:“若是如此,末将自然不会反对。”

李华梅点了下头,然后又说道:

“现在刚出正月,接下来三个月里,几乎不会出现台风,正是我们出海的好时机。”

在场的将军听完之后,纷纷点头。

“我们舰队中的新手还是不少,正该加紧训练。”

海军与陆军不同,专业的水手远比资深老兵难以训练。

尤其是这些年大明海贸发达,水手们随便就能在商船上找到个好活计,自然不愿意参加水师。

而那些愿意被招安的海盗,李华梅又不愿意用它们。一来二去,就只能自行训练水手了。

等众将离开之后,一个近侍跑进来说道:“提督,曹公公来了。”

李华梅笑道:“既然是曹公公过来了,那就请他进来吧。”

不多时,曹化淳走了进来,见到李华梅就要行礼。

李华梅抬起手,拦下他,然后才说道:“几日不见,你怎么突然开始多礼了。”

曹化淳听到这话,心中苦笑:“哪里是几日!从去年入冬之后,你见海面平静,就连日出海。”

“就是过年那几日,才在港口安生呆了几天,然后又出去了一个月。”

曹化淳摆手道:“嘿嘿,老奴都快一个月没见着您喽。”

李华梅听他自称老奴,略微有些不喜欢,但也没有纠正,只是问道:“你今日前来,莫非是为了那些茶商的事情?”

今日茶商来找她时,拿的就是曹化淳的条子,所以她才有此一问。

曹化淳摇头,茶商的事情哪里会让他亲自动身。

他拿出一份坻报,对李华梅说道:“朝廷已经发出了通知,司马懿要做钦差,不日就要南下了。”

他和司马懿是当年一起做局砍人的交情,而且曹化淳自己也是锦衣卫指挥使,自然不用尊称他为“阁老”。

李华梅不置可否的点头,朝廷任命钦差这事情跟她又没有关系。

等过了一阵,她才反应过来,对曹化淳说道:“莫非你要北上去见一见这位老友?”

“若是如此,你直接出发就是,不用向我请示。”

曹化淳轻轻摇头,他见李华梅还没有反应过来,心中轻叹一声,然后才开口说道:

“据老奴所知,朝廷派司马懿南下,其实是为王前驱。”

“是陛下不日就要南巡,所以让司马懿来打个前哨。”

听到这话,李华梅才反应过来。

她脸上一红,过了好一阵,才开口说道:“不知皇帝何时才会南下?若是时间合适,我倒是可以过去见他一面。”

听见李华梅说出这话,曹化淳连连点头。

他思考一阵,才开口说道:“陛下若是南下,总要准备上一个月,然后从水路,到达南直隶。”

大明虽然已经废漕改海,大运河上的商船数量一落千丈。

商船少了之后,沿岸的官府就没有动力,每年再调动大批民夫去疏通河道。

但他们也不会故意去阻塞运河。

所以现在,大运河仍然能够行船。皇帝如果要南巡,肯定会沿着水路南下。

曹化淳继续说道:“这一路上,陛下若是不怎么停留,那么三月中旬就能到达凤阳,祭祖之后,四月初就能到应天府。”

听到曹化淳的计算,李华梅暗自点头。这皇帝起居出行的事宜,还是这老太监熟门熟路。

李华梅说道:“既然如此,我倒是还有出海的机会。”

曹化淳听了这话,面色一垮,他本以为李华梅已经改变心思,要讨好皇帝,自己也能跟着回到京城。

但现在一看,这李华梅固然对皇帝还有亲近之意,但却也不想放弃出海。

曹化淳表面上点头,心中却盘算到:

“我一直呆在江南,这可不是长久之计,看来还是要想个办法,早日回京。”

“再过几日,那司马懿就要南下,到时候我可得找个机会,去向他问个计策。”

曹化淳想到此处,便也不再纠结。施施然地离开码头,便要回到城中。

他人生这几十年都生长在北方,本就受不得南方冬天这湿冷的天气。在码头附近只是待了一会儿,就浑身难受,自不会在这里过夜。

不过他刚走出码头,就看见一个骑马的锦衣卫从眼前跑过。

他命人拦下询问,过了一会儿,去询问那人回到曹化淳身边,拱手道:

“回禀曹公公,那人是去送信的。原来是欧陆又有新消息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