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秘卷之青玉案

第十二章 新的死者

字体:16+-

“奚掌柜!奚掌柜!”走廊上传来了潘木春的声音。

奚玉洁立刻回答:“在,什么事?”

潘木春走过来:“噢,宋大人也在呀。”

宋世昆点头:“嗯,我过来查看一下苏金华的尸体。”

潘木春又听到苏金华的名字,神情立刻悲伤起来,穿着嘴巴一张一合,看样子是想说些什么,但是却说不出来,一扭头,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妇人便哭了起来。

奚玉洁理所当然地劝了几句:“老太太,人死不能复生,您节哀顺变。”

潘木春抹了一把眼泪:“怎么能节哀顺变啊,我、苏金华、葛水仙三个人都曾经是北宋皇宫里的宫女。后来,开封城破,北宋灭亡,三个宫女纷纷南渡,就这么分散到了南宋的各地。时隔二十六年之后,三个老姐妹才重新相聚。开封时,我们三个也是风华正茂的小佳人,但是再聚首,都成了年过半百的老人。我们三个人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心中却是有着诸多的感慨。然后……突然之间,阔别二十六年好不容易才重逢的老友突然就死了。”

潘木春做了一个深呼吸,像是在努力平静自己的心情。而奚玉洁和宋世昆一句话不说,只是静静地听着老太太滔滔不绝讲述。

潘木春一脸严肃地继续说道:“当我看到苏金华的时候。一看便知道是苏金华,但又不是记忆中的苏金华。她的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粉扑扑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宋世昆轻蔑地一笑,说道:“接着,你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对不对?”

潘木春倒退了两步,望着宋世昆:“你,你怎么知道?”

宋世昆什么都不说,大步离去。心说,八百多年后,你说得这段话的原作者才出生。

“这,这是什么意思?”潘木春这个时候也丝毫没有悲伤的样子了。

奚玉洁轻笑一下,说道:“老太太你不用在意,宋大人就是这个样子。”

潘木春咬了咬牙,什么都没说。他没法说,她是前朝的一个老宫女,连他伺候的公主都是别人的阶下囚了。再看看宋世昆,正是如日中天的新晋官员。

其实宋世昆做得也不算错,这个潘木春实在是太虚伪做作了。宋世昆在苏金华尸体前只看到了四柱香,烧纸燃烧后的灰烬只有一份。这说明,只有一个人去祭奠过苏金华,而这个人就是奚玉洁。

换个角度来看,苏金华死去也有一段时间了,可是,潘木春这位自称是死者阔别了二十六年的老姐妹,都没有过来上柱香。这是不符合人之常情的。所以说,这个潘木春和苏金华的关系,并不怎么样。甚至说,这三个老宫女的关系,都不怎么样。因为那位叫葛水仙的老宫女,也没过来祭奠一下自己的老姐妹。不过,得说这个潘木春的表演技巧真的好,人家哭不用眼药水。

刚才潘木春出来找奚玉洁,像是有事,但是说话给岔开了。所以奚玉洁重新问起潘木春:“老太太,刚才着急喊我,是什么事情啊?”

潘木春这会儿一点儿眼泪没有了:“哦,是这样的,我想问一下咱们这里的石炭放在哪里?”

石炭,什么叫石炭?就是煤,烧得煤。中国老早就发现了煤炭并作用到生活之中。

奚玉洁说道:“石炭倒是有……怎么?伙计没给你生暖炉吗?”

潘木春:“生了,只是炉子的火不旺,我这个人怕冷,想把炉火升得旺一点。”

“原来是这样啊,嗯,年前回去奴家这就让伙计去取石炭。”奚玉洁高声喊道:“伙计!伙计!范佳伟!彭明金!嘿……这两个家伙,怎么回事?用到他们找不到了。”

“咳咳!”郎平常一边咳嗦着,一边从专门给伙计的小宿舍里走出来。他之前不是感冒了嘛,所以在宿舍里休息。

“咳咳!”郎平常因为感冒,所以鼻音有点重:“掌柜的,范哥哥彭师傅正在忙,你有什么着急的事情就吩咐的去做吧。”

郎平常只有人看上去只有十几岁,但是他非常的懂事,说话办事比大人都负责。

奚玉洁走到郎平常身边,摸了摸郎平常的额头,说道:“哎呀,怎么这么烫啊,你都成这个样子,怎么还能让你去取石炭呢。”

郎平常的小脸上强挤出一丝笑容:“咳咳!没关系的,不要紧,这点小病我还顶得住。掌柜的,你就告诉我石炭在哪里,我去取来,好给这位有奶奶烧火炉。”

潘木春就算在不地道,也不能指使让一个得了病的小孩去给自己取碳烧炉吧。所以,她连忙说道:“不用,不用,你告诉我石炭在哪里,我自己去取就可以,你们这里就剩下三个伙计,也挺忙的。”

奚玉洁不好意思地说道:“那好吧。老太太,你看到那个侧门了吗?你顺着侧门走出去,就看到石炭堆了。伙计们为了方便,直接把石炭堆在侧门那里了。”

顺着奚玉洁指的方向看过去,走廊尽头果然有一个侧门,侧门还挂着一个厚厚的毛皮的门帘。这个观江楼是坐北朝南,等于说这个侧门就开在东侧的走廊尽头。

潘木春问道:“你们怎么开了一个侧门啊?这冬天多不保暖啊?”

奚玉洁说道:“这是找高人看过的,他说东面正对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在这东面开侧门,这样大吉大利。所以,每一层的东侧走廊尽头,我们都开了一道侧门。至于冬天保暖不保暖,我们挂了一个门帘,平时不去取石炭,是不开门的。”

潘木春摇头晃脑地说道:“哎呀呀,上面的每一层的东侧都开了一道侧门?这是干什么?”

奚玉洁随口解释道:“最开始的时候我能打算用一个外楼梯把每层的侧门链接起来,但是后来施工的时候,我们临时改了主意,就放弃了。”

潘木春可算逮着理了:“你们这样多不安全啊!万一住在上面的人,比如住在5层的人,他们开门从侧门走,但是外面其实根本没有楼梯,不就直接掉下来了吗?”

奚玉洁有些不高兴地说道:“你住在一楼,关于这一点你不用担心。而且,我们能想不到这一点吗?上面楼层的侧门我们都用木条封起来了,无论住在哪个楼层,都不用担心掉下去。”

潘木春:“这我就放心了。”

不管是出去住店还是出去吃饭,你总能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本来就没花多少钱,还总是要求这要求那的,或者挑剔服务和环境,生怕自己的钱花亏了。无论是哪个时代都会遇到这样的人。

奚玉洁有点不耐烦了:“嗯……老太太你赶快去取石炭吧,但别忘了回来的时候把侧门给关上。我这里的伙计现在病生的很重,我给他找一点药。”

……

画面切换回临安。

深夜,普安王府。

史浩深夜寻访普安王,自然是有要事相商。什么要事?她女儿史妍偷着跑到敌国的地盘了,他能不着急吗?

普安王赵瑷打了一个哈欠,说道:“抱歉,老师,最近事情比较多,小王休息不好,让你见笑了。”

史浩很不自在地说道:“殿下日理万机,是百姓之福。”

普安王轻笑一下,然后笑容缓缓逝去,转便成一副不怒自威的表情:“老师,你是真不擅长阿谀奉承啊,你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想求我,所以想先说点好听的。只不过,你天生不喜欢这一套,所以说这种话的时候,自己都觉得不舒服吧?”

史浩尴尬地笑了一下,一言不发,普安王说得一点没有错。

“老师!”赵瑷站起来。

看到赵瑷站起来,史浩也想跟着一起站起来。这是标准的……“礼仪”?未来皇位的准继承人站着,大臣却坐着,没有这样的……“道理”?这就是古代的糟粕,你看看现在,领导站起来,下属马上也……好像也没他妈什么变化。

就在史浩想站起来的时候,赵瑷立刻来到史浩身边,把史浩按回了座位上。

史浩一脸茫然,他不知道赵瑷为什么不让自己起来。

赵瑷看着一脸茫然的史浩,语重心长地说道:“老师,朝廷里阿谀逢迎之辈如过江之鲫,你不要也变成他。们那样。你有什么事情就说,如果是还做的事情,我一定会做。如果是不该做的事情,你说遍好话也无济于事。这一点,我还是从您身上学来的呢……”

“殿下,您严重了。”史浩稳稳地坐在椅子上:“有两件事。第一,皇城司宋世昆涉嫌徇私枉法。”

赵瑷一惊:“你怎么知道?”

史浩:“您不是派了宋青玉去长江南岸待命吗?他临行之前,向我透露了这一点。我想请求让宋青玉渡江逮捕他归案!”

后面还有一句,逮捕宋世昆的同时救回史妍。但是,这样的话不能直说。

赵瑷轻笑一下,心中暗道:以前的老师都是波澜不惊,稳如泰山的谋士。但是现在,完全是一个因为担心女儿安危而丧失了稳重的老父亲。

赵瑷:“我知道老师救女心切,但是……如果能让宋青玉渡江,我早就让他过去了。皇叔安排的迎接使团没有宋青玉,如果我不能在皇叔面前求来渡江文书,宋青玉就得按叛国投敌论处。”

史浩:“殿下,请听老臣要通知的第二件事。迎接帝姬的地点设在观江楼,观江楼现在发生了命案,您找到的三名旧朝宫女中的苏金华已经被杀。我想好了,就用发生命案当借口,让宋青玉渡江查案,就说得过去了。”

赵瑷:“你身在临安,如何知道长江北岸的事情。”

史浩:“我不仅知道,我还知道凶案并没有完,第二位死者很快就会出现。”

赵瑷和史浩一起望向长江北岸。

画面切换到观江楼。

夜尽天明,太阳缓缓升起。阳光率先照在观江楼大吉大利的一楼侧门上。伙计范佳伟懒散地推开侧门,准备取一些石炭,回去生火取暖。

石炭放在离侧门三仗远的地方,当范佳伟来到石炭堆前准备捡石炭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他吓了一跳,猛然回头,不出任何意外,潘木春从六楼掉了下来,当场死亡。

三层的楼梯口,秦埙站在那里,抬头望了一眼楼上。然后,毅然回头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