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秘卷之青玉案

第十五章 反常的宋世昆

字体:16+-

“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宋刑统》

………………………………………………

“看你这么认真的架势,奴家还以为你要问什么重要的问题呢。”花非花看着宋青玉的眼睛:“史妍酒醉,在我屋子里睡着,我出去转了一圈,醒醒酒。”

“看你的样子,倒是不像说谎。王文元那里,你也是这么说得吧……你根本就是整晚都不在,天快亮了才回来的!”宋青玉轻蔑的笑了一下,说道:“你是捡了一条命回来!多亏王文元没来这个房间检查,如果来的话,你当场就交代在这里了。”

说着,宋青玉把桌子上的蜡烛吹灭,盯着花非花问道:“你有没有和王文元说你什么时候睡的?”

花非花这才意识到,自己在这里疏忽了!这个房间蜡烛是整根的,一点没有用。因为花非花回来的时候,天就快亮了,她忙了一个晚上,直接就睡了,她没有必要去点蜡烛。因为当时很困,所以蜡烛这个细节她就没有顾及到。由于自己说谎时表现的很好,在短时间内骗过了王文元,但是,难保后面不会被怀疑。

宋青玉看了看花非花:“小心驶得万年船,我回来时为了以防万把蜡烛点燃,看看烧掉的这段距离有小半指。如果王文元没想起来,也就算了。如果问起来,你就说看史妍的屋门反锁,直接就来这个房间,没一会就睡了。”

花非花乖巧地点了一下头。

宋青玉:“所以,你去干什么了?”

花非花沉吟了一下:“我去偷东西了。”

宋世昆差点没蹦起来:“什么您呐?”

这回花非花真没有说谎,她就是去偷东西去了。

宋青玉怀疑他参与了洗白贪污粮款的事情,让花非花接近调查一下。花非花利用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很快就从褚一白嘴里知道了一些线索。她又通过观察褚一白的微表情,根据自己多年来总结的人说谎时的动作表情,知道褚一白确实是有一些见不到光的账本。但这些账本他没放在店铺里,很可能是藏在自己的家里。所以,褚一白到底参与没参与洗白贪污的赈灾粮款,其实看看褚一白藏起来的账本就可以确定。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这么短的时间,花非花虽然尽可能地拉近了和褚一白的关系,但这份关系绝对亲近不到他把账本给花非花看的程度。第二,花非花不是查案的官员或者捕快,她不喜欢也不擅长查案……你要知道,花非花的老本行是盗窃,她是金邦组织的第一神偷。怎么办呢,花非花把问题简单化了一下,直接去褚一白家里,把账本偷出来。

昨天晚上是下了大雨的,那么说,下这么大雨,花非花还敢出去偷东西去吗?其实,越是下雨才越适合偷东西呢。

盗贼这个行业有自己的规矩——“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点灯人未睡,咳嗽心必虚。”风天适合盗贼出没,因为万一不小心有点声响,别人会以为是风刮的。月天不适合盗窃,皓月当空,太显眼。雨天也适合盗窃,街上没有什么行人,雨水会冲刷掉盗贼的足迹。雪天,盗贼就不能出没了,因为第二天顺着脚印能直接追到盗贼老窝去。点灯人未睡,不能偷。咳嗽心必虚,盗贼潜入一户人家,听到这家主人咳嗽,盗贼的心就踏实了,因为这家主人心虚。这种情况是这家主人很可能知道是进贼了,但是不敢起来,所以咳嗽两声,让贼知道自己没睡,想把贼吓走。但是,你不敢起来,贼还怕什么,更可以放心大胆地偷了。所以说,不要以为下雨了盗贼不会行动,越是下雨,盗贼们越加班加点。

在风雨的掩护下,在苦练多年的技术下,昨晚的盗窃很成功,花非花到了褚一白的家里,简直就是如入无人之境一般。

宋青玉说道:“嗯,这个账簿很重要,如果在我们手里,对我们查清案子很有帮助。”

花非花很开心,抿着嘴,乖巧地站在一边。

“但是!”宋青玉突然站起来:“偷盗的东西的价值如果超过五贯,花非花……”

前面介绍过,偷盗的价值超过五贯钱,就够判死刑的。

“宋大人。”花非花一般都是叫宋大哥,这时突然一本正经地叫起宋大人了。

“奴家确实夜入人家,但是我除了账本什么都没偷。而且,账本我也放在原处,没有拿回来。”

宋青玉:“哦?”

花非花脸上露出一个大反派一样的笑容:“奴家把它,背下来了!”

宋青玉倒吸了一口冷气:“你没在开玩笑吧。”

花非花:“并没有,请您给奴家一点时间,奴家把账簿默写给您。虽然奴家只背下了其中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就是荆州灾情之后的部分。”

宋青玉大笑:“我要得就是这部分!”

花非花魅惑地一笑,问道:“这样的话,宋大人,奴家并没有偷回账簿,更没有偷盗任何财物。奴家所做的,只是到褚一白家里看了一眼账簿,这个应该怎么算呢?”

宋青玉被花非花将了一军,这个真得很为难,她没有偷到什么可以客观计算价值的东西,算是钻了宋代法律不完善的空子。

“哎呀,这个啊……”宋青玉咋了咋舌:“先给你记下吧,如果以后再犯事,两罪并罚。”

宋世昆心里稍微有点不舒服,也不是很在意花非花在不在场,直接说道:“大哥,夜入民宅,这也是在册的啊。”

宋青玉情挑眉毛:“所以呢?”

宋世昆:“咱们做事,可不能不择手段啊。您是大理寺少卿……您应该知道。”

花非花低着,冷声说道:“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

宋世昆不可思议地看着花非花,因为,花非花口中所念的是《宋刑统》中有关夜入人家的规定。这个花非花,居然还看过《宋刑统》。

因为宋青玉是大理寺少卿的缘故,为了能和宋青玉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花非花抽时间恶补了所有有关刑法的书籍,她要是一个男的,现在去大理寺任职已经不成问题了。

宋代,夜入人家是指在主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私自进入了这户人家。如果是醉酒误闯,或者迷路勿入,这个没什么大事。大家解释清楚,以后当朋友走,不可能说因为你无心之过,就狠狠收拾你一顿吧。但是,如果你是清醒状态,夜入人家,就需要被处罚了,一般是鞭笞四十。重点是后面的那句,主人登时杀者勿论。就是说,一个人私自夜入人家,这家主人把他当强盗或者小偷当场打死,活该!法律允许这么做,这算是合法保护自己私有财产。

大半夜的,你没有这家主人的邀请,凭什么到人家里去?你有急事你敲门喊他,为什么不打招呼直接自己进去?这种情况,不是想偷东西就是想偷人。远了不知道,至少唐代的时候法律就这么规定。甚至到了清朝,夜入民宅,还是打死不论。乍一看上去,这条法律很有道理,对那些夜入民宅的小偷很具有震慑力,某种程度上,这种简单粗暴的规定,确实一定程度上减少偷盗案件的发生。

“世昆啊。”宋青玉忽然一本正经地问宋世昆:“你觉得,大宋刑法里,关于夜入人家的规定,是对的吗?”

宋世昆不知道宋青玉为什么这么说:“这……”

宋青玉走到窗边,望了望窗外说道:“笞四十,算不上什么错,还可以接受。错就错在,主人登时杀着勿论!虽然我是大理寺少卿,说这种话可能不太合适。但是,我认为,这样规定太过野蛮,利用高压的震慑来维持天下的稳定……这种高压下的稳定,必然不会长久。”

宋代的法律确实是处处高压,这种情况从赵匡胤建国的时候就开始了。前面的一些情节也介绍过,很多罪动不动就是死刑,而且死刑的门槛很低。就像前面说的,偷盗五贯钱就是死。

不仅如此,除了死刑门槛低,还启用了一些惨无人道的酷刑。比如烙筋、腰斩甚至凌迟。四个字的评语,法密刑重。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利用这种高压的威慑力来管理百姓,保证国家的安稳。

宋青玉是一个执法者,他对宋代这样的高压的法律,很有感触,这里说的是心里话。可是……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宋世昆假装回忆的样子,说道:“哦,对了,顾左右而言他。大哥,我说得是花非花现在夜入人家的事情,你跟说什么高压维稳啊?!”

宋世昆现在很反常,平时他是很尊重宋青玉的。宋青玉第一次看到宋世昆这个样子,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他在人际关系上的能力,不如一个孩童。

宋世昆从刚才开始,就一直针对花非花,很明显的事情。但是,花非花这里,却并不生气,她冷静地说道:“如果是夜入人家的话,鞭笞四十,奴家愿意领这个刑罚!”

宋世昆:“领?你打算怎么领?”

花非花解开自己的衣带,转过身,衣服自香肩滑落,露出她雪白且光滑的后背对准宋世昆。

花非花:“这样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