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开局扮演千古一帝!

第十章 迁袁绍为州牧?太尉赵谦!

字体:16+-

长安未央宫,

前殿,

宣璠被士孙瑞夹带着进来没多久,身着一袭黑色龙袍的刘协,就在铁鹰锐士的陪伴下走了进来。

“跪、跪……”

随着小黄门颤巍巍的声音,王允等人顿时跪伏在地。

“臣等,参见陛下!”

“起来吧!”

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后,刘协看向台下的一众大臣。

王允等人就不必说了,昨天谈过之后,刘协暂时选择相信他。

毕竟,

后世的他只是犯了一个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

那就是飘了!

但是呢,

和那些认命的大臣相比,这点实在算不得什么毛病。

不管王允诛杀董卓是为了什么。

最起码,

在董卓死后的那几年,汉献帝难得的掌握了一些皇帝的权利。

这就够了。

和那些口口声声的大汉忠臣相比,王允无疑更加有用。

至于其他人?

无论是被吹上天的卢植,还是皇甫嵩,好像都没什么作为吧?

而在刘协打量着殿内众人之际,殿内众人也在打量着刘协。

除了早已知晓内幕的王允、士孙瑞等人,其余众人皆是一脸茫然。

没看出这小皇帝有什么不同啊?

哦?

倒是他身边跟着的那些士卒,看起来确实堪称精锐。

可这些人哪来的?

不像是边军啊!

难道是那些关东诸侯中的哪一个来勤王了?

“陛下~!”

无视了众人或疑惑、或好奇的眼神,王允率先出列道:

“臣有事启奏!”

“何事?”

回过神来的刘协,轻轻颔首,示意王允可以说了。

王允也不客气。

在宣璠绝望的眼神中,一口气列数了这家伙的几十条罪名。

最后,王允砸了咂嘴。颇有些意犹未尽的道:

“陛下,此獠不诛,不足以平民愤,更不足以给袁氏老少一个交代啊!”

“这……”

刘协嘴角微扯,很想说有些罪名他都没听过。

而且,

对于董卓留在朝中的爪牙,早已经有了更好的用处。

因此,

在王允义愤填膺的说完之后,刘协轻咳两声道:

“宣璠,你可还有话要说?”

“嗯?”

听刘协这么说,宣璠双眼一亮,心中更是涌上一股欣喜。

小皇帝不准备杀他?!

是了!

如果小皇帝准备杀他的话,又岂会多此一举?

念及此,

宣璠得意的瞪了王允一眼,快步来到殿中跪了下来。

“陛下,臣冤枉啊!”

“哦?”

无视了王允等人惊愕的眼神,刘协笑眯眯的道:

“宣大人,朕也觉得你冤枉,所以准备给你一个机会。”

“这样吧!”

“朕这边有一封圣旨,只要你带给董卓,朕就赦你无罪!”

说着,刘协从旁边拿出一封圣旨,示意小黄门交给宣璠。

“???”

随着刘协的话音落下,宣璠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

圣、圣旨?

还是给董卓的?

当他傻吗?

这个时候让他去洛阳给董卓传圣旨?

只怕是有命去、没命回啊!

“怎么?”

看出了宣璠的迟疑,刘协脸上笑容不变,语气中还带上了一丝疑问。

“宣大人,难不成,你真和那董贼是一伙的?”

“不、不是!”

宣璠身体一颤,赶忙摇头否认,生怕下一刻就被拉出去了。

“那就好!”刘协似乎根本没有怀疑他的话。

“既然这样的话,那朕也就放心了!”

“对了……”

“宣大人,你午后就出发吧,正好明天还能回来和家人团聚。”

说着话的时候,刘协在家人二字上,格外加重了语气。

他相信宣璠能听懂的。

果不其然,

原本还想糊弄过去的宣璠,颤抖着双手接过小黄门递来的圣旨。

见状,

刘协满意的点了点头,“行了,宣大人,你先下去准备吧。”

“遵、遵命……”

宣璠深吸了口气,转过身来,脚步有些阑珊地朝殿外走去。

而他身后,

一队十余人的铁鹰锐士,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

刘协怎么可能放心他一个人上路?

不是怕他半路跑了,而是怕他死了,圣旨送不过去。

毕竟,

这圣旨可不是用来嘉奖董卓的,用来当剿匪檄文都差不多了。

“对了~!”

眼看着宣璠就要走出大殿,刘协似乎又想到了什么。

“王司徒,把这圣旨复制几十份,确保我大汉境内每个郡守都能收到。”

“啊?”

王允惊了一下,旋即反应了过来,赶忙躬身道:

“臣,遵命!”

“嗯!”

撇了眼身形更为佝偻的宣璠,刘协嘴角的笑意更胜。

当然!

宣璠只是一个开胃菜,接下来的朝会才是重点。

为了今天这个朝会,他可是一夜未眠啊。

大汉只有董卓一个反贼吗?

不尽然!

不管是袁家兄弟,还是刘氏宗亲,又或者那些郡守们。

这些家伙都不是省油的灯。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穿越过来的时间还早。

如果是几年之后才来的话……

别说五万大军,

就算给他十几万大军,说不定也只能混个诸侯当当。

念及此,

刘协收拢了四散的思绪,示意小黄门再度捧出了十几份圣旨。

“虽然董贼还未伏诛,但有功之臣,不得不赏!”

“关东诸侯联手勤王,朕心甚慰。”

“袁氏一族为此遭受的劫难,更是让朕于心不安。”

“因此……”

说到这里,刘协顿了一下,扫视了眼殿内神色各异的众人。

“朕决定,迁升袁氏子弟,勃海太守袁绍为益州牧,为我大汉镇守巴蜀之地,诸位以为如何?”

“这??”

殿内众人互相看了看,面色都变得有些诡异。

益州牧?

如果他们没有记错的话,现在的益州牧是宗亲刘焉吧?

而且,

在关东诸侯起兵讨董之际,这位宗亲可没参与呢。

这是找机会收拾他了?

“陛下~!”

就在众人还在沉思之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头站了出来。

“臣以为,此事不妥!”

“嗯?”

刘协闻言,抬眼看了看他,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道:

“老大人,不知你是?”

“……”

老人脸色一僵,但想到刘协的年龄,还是自我介绍道:

“老臣赵谦,现为太尉,兼任车骑将军一职!”

“哦?”

刘协恍然的点了点头,原来这老头是董卓那一边的啊。

不过,

就在刘协决定让他告老还乡的时候,却听赵谦继续道:

“陛下,您有所不知,渤海太守袁绍乃是关东联军盟主。”

“以他现有的功绩,迁升为州牧固然是恩宠。”

“可如果您现在把他调走的话,谁又来制衡董贼的大军啊?”

刘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