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馬士兵多了,調動起來,可不是一般的麻煩。
優秀的統帥會對軍事態勢了如指掌,一般般的統帥,就隻能控製中軍,然後看著打輔助的小弟自己瞎弄。
一個不慎,萬一小弟跑了,就容易全軍崩潰。
大明幾次與滿清的遼東大戰,都吃虧在這個地方,不是將領不能打,實在是打輔助的動不動就在關鍵時候崩潰,然後引發全軍覆沒。
為什麽大家都會懷念渾河血戰時候,最後的戚家軍以及四川白杆兵的勇猛,那是因為這是少數的、麵對麵以少勝多、還差點拚掉敵人的正麵血戰。
兩部分軍隊雖然互相之間配合一般,甚至有齟齬,但是沒有人跑,幾乎都死在了正麵戰場。
大家達不到的水平,往往會在多年之後,懷念他。
李來亨作為太子,在遼河前線,也就是天然的統帥,但是第一次出山,就遭遇這麽大的戰役,其實他能夠真正掌握地,隻有自己手下的五萬新軍,至於錦州軍、東江鎮軍,在關鍵時刻靠不靠得住,隻能打一個問號。
於是,李來亨將新軍擺在正麵,防禦的時候硬扛,進攻的時候,作為主力,將錦州軍和東江鎮軍作為兩翼,試圖左右夾擊,佯攻遼陽,甚至沈陽。
攻敵之必救。
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天然的統帥,隻是想將能夠把握的,緊緊握在手心。
甚至,他向施福求援,試圖拆掉船上的艦炮,運送到遼陽前線,輔助戰事,施福還未回應,在南洋溜達了半圈,占了便宜的石達開領著安慶號倒是先到了。
南洋什麽都好,就是熱,缺戰馬。
好的戰馬,還得看北方草原。
為此,他派兵占了濟州島,作為養馬之地。
聽說李來亨準備決戰,反正來都來了,近距離看看,也是好的。
於是,石達開就到了遼河口,施福每天會派人上岸打聽戰事進度,匯報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