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不才,我师傅是天生圣人

第112章 大乘天

字体:16+-

“吴公子,原来还喜欢此等风月之地?”

白莲衣杏眼流转,语带三分酸意,裙袂一飘,径自走了开去。

“白姑娘!”

吴逸自然是知道她误会了什么,也只好快步追上前去,试图与她解释。

“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白莲衣步履不停,清丽绝俗的容颜上挂着一丝女儿家的赌气神态,一边走,一边听着吴逸在身后的解释,她朱唇轻撇,幽幽讥诮道:“青楼是什么地方,修行之人最当远离之所,公子年轻力壮,进去了还能有别的事吗?”

吴逸也觉得头大,当初进去是因为圣尊师傅说里头有妖气,自己才进去查看,这才揪出了净色和尚通过木鱼散播妖气害人的事情,总不能在这把圣尊师傅供出来吧。

他一边跟着白莲衣后面,一边想着说辞,白莲衣步履轻快,在热闹人行间穿梭自如,全无滞碍,吴逸有云体风身,跟上去倒也并不费力,只是瞧她越走越快,他犹豫了一瞬,便一把牵住白莲衣飘起的雪袖边缘:“白姑娘,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样。”

在这阵练帛被轻扯的感觉传至之时,白莲衣被这一牵,也鬼使神差地,本来行得既急且快的步伐也停了下来,只是仍然没有回过头。

见她似乎肯停下来听自己解释,吴逸忙道:“进青楼是因为这里发生了妖书案,有人借经书散布妖书害人,我是看这青楼有妖气藏匿,顺着跟进去,才抓到妖怪的,不然我好端端一个人,进去做什么?”

虽然圣尊师傅不能说,但抓了净色和尚这点却是千真万确,全城布告,吴逸说出来也有底气。

结果白莲衣一下转过身来,刚才脸上的薄怒含嗔之色尽都被春风扫尽,两条弯月娥眉下,是一双含笑浅浅的瞳眸,千般风情尽在其中。

她明明表情上已无怒色,却还是道:“当真?”

“当真,全城都有布告,我在你眼里就这么不堪吗?”吴逸也无奈摊起手苦笑道。

白莲衣望着吴逸这副局促样子,俏然一笑:“好了,我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你连救我时都要躲到外头,想来也不会去留连那些风月场所。”

语罢,她就像从未生过气一样,陪同吴逸继续在街市上闲逛。

一列披红挂彩的花车队伍,行在大道中央,恰好经过十字路口,阻住了吴逸两人的去路。

这列队伍里,每架花车上都插着一面桃红色的“云”字旗,花车上头都载着好几口箱子,众人簇拥之下,排成长龙,声势颇为不小。

“这是个啥?”吴逸歪着头,他看这阵仗说是兵马又不像,说是结亲队伍,气氛又差了一些。

白莲衣道:“这是戏班子的阵仗,公子没见过人唱戏吗?”

吴逸摇头道:“戏班子?这还真没见过。”

“恩公!”

正当吴逸等着花车队伍路过时,那花车队伍中,一个人影冒出头来,而后出了队伍,快步走向吴逸这边。

吴逸看这人似乎有些面熟,却一时间没想起来自己有认识这号人物,他挠着头笑道:“不好意思,你是……”

那人一副书生打扮,拿着一本书,有些腼腆地道:“在下姓杨,单名一个讷字,前些日子在书坊是恩公替我解了围。”

吴逸似乎有了些印象,想起了确实有那么一个秀才,买书被人为难了,自己就顺手帮他解了围,才点头道:“是你啊,你是这戏班子的?”

杨讷道:“在下科举无望,就帮班子写些杂剧戏文为生,也算能维持生计。现在将军府开宴,召班子进府唱戏,我正要陪同前往。”

写杂剧的?

吴逸一边听着,一边无意间将目光放到了他手里的书上:“难道是把那什么奎星下界降妖的故事,写成戏文了?”

杨讷见他看着这本书,便干脆大方拿起来展示在吴逸眼前,却道:“奎星下界的故事早编排成了戏文,而这本却不是,说来恩公莫笑,这是我受了启发刚开始写的新作,唤作《大乘天取经平话》……”

话还没说完,有些走远了的戏班队伍中传出催促声,杨讷这才觉察到已经掉队,便急忙拱手作别了吴逸,提袍迈步,往队伍中追赶而去。

“大乘天……”

吴逸在刚刚杨讷拿书摆在眼前时,已经看清了书名,上面楷字工整写着“大乘天取经平话”这几个字。

“取经”这俩字看到的时候,吴逸心里有种莫名的感觉,但他又觉得也许没那么巧,于是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大乘天”三个字上,喃喃自语道:“大乘天……是谁?”

他身边一直跟着的白莲衣瞧他这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也不禁莞尔,便道:“公子修行人,原来不知道大乘天?”

吴逸望向白莲衣:“你知道?”

白莲衣微微一笑:“我虽然练的是道门,但也知晓一些佛门人物,这大乘天,便是一千多年前,自南赡部洲出发,不辞辛劳前往西牛贺洲求法的玄奘大师。”

“你说什么???”吴逸那拉高了几个度的惊叫声响彻人群之间,引得行人侧目。

玄奘?大乘天?

大乘天就是玄奘?

吴逸为了再一次确认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咽了阵口水,便再问道:“你说,大乘天就是那个西行取经的玄奘?三藏法师唐玄奘?”

白莲衣不明白吴逸为什么如此反应,笑道:“当然,中土佛门千百年来只此一个大乘天,他求法归来后,光大大乘禅寺,中土佛门也由此而大兴,只是吴公子,这玄奘大师俗姓是陈,却不姓唐。”

吴逸听完脑子就像被当头敲了一下,愣了住了。他本已觉得自己早做好了准备,以后就算此世的世界与前世相比有什么巧合,他也能接受。

但这一下出来个大乘天玄奘大师,还是令他瞬间就出戏了。

为什么连唐朝历史都没有的世界还会有玄奘啊???

而且,说起来,那个姓杨的书生,吴逸这时刚好想起,当时他在书坊被人为难时,好像叫的是“杨景贤”这个名字。

杨讷,杨景贤……

杨景贤,元代西游记杂剧的作者?

吴逸很希望这个是纯属巧合,如果不是,那刚刚这个书生写的新书岂不就是……

吴逸随即又想到那书上的“取经”二字,心中顿时燃起一股好奇之心,又接着向白莲衣问道:“这大乘天取经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白莲衣指头摸着玉腮,凝眉思索了一瞬后,才道:“嗯……我又不是佛门中人,知道的也不多,而且玄奘大师取经之事已经年代遥远,民间传闻也有各种说法不一,你若想知道真解,恐怕也只能北上中岳,拜会大乘禅寺了。”

吴逸望向已经走远,将路空了出来的戏班花车队伍,他目力远观之下,书生杨讷已经跟在队伍之中渐行渐远。

看来要问剩下的,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再问了。

看吴逸远望向花车队伍的眼神,白莲衣手肘轻轻碰了一下他的衣衫:“怎么了,突然对大乘天如此感兴趣?”

吴逸为了掩饰,也只好将目光移回,说道:“没什么,只是小时候听说书讲过些玄奘取经的故事而已,只是却不知他就是大乘天。”

“又是故事……”

白莲衣一张玉容瞬然闪到吴逸跟前,指头勾着鬓角青丝,杏眼直视道:“以后我让你给我讲,可以吗?”

“你只要别像李姑娘那样生我气就行了。”吴逸欣然应道。

白莲衣喜上心头,才要说什么,但她却在那一瞬,瞳中骤然一怔,愣愣地望着吴逸。

更准确的说,是望向面前吴逸头顶后方的天空。

吴逸对上她的目光,也觉察到了对方眼神变化,他回头一望,却见遥遥远方天上,一个白裘披肩大袍,手持拂尘,长眉垂过面的白发道人,正站在一团云气之上,云气流绕于身。

“师傅!”白莲衣惊声叫道。

“师傅?”吴逸惊得又看了白莲衣一眼。

这是她师傅?

长眉道人口中轻动,而位于下方的吴逸与白莲衣却是不约而同,都听到了一阵苍老而不失威沉的声音:“此地人多嘴杂,我在城东门外等你们,速来。”

随后就见他化成一团清风云气,飞向了东边。

“师傅!”

吴逸刚想吐槽这老道人说话没头没尾,就发现白莲衣面带急切,竟然也捻着诀使御风术身裹清风追了出去。

没辙,跟吧。

他不会飞,自然就只好运起云体风身,起脚急纵,在人群中顿时没了影,穿过重重街市,又一次在守城兵士眼皮底下,纵出了东城门。

城东二十里外,吴逸最先到达,停下了脚步,果然看到了那个长眉道人,云头落下,站在一棵枯树底下,持拂尘而立。

由于他刻意放慢了速度,没一会儿白莲衣也在吴逸后脚到达了目的地。

白莲衣脚尖才落地,就赶忙屈膝下拜,拱手道:“弟子莲衣,拜见师傅!”

“起来吧。”

长眉道人抬手示意她起身,白眉之下一双饱含岁月的眼睛,平和地望着她:“为师出关时算得你有大难临头,特来相救,不过如今看来,也不用为师出手了。”

他话到后半,已经将眼神放到了吴逸身上。

吴逸微微低头,抱拳道:“不敢,白姑娘是我好友,但有难处,我绝不会袖手旁观。”

这一句话的功夫,吴逸已经用凤目观测了一下眼前之人,然后他很快就确定。

这老道士和那个姓宋的姑娘差不多,因为凤目里所见,他的头顶有一团形似云团的灵光笼罩,周身也像宋棠音那样,有一圈似有若无的光环轮廓,却又和宋棠音不同,极淡的银白之色。

是聚元境?